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党建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专题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务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2024东润杯·全国青少年足球总决赛:足球少年,益起追梦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党建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务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2024东润杯·全国青少年足球总决赛:足球少年,益起追梦

■ 本报记者 李庆 实习记者 向思润

  “是什么原因让你坚持踢足球?”对于这个问题,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第一中学和新疆喀什六中

   的几个球员回答时不约而同提到了“成就感”。

   担任乌海市第一中学足球队守门员角色的苏梓轩绘声绘色地描述这种感受:“我们专业术语中有个动作叫‘愉悦扑球’,每一次做这个动作我都觉得特别好,前面那么多付出就是为了这一刻能够输入一颗球。”

   当所有队员回头看向他的时候,他可以挺身而出把球救出来,有时候这一颗球就会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如果这次输了,下次就很想赢回来。”

   2024年12月,他们有机会再一次沉浸在这份欣喜中。不同于以往,这一次是从边陲到海南的绿茵,是和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水平青少年足球队角逐“2024东润杯·全国青少年足球总决赛”之冠。

   “让这些孩子能在绿茵赛场上享受足球带来的最纯粹的快乐,这就是东润杯设立的初心。”东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孔东梅说。

  架构:当角落被托举

   在喀什六中上高二的乃维扎提说,新疆和内地在足球教育上最大的区别就是训练环境和条件相差很大。内地的球员按照规划一直往前走,踢着踢着就能踢进职业道路。“我们从小就在新疆这边踢,要是有机会参加品牌活动,被教练选中了才能在外地发展,才能有更多展示空间。”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决定着民族的永续发展。足球复兴的希望,或许就在广袤的民间,在广大热爱足球、赤诚纯粹的青少年身上。

   然而,在部分边远地区,尽管许多青少年和乃维扎提一样对足球运动充满热情,但师资力量不足、专业运动装备欠缺、体育器材及场地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阻碍着青少年体育潜能的充分发掘与身心健康的发展。

   东润公益基金会看见了这些孩子的需求。2022年起,东润公益基金会发起“东润体育”项目,以足球为载体,汇聚政府、慈善组织、高校、中小学、爱心企业、志愿者力量,致力于探索出解决欠发达地区青少年体育教育薄弱问题的有效模式,并带动更多社会力量推动这一问题的根本解决。

   东润公益基金会先后通过捐赠足球装备、支持训练经费,与各省体育局、足协及体育类高校合作进行足球支教,到最终举办全国性青少年足球顶级赛事的方式,持续助力足球少年追梦,推动足球文化普及,传播体育运动精神。

   “东润杯·青少年足球联赛”是东润公益基金会贯彻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和《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的举措之一,也是其迈开创新性、系统性体育公益项目发展的关键一步。

   据了解,“东润杯·青少年足球联赛”的短期目标是打造一支中国最强的青少年足球队,中期目标是搭建专业青少年足球支持体系,而长期目标则是传播足球文化,助力国足崛起。

   这一蓝图的第一道接力棒,落在联赛所覆盖的4000余名球员的脚上。短短一年半时间,从县级、市级到省级,东润杯赛事迅速席卷20余个省份,120个地市州的300余支学校足球队、4000余名球员和教练,开展了600多场激烈的角逐。

   12月14日至19日,东润杯·全国青少年足球总决赛在海南海口举行,来自20个省份的高水平青少年足球队在这片绿茵场相见,进行巅峰对决,为梦想和荣誉而战。

  引擎:当足球成为出口

  在新疆,足球为孩子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目前就读于喀什六中的艾则孜曾和朋友们通过互联网观看世界杯和国家队的比赛,希望成为职业球队的一员。彼时,上初中的他听说踢足球的能力加上文化课足够好,就能去喀什踢球,甚至去到更远的地方,于是坚定了决心:“我也想站在那样的舞台上,所以更加努力训练。”

   足球对于球队的少年而言,不仅仅是升学的途径,更是他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年上高二的沙吾提将足球比作“半个命”,他补充道,“一直以来就是跟足球为伴,心情不好也踢球,心情好了也踢球。”足球逐渐成为出口,承接着孩子们的情绪,更托举着他们的未来。

   喀什六中的邹教练见证了孩子们从高一到高三的蜕变。在他看来,乡村孩子对于通过足球和学习改变命运的迫切心理可能比大众所想象的更为强烈。“这个足球的水也特别深,永远是爬不出来的。”艾则孜形容:“就一直往前走,到踢不动为止。”

