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党建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专题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务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以专业体育之力,让孩子充分享受运动快乐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党建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务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以专业体育之力,让孩子充分享受运动快乐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党和国家历来重视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也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内

  容。2017年,由安踏集团发起,携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共同实施的“安踏茁壮成长公益计划”聚焦青少年体育公益,7年多的时间覆盖了全国31省级行政区17490所学校的758万名青少年,以体教融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照亮乡村少年梦想之路。

  乡村体育老师之难

   2021年,从海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的淄博小伙金家羿报名参加了山东省“三支一扶”志愿者服务计划,来到了位于山东省与河北省交界处的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崔口镇初级中学,成为这所偏远乡村学校里唯一一名专职体育老师。

   给九年级的学生上第一堂课,金家羿最大的感受就是学生们好像从来没上过一堂真正的体育课。他回忆道,“孩子们普遍认为体育课就是一个自由支配的娱乐时间。即便他们去跑步或者打球,很多动作是不规范甚至错误的,这就很容易受伤。”

   从最基础的跑跳动作开始教学,金家羿决心为学生们重塑体育课。但随着体育课的日渐规范,他又遇到了难题——缺乏体育设施和器材,体育课难以深入开展。于是他决定自己动手,沙坑年久失修,他就利用周末时间修补,运来沙子填;体育器材室都是“老物件”,他就自制体育器材——用一根木棍、两桶水组成的“杠铃”,水管和转接头裁剪组装成“跨栏架”;此外,他还自费购买了标志杆、标志桶、足球、篮球、排球等,供学生们练习使用。

   但总有一个人无法克服的事情。作为唯一的专职体育老师,金家羿既要负责日常体育教学,还要负责体育竞赛备赛和组织大课间活动。“没有人可以商量教学内容,也没有人指导我如何做得更好。”很多学生都是农村的留守儿童,看着孩子们总是穿着从哥哥姐姐那里“传承”下来的破旧衣服和鞋子来上体育课,金家羿也感到无能为力。

   就在这时,“茁壮成长公益计划”通过学校联系到了金家羿,邀请他和很多与他有一样困惑的乡村体育老师来“安踏体育课”培训,课程由安踏集团携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联合儿童体能专家共同推出,安踏体育课还会为表现突出的乡村体育老师所在学校学生捐赠运动装备,为学校捐赠体育器材。

   这让金家羿觉得自己“开始真正地做一名体育教师了”。

  他们该享受同样高质量的体育课

  据安踏集团企业社会责任总监任心照介绍,早在2017年4月,安踏集团就对全国多个省份的乡村进行了体育现状调研。调研结果显示,乡村学生运动装备短缺,乡村学校体育设施差,乡村体育老师数量严重不足、专业性不足和乡村体育课枯燥是乡村学校体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由此,作为重点深耕青少年体育教育领域的社会公益项目——安踏茁壮成长公益计划应运而生。

   几年间,项目从向乡村地区学校捐赠安踏运动装备、开展趣味运动会等系列公益实践,逐步实现“扶体”和“扶智”相结合、双向推动实现“精准扶贫”的项目目标,到新增安踏体育课、安踏运动场、安踏运动营等七大模块,以体育装备资助、硬件设施改善、乡村体育教师能力建设、搭建体育实践交流展示平台等方式,推动构建乡村体育教育生态,助力农村中小学体育日常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作为重要模块的“安踏体育课”,通过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一线乡村体育教师的组合方式,帮助其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进而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养成运动习惯,并形成良好的运动氛围。让乡村的孩子们也能享受专业有趣的体育课,提高学生对运动的兴趣,享受运动的快乐,是安踏最希望看到的——通过赋能项目实施校及参与培训的教师,持续推广教育、教学经验,进而促进当地体育教育发展。

   考虑到乡村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和乡村体育老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负责“安踏体育课”课程开发和设计的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国家级运动健将、儿童青少年运动专家、安踏公益超A伙伴刘甄悦,特别关注体育课在乡村教育中的实操性,比如利用课桌的拉伸动作,利用椅子的提膝动作,与音乐节奏配合训练等。

