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党建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专题
   第13版:新闻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务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年度ESG信披工作开启业内人士透露编制新重点
8.7万元!全国首批个人制“碳资产”集中“变现”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党建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务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8.7万元!全国首批个人制“碳资产”集中“变现”

1月1日,记者从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获悉,有两笔公众积攒的碳普惠减排量共计2000吨,近日在该中心完成交易,获得碳收益8.7万元。据悉,这是全国首批个人制碳普惠减排量参与碳交易“变现”。

   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树介绍,这2000吨减排量主要来自两个平台:一是公众在快电平台为新能源汽车充电所获得的减排量,二是公众使用支付宝开展绿色行为,比如骑自行车、坐地铁、坐公交等获得的减排量。位于孝感市的舒适集团有限公司购买了这2000吨减排量,将用于碳市场年配额清缴履约。

   2023年6月,武汉碳普惠综合服务平台——“武碳江湖”小程序上线,迄今已有超百万人使用“尝鲜”。在武汉,市民乘公交、坐地铁、骑共享单车等绿色行为,都能积累碳减排量,存到个人碳账户,形成个人碳资产。

   为了激励更多人参与节能减排,湖北首次将个人碳普惠减排量纳入碳交易。根据规定,湖北碳市场的最小交易量为1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碳排放权配额或自愿减排量。由于个人碳账户中的减排量数量小,难以在短时间内累积到最小交易单位,武汉碳普惠创新推出“平台归集”模式。

   刘树说,“武碳江湖”与滴滴出行、支付宝、快电等多个互联网平台打通,用户在这些平台开通个人碳账户后,其低碳行为产生的减排量由武碳江湖在线核算和登记,并经用户同意后由互联网平台归集。作为回馈,滴滴出行、支付宝等将向用户提供与减排量等值的优惠权益,比如打车券、骑行券、三明治优惠券、兑换文创产品等。这样一来,汇集的减碳量,都能由平台拿到碳市场进行交易了。

  (据《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