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党建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专题
   第13版:新闻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务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一个观众的剧场”4年500场演出温暖老人孤寂的心
青岛大学:以志愿服务小切口推进社区实践大纵深
2024年北京骨髓库招募志愿者近4000名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党建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务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一个观众的剧场”4年500场演出温暖老人孤寂的心

2024年12月17日,尽管天气阴冷,但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街道居民梁永碧心中却暖洋洋的。“梁婆婆,我们开始表演了哈!”当天上午,当来自重庆铁路小学幼儿园的4名孩童,仰着笑脸说出这句话时,梁永碧连声说着“要得!要得!”,迎来了属于她的“专场”演出。

   孩子们踏着简单而整齐的舞步,朝气蓬勃的笑容让梁婆婆忍不住咧开了嘴角。5岁小女孩月月上前拉着梁婆婆的手,邀请老人加入跳舞的队伍。“我在家练习跳舞的时候,爷爷奶奶都会积极加入,我想梁奶奶肯定也是乐意的。”月月如同小老师,带着80岁的梁永碧一起跟着乐声舞动。

  缘起 爱与责任的萌芽

   这是黄桷坪街道“一个观众的剧场”志愿服务活动的第500场演出。“一个观众的剧场”志愿服务活动2021年发起,从最初的银发志愿者,到后来加入的九龙小学、铁路小学的爱心小天使,在黄桷坪街道各处都留下了温暖的身影。“一个观众的剧场”志愿服务活动发起人贺明凤,退休前是九龙坡区黄桷坪街道新市场社区党委书记。她说,会坚持把服务活动办下去,给辖区更多老人以温暖的陪伴。

   “贺大姐”是黄桷坪街道许多居民对贺明凤的称呼,当天的演出结束后,梁永碧站起身来紧紧握住贺明凤的手,聊起自己的近况。

   在基层工作了几十年,贺明凤深知辖区独居老人们内心的孤寂。每次走访,总是想多陪他们聊聊天。但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2020年11月退休之后,贺明凤总想着再多为老人们做点什么。2021年,她被街道返聘负责银发志愿服务工作,为了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服务空巢老人的活动中来,贺明凤带领辖区部分群众做起了“一个观众的剧场”志愿服务活动。

  汇聚 爱心力量的传递

   最初,“一个观众的剧场”局限于邮电支路社区开展活动,参与者是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银发志愿者团队的阿姨们。志愿者们自己编排舞蹈上门为老人服务。

   一次偶然的机会,贺明凤带着孙子也去到了演出的现场,小孙子随意的一个表演,让老人的眼睛亮了起来。

   从那次开始,贺明凤明白,小孩子的天真活泼,更能感染老人。于是,银发志愿者加“爱心小天使”上门表演的形式被固定下来。重庆铁路小学、九龙小学的小朋友也加入进来,志愿者队伍从最初的几个人到如今的几十个人,表演的范围也从邮电支路社区扩展到黄桷坪街道全域。

   被称为“三姐”的银发志愿者袁心敏手上有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载着许多老人的家庭住址、喜好,以便让“一个观众的剧场”上门演出能更适合特定的老年人。

   此外,她还身兼编舞,独舞、双人舞、群舞,每一场演出都不重样。在演出时,袁心敏会细心准备服装,提醒同伴涂上口红化好妆,一丝不苟,绝不会为只有一个观众而敷衍含糊。

  绽放 温暖花开满心田

  “你心中有老人,老人心中就有你,这是一种双向奔赴的情感。”说起“一个观众的剧场”志愿服务活动,贺明凤眼角湿润。她表示,这些上门演出,让老人有快乐和幸福的感觉,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到没有被社会忘记。“今天我们为老人服务,明天也会有人为我们服务,这也是一种传承。”

   4年时间,500场演出,受益的“一个观众”很多,温暖了无数老人孤寂的心。

   91岁的邹洪珍在黄桷坪街道新市场社区居住了半个多世纪,她说:“我搬到这里来的时候,儿子才几个月,如今儿子都要退休了。”孩子们渐渐长大,各自成了家,一个个离开了她身边,老伴过世之后,她就一个人独居。“孩子们工作忙,大多数时间都是我自己一个人待着,买菜、做饭,偶尔也跟大家在院坝里聊聊天。”邹婆婆说,自己年轻时也爱好文艺,还参加过腰鼓队的演出。“看到她们专门来给我演出,我从来没有这么高兴过!”她说。

   95岁高龄的罗开孝房间里摆了很多老照片,老伴两年前过世,他一个人的生活就更显孤寂。平时除去做饭、收拾房屋,罗爷爷更多的时候都在屋里发呆,加上听力退化,他与人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当银发志愿者们带着孩子们来为他载歌载舞表演的时候,罗爷爷露出了笑容。

   82岁的黄仲先,在黄桷坪街道黄桷花园社区一个30多平方米的屋子里,独自租住了5年。年轻时长期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工作,黄仲先落下了气管炎的老毛病,不能爬坡上坎,稍走一会就要“歇歇气”。黄仲先表示,大多数的时间他都在房间和电视做伴。所幸,黄爷爷的房间外面,有一块平整的露台,经过社区人员的改造,这里种上了不少植物,被居民们取名“天空花园”。“你不要看这个小花园冬天没精神,等到春天的时候会开满鲜花,美得很。志愿者专门来给我演出,我开心得很。”黄爷爷说起志愿者对他的关爱,他的笑脸如同春天的花朵绽放,温暖在心中蔓延。 (据《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