|
||||||
|
||||||
■ 本报记者 李庆 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残基会”)成立40周年之际,一场别具意义的公益活动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拉开帷幕。5月19日,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当天,中国残基会与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联合举办“集善益块走”——2024年全国助残日公益徒步活动。近800名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携手残疾人朋友,共同完成了10公里的徒步挑战,以实际行动为残疾人事业献上一份爱心。该活动不仅是对基金会长期致力于残疾人福利事业的生动诠释,更是以实际行动响应了“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的年度主题。 追溯至2016年的全国助残日,中国残基会便已播下爱心的种子,启动了“爱心随行 一路相伴”公益徒步活动,通过鼓励公众参与徒步健身,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残障人士自强不息、勇于挑战的精神风貌,同时汇聚起社会各界的温暖力量,为帮助残障人士跨越障碍、圆梦社会搭建了一座桥梁。 今年,“集善益块走”基于“爱心随行 一路相伴”公益徒步活动进行焕新升级,结合线上互动传播与线下实体行走,从单一的线下动员转变为线上线下并举的新模式,旨在构建一个无门槛的公益参与平台,让“人人可公益”的理念深入人心。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体力和意志力的极限挑战,更是一幕幕温馨场景:残疾人与健全人肩并肩,手挽手,在步履间传递包容、理解与支持,共同绘制了一幅残健共融的美好画卷。 在活动中,每一步脚印都记录着参与者对平等、融合、共享价值观的坚定支持。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残疾人面对生活挑战时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也让每一位参与者深刻体会到每一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与光芒,激发了社会大众的同理心与关爱之情。 深化“平等、融合、共享”理念 鼓励残障人士走出去拥抱世界 在北京慧灵智障人士服务中心展台,几幅色彩鲜艳的绘画和编织作品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北京慧灵智障人士服务中心负责人韦寒寒告诉记者,这些作品都是服务中心的孤独症患者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帮助下完成的。 该中心服务的智力障碍人士主要是中、重度孤独症患者,中心的主要工作是培训他们的日常生活技能,锻炼他们融入社会的能力,并力所能及地培养他们拥有一定的动手能力。韦寒寒强调,“助残不能只停留在照顾层面,更重要的是赋能。” 在通州区乐益融社会工作事务所的残健融合体验区,吸引了众多人参与。一位11岁的小男孩戴上眼罩体验盲人手工制作后深有感触地表示,残疾人生活确实不易,以后如果遇到需要帮助的残疾人,一定会伸出援手。 值得一提的是,正在备战巴黎残奥会的世锦赛和残奥会双料亚军、中国女子轮椅篮球队也参与了此次活动。中国女子轮椅篮球队队长林穗玲表示,如今各地的无障碍环境越来越好,残疾人朋友应该多出来走走看看,感受世界的美好。在林穗玲看来,运动对残疾人的身体和心理康复都有极大益处,对自己而言,自从加入轮椅篮球队后,变得乐观开朗、自信自立,身体状况也大有好转。 今年全国助残日的主题是“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从历年全国助残日的主题变化以及全社会助残方式和内容的发展来看,中国残疾人的生存和生活状态正在不断改善。政府、慈善组织及各方力量都在积极满足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就业、文体活动等更高层次的需求。而要实现这些目标,鼓励残疾人打破自我束缚,勇敢地走出去拥抱世界是至关重要的前提。 “集善益块走”公益徒步活动作为中国残基会的重点项目之一,不仅是一场身体上的挑战,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该活动鼓励残疾人走出家门,与健全人并肩同行,共同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务,这不仅是对残疾人身心健康的积极促进,也是向全社会传播“平等、融合、共享”理念的重要途径。 科技与人文并重 共绘公益新篇章 在当天的徒步活动现场,残疾人文化展示区以主题图片展板的形式展示了40年来中国残基会的发展与进步。作为中国唯一一家以残疾人为扶助对象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中国残基会致力于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集善益块走”活动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注入了创新元素,特别是强调了科技在助残领域的重要作用。活动现场,高科技智能康复辅具,如肌肉外甲的展示与体验,为参与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科技震撼。这些科技成果不仅向残疾人朋友展示了科技如何成为他们融入社会、追求美好生活的得力助手,也预示着科技助残的广阔前景。这无疑将激励更多的科研人员投身于无障碍技术和辅具的研发,为残障人士创造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龙墨在活动现场表示,从助残日到残疾预防日,从爱耳日到爱眼日,中国众多的残疾人节日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残疾人的深切关怀,而全社会助残内容和氛围的变化,也折射出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脉络。 龙墨介绍称,刚开始的“助残”,解决的是残疾人最基本的生存和生活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残疾人的生存生活状况得到极大改善,残疾人救助已从最初的解决温饱到解决更高层次的需求。比如此次全国助残日公益徒步活动希望呼吁更多的残疾人朋友走出家门,拥抱世界,倡导全民参与、人人公益。 龙墨强调,举办这样的活动,希望能够增进社会公众对残疾人的了解和关心,为残疾人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同时,基金会也倡导社会各界给予残疾人朋友更多的包容与接纳,共同为残疾人融入社会生活搭建更加宽广的平台。 回望四十载历程 集善工程硕果累累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中国残基会成立的第40年。四十年来,中国残基会始终坚守初心,致力于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推动残疾人事业的蓬勃发展。 自成立以来,中国残基会一直秉持“弘扬人道,奉献爱心,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宗旨,致力于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2009年以“集善”为理念打造的“集善工程”公益活动品牌,不仅标志着项目化、品牌化慈善服务模式的成熟,还开启了现代慈善服务的新发展路径。 历经四十年,基金会通过启明、助听、助行、助学、助困、无障碍和文化助残七大行动,累计募集款物近90亿元,成功开展了1000余个公益项目,覆盖了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无障碍、权益保障等多个领域,超2000万名残疾人受益。这些数字不仅代表了残疾人生存状态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见证。如今,“集善工程”的各个项目已如花朵般落地绽放,为残疾人精心编织了一张全方位的关爱之网,满足了各类残疾人的差异化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集善益块走”公益徒步活动已经成为中国残基会的一张名片。去年首届活动就联动了全国17个城市,吸引了7379人参与线下徒步。同时,线上公益马拉松挑战赛也汇集了53318人热情参与。这一成果充分展现了社会各界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怀与支持,也证明了“集善益块走”公益徒步活动在倡导公益、传递爱心方面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面向未来 构建多元化帮扶体系 龙墨称,“集善益块走”不仅是一场徒步活动,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人们看到,残障并不是障碍,只要心中有爱,就能跨越一切困难。这场活动所倡导的“平等、融合、共享”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推动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展望未来,中国残基会将继续秉持初心,深化服务内容,探索科技创新为残障人士赋能的新路径从基本生存需求拓展到长远发展需求,从硬件设施改善延伸到软件环境的改变,从被动援助转变为增强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的主动“造血”,基金会将不断探索利用科技创新为残疾人赋能的新路径,同时注重心理关怀,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帮扶体系,确保每位残疾人都能在社会的温暖中找到归属感,共享科技与社会发展带来的福祉。 龙墨表示,在基金会成立4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集善益块走”不仅是一个活动的名称,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思维,携手残障人士共同开创一个更加包容、平等、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