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党建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专题
   第13版:新闻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务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年度ESG信披工作开启业内人士透露编制新重点
8.7万元!全国首批个人制“碳资产”集中“变现”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党建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务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年度ESG信披工作开启业内人士透露编制新重点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披露ESG相关报告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227家,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41.38%,较2023年增加7.21个百分点。业内人士表示,2025年是ESG信披政策密集出台后的第一年,也是首批450余家A股上市公司在2026年执行ESG信息强制披露的前一年,预计2025年披露ESG相关报告的上市公司数量将增多,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探索实践将进一步走深。

   多位负责上市公司ESG工作的人士表示,企业2024年度ESG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编制工作已陆续启动。2024年ESG信息披露准则体系不断完善,为企业开展新一轮ESG相关报告编制工作提供了更多指导和参考。相比以往,企业更为关注ESG报告中实质性议题的识别与披露,以及提升ESG信息披露的质量。

  政策引导ESG信披实践

   记者从多位上市公司ESG工作相关负责人处获悉,不少公司已启动2024年度ESG报告编制工作,有的公司则计划2025年元旦后启动相关工作。

   记者注意到,一些企业在官方网站发布了ESG报告编制项目的招标信息,如鲁商服务在2024年12月24日发布了2024年度ESG报告制作单位选聘招标公告,浙江交科于同月25日发布了202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询比采购公告,还有多家上市公司近期发布了ESG报告鉴证服务招标公告。

   根据沪深北交易所2024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报告主体应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4个月内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且不早于年度财务报告。“按照往年经验,最早一批上市公司会在一季度发布上一年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或ESG报告,更多上市公司会在四五月份发布相关报告。因此,不少上市公司正陆续开启2024年度ESG报告编制工作。”商道融绿董事长、商道咨询首席专家郭沛源对记者表示。

   “可以感受到,2024年沪深北交易所发布指引,调动了企业编制、发布ESG报告的积极性。”郭沛源告诉记者,按照商道融绿数据统计,2024年有400余家上市公司首次披露了ESG报告,预计2025年增量会更多。

   2024年以来,沪深北交易所发布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财政部等9部门印发了《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编写发布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工作指南》,ESG信息披露准则体系不断完善。

   多位上市公司ESG工作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会按照新的指引、指南筹备ESG报告编制工作。

   上市公司ESG工作从业者认为,企业在识别ESG实质性议题时遵循双重重要性原则,以及提升报告质量,将是2024年度ESG报告编制工作的重点。“与上一年度相比,2024年度ESG报告编制工作的不同点在于,对数据量与报告质量的要求更高,以及探索遵循国内ESG信披政策文件中普遍强调的双重重要性原则。”某国企ESG工作负责人告诉记者。

   双重重要性原则是指企业在识别ESG实质性议题时,既要考虑相关议题对企业财务的影响(财务重要性),又要考虑议题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影响重要性),最终对筛选出的ESG实质性议题逐项披露。国新咨询相关专家表示,企业不应再仅仅满足于披露一份“漂亮”的ESG报告,而是要深入挖掘信息,回应投资者、监管方、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方的关切,逐渐实现可持续相关信息的规范化披露。

  ESG报告不是广告

   2024年4月,证监会上市司相关负责人在公开场合表示,公司不能将ESG报告作为广告,把ESG报告作为品牌营销的手段,借由ESG的外衣过度包装,提供不准确的信息误导投资者。已有不少案例因环境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准确被证监会处罚或采取监管措施,证监会将不断提升监管能力,持续加强监管。

   郭沛源表示,上市公司需要跳出对ESG报告的认知误区,“做广告的目的是为了宣传推广和营销,而发布ESG报告的目的是为了信息披露。ESG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做得好的和做得不好的,对内作为改进工作流程的依据,对外作为沟通载体。”

   一位科创50指数成分股上市公司ESG工作负责人表示,在提高ESG报告质量方面,公司正在努力增加可量化指标的数量,加强内部沟通,增加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有的企业对一些数据不愿意披露,或者选择性无视,有违可持续信息的披露原则。”他说。

   上述某国企ESG工作负责人认为,企业提升ESG信披真实性与透明度的关键在于完善内部治理和数据管理机制。“通过引入专业的ESG数据管理系统,定量化披露关键指标,并邀请第三方机构对数据进行审验,企业可以显著提升相关信息的公信力和可追溯性。”他表示,未来ESG报告质量评估将更注重披露的标准化和第三方鉴证的普及。

   上述国新咨询相关专家认为,随着企业加强ESG信披管理,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鉴证环节可以提高企业ESG报告的可信度,增强投资者、监管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对企业ESG表现的信心。预计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ESG信披重视程度不断提高,ESG鉴证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增强。

  ESG治理并非一蹴而就

   积极推进ESG信披工作、致力于提升ESG信披质量的企业,往往有着海外融资需求,或者产品与服务出口海外。有的企业的ESG信披驱动力则来自央国企客户和跨国企业客户的要求。对于其他企业来说,业内人士认为,披露ESG报告难以在短期内带来直接财务性回报。“ESG治理工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长期且持续的。”上述某国企ESG工作负责人表示,通过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吸引并留住具备社会责任意识的人才,与客户、投资者和社区建立更深的信任关系。同时,良好的ESG表现能够促进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帮助企业在经济波动中保持韧性,实现长期价值创造和财务稳定。

   杜克大学教授张俊杰表示,好的公司才会采取可持续的行动,通过企业披露的可持续信息,能够倒推出这家公司的经营理念是否先进,经营状况是否良好,是否对未来有长期规划。

   “ESG报告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郭沛源说,ESG报告涉及节能减碳、员工管理等诸多议题,都要求企业有相应的愿景和目标,然后基于这些目标来开展工作。ESG报告的作用是以年为单位,披露企业向这些目标前进了多远,以各类指标来衡量企业行动的进展。同时,外部利益相关方可以根据报告披露的信息,评价企业过去一年的ESG成绩。

   另外,郭沛源表示,ESG信息披露也有助于企业开展市值管理,“市值管理工作强调企业信息披露和投资者沟通,而这也是ESG信息披露所发挥的作用。”

   企业的ESG信息披露与ESG治理相互促进,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上述国新咨询相关专家表示,企业推进ESG治理,一方面,可以通过对环境影响的评估、社会责任的履行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的检查,更早发现潜在风险,强化企业系统性风险管理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强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不断促进企业自我学习、自我提升,打造企业差异化竞争优势和长期发展潜力;还能够实现企业与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的双向沟通,吸引真正关注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有效打通ESG投资闭环。开展ESG信披实践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企业战略与运营策略,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因素纳入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考量。同时,企业对ESG工作实行常态化管理,区别于从前的临时项目组制,更多企业探索完善内部ESG治理架构,为ESG工作赋权赋能。 (据《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