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6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田雪婷
■ 实习记者 田雪婷
今年初,《原则》简体中文版发行,短短一个月时间售出50万册,创造了中国图书市场的又一个奇迹。作为本书作者的瑞·达理欧(Ray Dalio),不仅是美国“对冲基金教父”,世界最大对冲基金公司桥水的创始人,也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来到中国的外国企业家之一,更是一位对中国饱含深情、充满情怀且对社会肩负责任感的企业家。
2018年2月26日,瑞·达里欧开启了4天2地与中国读者们交流对谈之旅,不仅宣传自己作品,更是在实践他在《原则》中提到的社会责任和情怀抱负。在由他作为发起人之一的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的北京校区,瑞·达里欧讲述起他和学院的渊源:“当我和我的儿子第一次来到中国做慈善时,资金是主要需求。但随着中国的发展,资金已经不再缺乏,主要问题是需要了解如何更好地使用善款,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 并且瑞·达理欧认为与用钱来做慈善相比,“更重要的是在慈善上面要做到专业化”。因此他想建立一个学院,希望可以专门教别人怎么做慈善,他还强调“应该由中国人管理这样的研究院,因为我们做的是中国的慈善”。
2015年,在瑞·达理欧和比尔·盖茨以及牛根生、何巧女和叶庆均等中美两国慈善家的共同支持下,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正式成立,成为打造中国公益教育的百年梦想的奠基之地。
在2月28日与深圳国际公益学院院长王振耀的对话中,瑞·达理欧提到,与他第一次来中国相比,中国的慈善事业有了很大不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这个问题,王振耀表示:“整个中国公益慈善其实是有了瑞·达理欧等很多中外企业家的支持而提高。”他认为中国公益慈善仅仅中国闭门来做是不行的,需要和国际上合作。
关于中外慈善家的联合,瑞·达理欧表示“做慈善和做其他任何事情都没有什么区别,知识转移的过程都是一样的”,他提出可以参照其他行业,因为现在可能国外的慈善理念可能是会先进一点,但中国自己也做得非常好,中外合作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在北京校区见面会上,瑞·达理欧还与学院员工、学员代表和媒体记者对于慈善事业的营利和回报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对于公司和非营利组织之间最大的区别,瑞·达理欧表示:“我个人的慈善投资和商业是完全分开的。我和生意伙伴商讨的资金用途很广泛,但是关于慈善,是私人的事情。我相信商业伙伴需要他们自己做出关于慈善的决定。最重要的是他们学到了怎样的价值观,传递怎样的价值观。”他认为慈善要么就是做,要么就是不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不做慈善完全可以,没有人有义务做慈善,在每个人的人生当中有不同的阶段,如果你感觉你想要做慈善那就去做。
对于学员提出的如何衡量慈善投资的回报,瑞·达理欧表示,商业是否成功很容易衡量,带来的收益比成本大就是成功。而慈善则很难衡量,它不像商业的成功标准那么直白。“慈善没有统一衡量的标准。生命价值几何?拯救物种价值几何?你只能以你的激情,不断被所关心的事情推动。”现在的影响力投资或社会企业应该在慈善的可持续性上努力。“我以前认为我有很多钱,可以捐很多钱,现在我认为我的钱非常少。比尔·盖茨现在也觉得自己很穷,因为慈善需求实在太大了。所以你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是如何使得你的金钱作用更长久,如何更好地改变政策。这也是慈善比商业更难衡量成功与否的原因。”
见面会上,学院学员代表为瑞·达理欧送上了校友会特别定制的礼物——根据学院LOGO精心设计的领带。瑞·达理欧高兴地接受了学员的礼物并表示:“很高兴看到学员们很有激情,很享受做公益。中国有很好的社会发展经验,有很多人善于致富。如果他们能共享资源,将创造更多机会,使整个社会受益。”他谈道,中国很多行业一开始都是去向全球领先的思维取经,中国人很快就可以学会跟上,而且和这些领先者齐头并进,所以他觉得慈善事业也是一样的,这就是进化的一个过程。
