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18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张雪弢
3月11日,北京国际饭店三楼,福利保障界别小组讨论会议室里,《公益时报》记者见到了郭长江,这是他第八次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参加全国“两会”并递交提案。会上郭长江与委员们积极发言献策,会后他与记者聊起了自己今年的提案。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今年共提交了五个提案:《关于提高公益慈善领域就业吸纳能力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生命健康安全教育工作的建议》、《关于修订<人体器官移植条例>适应人体器官捐献移植工作新形势的建议》、《关于遗体捐献工作立法的建议》、《关于加快解决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参照享受全国劳模待遇问题的建议》。其中,建议有关部门尽快解决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参照享受全国劳模待遇问题,已经是郭长江第三次提出。
郭长江表示,南丁格尔奖作为一项国际奖项,只有奖章而没有奖金,只有荣誉而没有待遇。目前我国护理工作者的工资收入相对较低,如能解决全国劳模待遇,对改善其生活水平可起到一定作用,从而体现国家对护理事业和护理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怀。
在今年的政协会议上,郭长江首次对公益慈善领域吸引人才、增加就业率问题提出建议。
近年来,我国公益慈善事业蓬勃发展,以非营利组织为代表的各类公益慈善力量迅速发展壮大。2014年,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总量增长至54万个,较2009年增长了25.4%。公益组织不仅承担了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职能,也成为就业新途径、新领域。但是,郭长江认为,当下我国公益领域对就业的拉动和吸纳能力并不理想。
究其原因,郭长江认为主要有三点。第一,社会认知度差,从业者缺乏应有的社会认同。一方面,把公益慈善简单理解为“学雷锋、做好事”,不需要专业运作、专业人才,更不是一种职业。另一方面,认为公益慈善虽然很高尚,但毕竟是边缘行业,身份认同差。
第二,行政成本约束人才储备,阻碍公益行业专业化进程。很多人都没有认识到公益运作同样需要成本,对公益组织从业人员合理收入接受度不足,对从捐款中提取管理费比较敏感甚至过于苛求,难以接受公益组织从业人员竞争性薪酬设置,要求公益组织零成本运作的观念仍在公众舆论中时有出现。
第三,职业化进程缓慢,业态涵养不足。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公益组织专职工作人员比例不高,人才职业化、专业化程度与公益组织发展需要脱节。这也导致我国公益组织差异化不足,低水平重复项目和机构大量存在,业态发展整体处于粗放式野蛮生长态势。
对此,郭长江建议,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会同民政部门,研究制定相关公益组织就业引导政策,增加公益领域的就业总体容量;修订公益慈善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从加强监管和激励发展两个层面出发,提升公益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增强行业人才吸引力;加强公益理念和慈善文化传播,营造有利于公益组织发展的良好氛围和舆论环境,显著提升公益领域对我国就业的贡献率。
■ 本报记者 张雪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