   乌海市第一中学的刘蒙瑞从内蒙古来到海南参加总决赛,他告诉《公益时报》记者,“我们那边训练的时候,早上操场的草地上都结冰了,根本踢不了球,冻得跟石头一样硬。这里气候太宜人了,我们能多训练一个小时都很高兴。”

   社会组织在做项目的时候,多基于成本进行综合考量。而东润公益基金会以球员的舒适度为主,即使是在机票、住宿等费用最贵的冬季,依然选择来到气候适宜的海南开展决赛。“整个规划都很好,装备、饮食、场地都很好,裁判也非常职业,我们有任何问题都会很快得到解决。”刘蒙瑞评价道。东润公益基金会不计成本地把球员们带到了这里,他们也很清楚、很珍惜。

   艾则孜提到,平常的足球比赛大多是小范围内举行的,很少像东润杯这样把各个地区的优秀球队组织到一起。“有了这样一个跟外省强队切磋的平台之后,就可以互通有无,互相吸取优势、规避弱势。”

   乌海市第一中学孟令洋教练告诉记者,尽管乡村和地方足球的教练水平相当,但缺乏比赛机会成为制约这些地区足球发展的关键因素。他认为,真正的训练应该是一个循环过程,“要通过比赛找到问题,将这些问题带到训练中解决,然后再将训练成果反馈到比赛中”。“有的孩子在初中的时候很优秀,但上高中一直拿不出好成绩。”但令孟教练颇感欣慰的是,东润杯省级联赛的夺冠显著提升了队伍的自信心,“在打完东润杯省级联赛之后,紧接着是我们市内组织的比赛,之前我们踢不过的队伍都拿下了”。

   刘江斌回忆起东润杯省级联赛的参赛经历时说,“其实这回比赛我没有什么压力,就是放开去打。能赢是最好的,即使输我也跟强队切磋过,没有遗憾。东润杯为足球少年们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平台,解决了物质方面的后顾之忧,球员们来到现场更多是纯粹地享受一场比赛。”

  辐射:当平台连接基层

  “东润杯·青少年足球联赛”不仅是一场场足球赛事,更是一个辐射全国的青少年足球发展平台。

   2024年2月,体育总局等部门印发《中国青少年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意见》,指出要整合各方资源,持续推动以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为主干,其他赛事辅助、协同的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建设;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社会支持、渠道多元的青少年足球经费投入机制。

   东润公益基金会正积极践行这一号召。此次“2024东润杯·全国青少年足球总决赛”不仅为足球少年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还设立了奖金进行激励,其中冠军球队奖金10万元,亚军8万元,季军6万元。

   孔东梅提到,孩子们身上最宝贵的是求知欲和对兴趣发展的渴望。这次总决赛中,东润公益基金会为参赛队伍带来接触专业球员的机会,前中国男足国家队队长、前亚洲足球先生郑智,前中国女足国家队队员赵利红开设足球公益分享课。同时,有“努尔飞腿”之称的努尔麦麦提·西热甫和少年们踢了一场酣畅淋漓的“点球大赛”。

   在赛事推进过程中,孔东梅特别强调对体育精神的培养。基金会自2015年成立以来,一直深耕教育领域,持续关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青少年教育事业,而此次“东润体育”项目中青少年足球比赛的举办,不仅是对中国足球青少年培养体系的一次重要补充,更是对足球文化、足球精神在青少年中的传播和推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作为令人热血沸腾的“世界第一运动”,足球是世界的语言,也是国家、民族之间交流的桥梁,更是实现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途径。

   在“2024东润杯·全国青少年足球总决赛”开幕式上,东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孔东梅表示,基金会将坚持做中国足球新生力量的支持者,为更多怀揣足球梦想的青少年提供成长平台,推动青少年足球赛事体系建设。

   通过东润杯,东润公益基金会汇聚了政府、慈善组织、高校、中小学、爱心企业以及志愿者等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探索出了解决欠发达地区青少年体育教育薄弱问题的有效模式。

   邹教练感慨,公益项目能够从基层辐射开来,才是对孩子们最实在的帮助。“期待有更多公益机构像东润公益基金会这样,深入基层了解当地情况后进行捐助,真正投身于乡村足球教育的发展。”

   对于项目的未来,孔东梅表示,基金会将逐步扩大覆盖省份和受益群体,更专注赛事本身的打造,为青少年足球发展提供质量更高、养分更足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