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8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于博文
青岛市志愿服务学院网络信息部干事
于博文/文
今日中国,参与公益活动已渐成民众生活之时尚,公益宣传亦为受众所熟知。
应该说,我国公益广告从数量和覆盖度上是充分的。然而,就其实质内涵与传播效应而言,恐怕又是欠平衡、欠充分的;训诫性强,人性化弱,形式单一,难接地气;更有甚者,惰于创新,公然抄袭,深悖公益之宗旨。新时代的公益广告不单需要“高大上,严与密”的宏观定位,更需要探寻“精且准,新且特”的微观创新及适以相成的宣传手段。
2017年,“您懂得,别忘了”文明礼仪提示语从5200余条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青岛市民文明细节提示语的“代言词”。短短六字之言,何来如此魅力?细究成因,其来自于对人性的精妙把握,来自于匠心独运的传播手段。
传统公益广告大多呈现出两类情况,一是采取“自上而下”的视角,强制性地唤起民众心中的回应;二是利用明星效应,试图淡化传播过程中的宣教意味。然而,它们的共同点,都默认了受众是缺乏某种文明品行,郑重地提出了“勿、不、禁”的警示,不断地进行着“要、须、应”的灌输。这种“先声夺人”,湮没了受众尚存的内省,使其自感陷入“被批评,被教育”的状态,在心理上引起一定的抵触情绪,难免令“好初衷”成了“耳旁风”。而“您懂得,别忘了”这句提示语内在具备的三个特点,令公益宣传一改故辙,春风拂面。
第一,受众心理上的平等处理。“您懂得,别忘了”先敬了受众一步,它默认受众“已知已会”了所要宣讲的内容,只是“忘了”而已。“忘了”属于人之常情,可予以理解与宽容,不必涉及任何素质评价;它既不要求受众“幡然醒悟”的反省,也不嘉许“浪子回头”的可贵,只需彼此间适时给予一些善意的提醒,便可使受众“望文生义”欣然接受。更在平等尊重的氛围中,使提示内容内化成受众的理念,转变成一种自觉行动,达到最优的传播效果。
第二,语义语法上的巧妙转化。“您懂得”是由流行语“你懂的”转化而来的,后者早为大众耳熟能详,语义属话语标记语,具有含蓄的语言特点,其内涵多为“知而不言”或“心照不宣”。而“您懂得”在语法结构上巧妙地由“后补”转换为“前置”,这就在语义上明确肯定了对方的认知能力,并具备了触发共情的效果预期。而且,这一提示语在传播实践中,还常搭配“其实……,只是……”这一转折词组使用,令句式演变为“其实您懂得,只是别忘了”,更加弱化了提示语中的训诫意味;同时,又使得该提示语能够广泛地与多种文体或提示内容相适宜。
第三,接受习惯上的自然感受。在汉语交流中,“别忘了”三字用在某句话的开头或结尾,可谓屡见不鲜。它有着传递亲情、叮嘱提醒等多重含义,是一句地道的“家常话”。即便说成“你可别忘了!”,也仍带有平多愠少的意味。不难想象,当人们听到或看到“别忘了”时,惯性的思维逻辑,使人很自然地会联想到“别忘了什么?”,紧随其后的提示内容在瞬间完成了从“入目”到“入脑”的传达,整个过程顺畅自然。
整合传播途径,令提示语无远弗届。
如何将一句走心入脑的提示语“广而告之”呢?公益宣传普遍倾向采取电视广告和海报的形式,媒介渠道、受众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普遍存在。事实上,精神文明更多地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日常交流中,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推陈出新的设计,才能获得宣传实效。
在推广策略上,率先发力于新媒体平台。推广伊始,在“文明青岛”微信公众号上开展LOGO评选活动。最终评出的一等奖作品,借助传统的篆刻艺术形式将提示语呈现在印章上,并将“懂”与“忘”两字突出显示,烘托出提示语的历史传承感。
在推广步骤上,由点到面,步步推进。先期推出20条“您懂得,别忘了”文明有礼青岛人提示语和15条传统礼仪,如“您懂得,送客说‘慢走’,别忘了,道别称‘再来’”等;这些内容均深植于民众的传统意识中,不存在观念变革的困难,易于推广普及。随后,又紧扣主题,加强部门联动,把文明提示语拓展到了旅游、交通、餐饮、环保、社交、诚信建设等多个领域中,如“您懂得,路怒伤人害己”“您懂得,点餐不浪费”“您懂得,小草有生命”“别忘了,远亲不如近邻”“别忘了,公共场所注意穿着”等。
在传播手段上,多措并举,互补互动。利用微信公众号、沿街LED屏、地铁(公交车)内外广告以及传统纸媒、电视、有形广告牌板等载体,让提示语出现在岛城各个角落,充分融入到民众日常生活中,成为处处可见的文明镜鉴。同时,有关部门在该提示语的框架下,不断进行内容创新的征集活动,激发民众对“文明使用手机”“节能减排”“移风易俗”等内容的创作热情。
“懂得”就去做,“忘了”就提醒,一行六字真言,唤起内省动能;小句意蕴大,字字见真章,创造公益广告新界面,呈现城市文明新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