   刘甄悦介绍,近年来随着乡村学校体育设施的愈发完善,乡村体育老师素质的整体提升,“安踏体育课”对乡村体育老师的培训也在与时俱进。比如,以前“安踏体育课”教老师更多的是基础运动和基本体育技能。现在除了这些内容,也会在安踏体育课进阶培训中,安排乡村体育老师体验一些“小众”运动,比如橄榄球、曲棍球、手球、摔跤。“我们希望通过培训这些乡村体育老师,让更多乡村的孩子看到体育可以是丰富多彩。城乡孩子身体的生长规律没有什么不同,他们应该享受一样高质量的体育教育。”刘甄悦说。“培训的这几天,我感到收获颇丰,让我找回了高中、大学时代体育锻炼时的热情和激情。”金家羿表示。接受集中培训时,他认认真真地将每一个要点详细记录下来,他相信自己的学生可以,要把火种带回去才能点亮更多小宇宙。

   除了线下对乡村体育老师集中培训,“安踏体育课”还将每个动作拆分制成教学手册,也在系统上传专业动作视频,确保课程结束后受训老师可以随时复习。“安踏体育课”还包括在线视频课程,在线打卡、答疑分享等,利用在线方式对这些乡村体育老师的日常体育课进行监测和效果反馈,执行效果好的老师及所在学校将获得进一步的装备器材捐赠甚至运动场的支持。

  以体育之力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2024年,安踏茁壮成长公益计划进入新三年3.0阶段,通过升级“安踏体育课”,整合运动装备、修建运动场、培训乡村体育教师、举办安踏运动会和支持高中希望班等多方资源,运用自己在体育行业的资源与优势,广泛联动社会各界,公益赋能体育教育及素养教育的全面提升。自发起至今,“安踏体育课”已培训了7000名安踏体育课一线体育教师。

   回到学校后,这些年轻的体育教师怀抱着热情,带领孩子们在天南海北的乡村运动场上,挥洒汗水、追光逐梦。

   一些内向的孩子也有了可喜的变化。金家羿的学生中有一位性格相对腼腆的孩子,一直默默无闻,而在参加全校篮球赛并取得团队第二的成绩后,整个人渐渐发生了变化,他学会了自主探究、合作互助。“眼里有光了,课堂上也更自信了。”金家羿说。

   在金家羿看来,这些变化正是“安踏体育课”的意义。他认为,一座安全的、符合标准的运动场,能让孩子们保持天性,蹦跳打滚,也不会过度担心受伤;一节专业有趣的体育课可以让老师和孩子回归最本质的角色,孩子可以从被约束、被保护的状态下解放出来,老师们可以有更多的教学设计;对于孩子们而言,可以在游戏中提升身体协调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同伴交往等能力。这是身体、心理和社会技能多方面的价值。

   今年,“安踏体育课”还为先前培训中表现优秀的体育教师提供进阶培训的机会。2024年8月,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安踏集团为来自甘肃、贵州、内蒙、山东、宁夏等15省28个区县的60名体育老师开展了为期六天的安踏体育课教师培训进阶班,金家羿作为优秀体育教师参加。

   培训导师不仅在各自领域熠熠生辉、追求极致,讲起课来也神采飞扬、充满魅力,饱含着对体育的热爱。培训还为体育教师带来“心理学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课程,指导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克服失败,减轻压力,提高专注力和意志力,培养团队精神。“安踏体育课”作为安踏茁壮成长公益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继安踏茁壮成长公益计划启动3.0阶段后,在基础培训上丰富和升级。“升级后的体育课,结合了当下青少年体育素养发展现状,对于一线体育老师以后的教学更有实用性了。”金家羿表示。

   通过体教融合和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模式提升青少年的体育素养、文化素养和健康素养,是安踏集团对乡村教育的一份承诺。而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安踏茁壮成长公益计划项目组成员,他们的初衷都是如此相似,那就是让体育之光在山野田间闪烁,点燃乡村运动热情。以专业体育之力重塑乡村教师的自信,乡村青少年则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去探索未来。 (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