中国社会的转型期,公益慈善将扮演重要的角色。王振耀觉得现在应该建立起中国慈善事业的支撑体系,解决中国公益慈善最主要的问题。瑞·达理欧希望,公益慈善事业真正能在中国的转型过程中发挥良善的作用,正是这样的希望促成国际公益学院形成GPL(Global Philanthropy Leaders Program,全球善财领袖计划)、EMP(Executive Management of Philanthropy,国际慈善管理项目)、公益网校三大教学产品,并在国内外初见影响力。对话中,王振耀提到,根据这两年的数据,现在已经有了400多名各大基金会的领导,他们进入了EMP这个项目学习,并且对中国公益界产生量很大影响。瑞·达理欧表示:“当我到世界上不同的地方,都能碰到国际公益学院的学生,他们向世界最好的慈善家学习,这让我感到无比幸福。”
瑞·达理欧认为,国际公益学院是他人生重要的舞台,“我一生主要的义务就是使其他人受益,这也是我为什么写《原则》这本书。”他想要把他的价值观传递给更多人,“死生交替,身体只是生命的载体,可慈善的基因可以代代遗传下去;精神境界会和更大的存在连接并永续。”在与王振耀的对话中,他认为在慈善方面,他们也需要向其他人取经,“因为这就是进化学习的规则”。
对话
2018年2月28日晚,瑞·达理欧登上华尔街见闻金融脱口秀栏目《见面》,在120分钟内向中国投资者分享个人“经济学”和“投资”原则。
这次对话分为“指引”“进化”“互信”和“公益”四部分。在“公益”对话环节中,瑞·达理欧与深圳国际公益学院院长王振耀进行了长达20分钟的深度交流。双方围绕慈善原则、人才培养、慈善规划等问题展开讨论,以下为对话环节实录。
王振耀:非常高兴《原则》在中国出版。按照我在政府工作几十年和做公益慈善这么多年的经验,我的看法是,《原则》在中国的出版,对中国的商业文明将会产生重大的根本性的影响。但其实我从公益的角度看,这些原则也可以转化为善道原则。
瑞·达理欧:我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慈善这个概念还很模糊,当时没有多少机会可以从事慈善事业,尤其对于外国人来说。我的儿子在11~16岁的时候在中国,当时我们针对孤儿做了许多慈善的工作,我们希望可以拯救他们的生命。当时王振耀先生是民政部的政府官员,也是在他的帮助指导下我们做了慈善的工作。我们所经历的是一个艰难的局面,但是现在慈善事业做的人很多了,现在慈善事业做的这么好,您怎么看这样的大变化?
王振耀:当时我在主管全国的社会福利,包括儿童、养老,特别是孤儿的福利,我觉得整个中国公益慈善其实是有了瑞·达理欧等很多中外企业家的支持而得到提高。
瑞·达理欧:我认为慈善要么就是做,要么就是不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不做慈善完全可以,没有人有义务做慈善。
对于我来说,我觉得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进化过程,我小时候没有钱,在积累了财富之后,你的花费不仅仅在于你自己,你看到别人经历了苦难,有各种问题,还要花在别人身上。对我来说,我只是觉得应该做、想要做慈善,我做慈善是我的儿子教的,不是我教他。在他小的时候发现许多需要帮助的儿童,我恰巧又赚钱,所以我的儿子告诉我慈善的概念。所以,在每个人的人生当中有不同的阶段,如果你感觉你想要做慈善那就去做。
当时我和我的儿子把钱带过来做慈善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在慈善上面做到专业化。因为做慈善是需要特别技能的。因此,我想建立一个学院,希望可以专门教别人怎么做慈善,这也就是我们共事的原因。而且我也强调应该由中国人管理这样的研究院,因为我们做的是中国的慈善。
王振耀:成立国际公益学院以后,根据这两年的数据,现在已经有了400多名各大基金会的领导,他们进入了EMP这个项目学习,并且对中国公益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瑞·达理欧:我想问一下,您对慈善的原则有哪些呢?
王振耀:在中国做慈善,我觉得应该是根据不同的历史阶段来看,现在应该是建立起中国慈善事业的支撑体系,像针灸一样,解决中国公益慈善最主要的问题。但是,我认为仅仅中国闭门来做是不行的,需要和国际上合作。我不知道你将来对中国慈善家和国外慈善家这样的联合有什么想法?
瑞·达理欧:其实做慈善和做其他任何事情都没有什么区别,知识转移的过程是一样的。一开始都是向全球领先的思维取经,中国人很快就可以学会跟上,而且和这些领先者齐头并进,所以我觉得这就是进化的一个过程。现在可能国外的慈善理念是会先进一点,中外合作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同时我们也不要忽略,中国自己也做的非常非常好。而且在座的各位,可能就是未来非常大有可为的慈善家,我们也可以从他们身上取经,因为这就是进化学习的规则。我每半年就会来一次中国,我觉得现在这个节奏刚刚好。
(据深圳国际公益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