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党建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专题
   第13版:新闻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务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民政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
民政部引导慈善组织积极有序开展元旦春节对困难群众探访、慰问等活动
上海出台系列措施持续推进社区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党建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务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民政部引导慈善组织积极有序开展元旦春节对困难群众探访、慰问等活动

■ 本报记者 皮磊

   近日,民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切实做好当前社会救助领域安全稳定工作,保障好元旦春节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通知要求,全面加强低收入人口认定和动态监测。各地要在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认定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开展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工作,进一步细化认定条件,将暂不符合救助帮扶条件的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纳入动态监测范围,加强日常走访,全面了解其基本生活变化情况,对符合救助帮扶条件的,及时给予相应救助帮扶。

   各地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快完善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将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以及其他困难人员等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动态监测。

   通知要求,规范落实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要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应急、过渡、补充等制度功能,加强对符合条件的未参加失业保险且无生活来源失业人员、生活困难未就业大学生、因病因突发事件生活陷入困境人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等重点群体的救助帮扶。强化临时救助与受灾人员救助制度衔接,加强应急期、过渡期后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进一步健全临时救助乡镇备用金制度,全面落实“急难发生地救助”“先行救助”等政策要求,切实发挥临时救助救急解难作用,要加强社会救助资金监管,确保低保、特困等社会救助金按时足额发放。

   通知要求,切实做好困难群众走访关爱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元旦春节前夕提前发放救助金或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对元旦春节期间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困难群众,加快审核确认和资金发放进度,可视情先行通过临时救助帮助缓解生活困难,满足困难群众过节需要。要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引导慈善组织积极有序开展元旦春节对困难群众探访、慰问等活动,更好满足困难群众多层次、差异化救助需求。

   通知强调,切实加强组织保障。进一步健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对存在重大困难的群众,可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加大救助帮扶力度。坚持上下联动,持续畅通部省市县四级社会救助服务热线,及时受理困难群众救助申请、投诉举报、政策咨询等事项,积极回应群众诉求,耐心细致解答疑问,着力发挥救助服务热线在情绪疏导、心理慰藉、矛盾化解方面的作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将社会救助与“扶危济困”“守望相助”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讲好新时代社会救助故事,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