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党建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专题
   第13版:新闻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务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一个观众的剧场”4年500场演出温暖老人孤寂的心
青岛大学:以志愿服务小切口推进社区实践大纵深
2024年北京骨髓库招募志愿者近4000名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党建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务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青岛大学:以志愿服务小切口推进社区实践大纵深

“‘语’连世界,‘言’续精彩,小朋友们你们好呀!”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白沙湾学校,青岛大学外语学院“外事帮”志愿团的志愿者孙毓聪正在为小学生进行西班牙语教学。

   这是孙毓聪第12次参加白沙湾学校小语种特色社团。自2023年山东省“百万大学生进社区”活动启动以来,青岛大学各级共青团组织探索社会实践新模式,引领广大青年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基层,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素养。

   在青岛大学,类似以志愿服务团队为依托开展社区实践的团队还有很多。

   青岛大学“政”前行自强协会在北宅街道、沙子口街道社工站、湛山社区共开展了11次传统文化公益课堂,活动涵盖油纸伞、烧箔画、鱼灯和古法琉璃等多个传统文化项目,300余名志愿者及小朋友通过课程学习到了传统文化的历史与技艺。“能够通过这次实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多彩多样的非遗技艺带给孩子们,我感觉十分骄傲与幸福,也对未来的志愿服务充满了期待。”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志愿者丁科文说。

   在实际工作中,青岛大学突出高校实践育人的政治属性和育人功能,深化“青大 青春青年”社会实践品牌,以做实品牌项目为重点,扩大实践育人覆盖面,以党建带团建为主线,不断提升实践育人的高度、广度、深度,打造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品牌。

   今年夏天,由来自医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外语学院398名学生组成的“卒中科普&生命叙事”社会实践团,组建了涵盖山东、重庆、贵州、甘肃等省份的62支队伍,通过调研、宣讲、访谈、义诊等多种形式,开展了80余场卒中识别与预防的宣讲等实践,累计受益群众近万人。

   此外,该校还打造了七海公益云支教、H(氢)心之光志愿服务协会、美润昆仑社会实践团等111个社会实践服务品牌,以点带面,广泛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引领广大青年投入社会实践。

   “能看到同学们对科普的热情和对知识的好奇,他们的认可让我们有信心把这件事做好。”青岛大学伴“青”而行宣讲团成员姜浩博说。

   青岛大学有不少像姜浩博一样的学生,基于学校与地方、社区打造的平台,勇于尝试。该校团委立足社区基层“支撑点”,依托青年“赋能点”,深入开展校地合作共建。至今已打造110个社会实践基地,为700多个团支部、近7000名高校学子搭建基层社区社会实践平台。

   同时,这所高校仍在不断拓宽社会实践渠道,筹划“社区实践 青春报到”社区实践项目,谋划开展常态化社区服务项目“青·青社区实践”品牌,积极组织、引导团员青年走出校园、向社区报到。

   从志愿服务切入,该校推进社区实践,志工部、青志协志愿者培训体系不断升级,提升志愿者专业素养,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和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专业特长,以社会实践部为依托,引导青年学生将专业知识和技能特长带入实践课堂。

   不仅如此,青岛大学团委项目化组织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服务工作,为项目培育、保险购买、交通保障等各环节提供专项资金和资源保障。

   以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为依托,该校发起的“七海公益边疆支教项目”累计吸引来自山东省内外30余所高校的千支队伍、近3万名师生志愿者参加线上、线下支教实践,线上受助学龄儿童3.5万名,覆盖全国2139个区(县),服务时长累计超30万小时。

   依托“青年实干家计划”和“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这所高校推荐38名青年学生骨干进社区担任兼职团干部,引领带动更多同学参与到持续服务地方、服务社会中。

  (据《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