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党建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公益资讯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务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父母食堂”让幸福味道可持续
(上接08版)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党建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公益资讯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务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父母食堂”让幸福味道可持续

中午11点半,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生达大厦地下一层的“父母食堂”已有不少老人用餐。避风塘大虾、糖醋里脊、清汤丸子、白灼菜心等菜品一字排开,米饭、面食、杂粮等主食分类摆放,餐后还有酸奶、水果供老年人选择。“少油少盐,很好满足了老年人日常营养需要。”经常在此用餐的刘大爷在“生达父母食堂团购三群”里发来表扬信,“每天到‘父母食堂’吃饭,我和老伴儿感到很开心,很愉悦!”

   近年来,北京市西城区以创建“父母食堂”养老助餐服务品牌为抓手,把老年人的“食”事儿办到了实处。在很多老年人眼中,就餐方便、功能多样的“父母食堂”,如同家一样。

  “父母食堂”开到家门口

   “从家里步行五六分钟就过来了,在家门口的‘父母食堂’吃饭真是方便。”73岁的杨阿姨是中国铁道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京铁生达“父母食堂”的常客。杨阿姨告诉记者,“父母食堂”还没开业时,她要自己买菜洗菜做饭,“我身体不太好,很麻烦。”她坦言,儿子儿媳平时上班,自己一个人做菜也吃不完,不仅浪费还做不出什么花样。从去年10月开始,杨阿姨基本每天都来“父母食堂”打个卡,“我到这儿吃饭,孩子们也放心多了。”

   “我们都是‘父母食堂’的‘铁粉’!”和杨阿姨一起用餐的,还有69岁的陶阿姨,他们在“父母食堂”相识,成了“饭搭子”。在陶阿姨看来,“父母食堂”是像家一样的地方,“一是食材放心,一周菜单不重样,调剂得好;二是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好,热心又认真。”陶阿姨说,偶尔有老人反映饭菜口味问题,工作人员会立刻找原因调整改进。

   对于老年群体而言,一日三餐不仅是基本需求,还关系到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京铁生达“父母食堂”负责人于永泉告诉记者,为解决辖区内老年群体就餐问题,该“父母食堂”自去年10月正式营业以来,已累计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约1.2万人次。“食堂内设定两款套餐,无论老年人选择哪款套餐,均可凭老年卡减免3元。”于永泉说。

   北京市西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西城区“父母食堂”点位已从最开始的70家增长到目前的300余家,服务量从2022年的每周3000单增长至每周6万单以上。同时,西城区对纳入“父母食堂”的养老助餐点实行统一化、标准化管理,确保服务质量水平。

  品质升级打造“父母食堂+”

   “我们点了溜干尖、狮子头、蒜香菠菜、苦瓜炒玉米粒4个菜,再加上主食和汤,两个人40块钱就够了。”在西城区广外街道美意延年养老综合服务中心的“父母食堂”,80岁的赵奶奶和老伴儿刚刚打好中午的餐食,“口感、卫生、服务、环境都挺好,我们老两口儿喜欢来这吃。尤其是结算饭菜的机器,对老年人太友好了!”

   赵奶奶提到的“结算机器”,是美意延年“父母食堂”引入的AI智能系统。记者在现场看到,结账时将餐食放在指定区域,菜品类型、价格、热量等信息立即显示在屏幕上,老年人可以清楚地看到一餐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且只需简单刷脸或刷卡即可快速结账。

   记者了解到,广外街道美意延年养老综合服务中心不仅通过“父母食堂”开展养老助餐服务,还通过打造“1+3+x”服务模式,即以社区助餐为核心,依托智慧管理平台,打造集社区便民、社区餐厅、失智友好社区、老年学堂、一老一小、辅具租赁、24小时图书馆、智慧养老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新样板。

   模特兴趣小组、读书会分享、养生保健项目太极拳……记者注意到,服务中心的一楼大屏上展示了一周内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针对老年人开设,都是免费的,老人们若是对哪节课感兴趣,可以直接向我们预约报名。”美意延年养老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孙志超告诉记者。

   如今,西城区一些“父母食堂”不仅为老年人提供可口的饭菜,有的办起了智能手机应用班、绘画班,有的为辖区孩子们开办了假期托管班,还有的成了老人拉家常、练合唱的“聚点”。“我们通过打造‘父母食堂+’品牌,实现食有餐、乐有享、学有课。现在,老人们有事没事就往‘父母食堂’跑,把这里当成了另一个家。”西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像给父母做饭一样经营好“幸福味道”

   如何让父母食堂“幸福味道”可持续?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杨宏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老龄化的加速,老年群体规模较大,地方政府及时回应老年群体需求,解决老年人餐桌上的问题,这是一件好事。“作为一项民生工程,‘父母食堂’‘老年餐桌’等养老助餐服务想要办好、办出口碑,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满足目标群体真实有效的服务需求,二是项目应具有可持续性,二者缺一不可。”

   杨宏山认为,老年助餐服务要做到可持续发展,需借助社会化的力量,兼顾公益服务和商业服务。北京京铁生达大厦隶属于中国铁道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其立足街道、社区需求,探索“酒店服务+养老服务”新模式,携手街道在养老助餐方面发挥资源优势。“我们意图通过‘父母食堂’养老助餐服务引流,打造好服务、好品质、好口碑,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于永泉告诉记者。

   广外街道美意延年养老综合服务中心由天恒集团与广外街道共同合作打造,“要像给自己的父母做饭一样经营好‘父母食堂’,与老年人建立起基础信任后,将此作为其他养老服务的‘流量入口’,为老年人助浴、智慧养老、适老化改造等其他板块提供助力,这是一个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孙志超说。

   据了解,西城区鼓励并吸引更多社会企业加入到老年助餐服务中来,通过西城区助餐平台统计服务量,“一年达到1万单奖励3万元,3万单奖励10万元,5万单奖励20万元,根据服务量给予不同梯次的奖励补贴。”西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