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党建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专题
   第11版:公益资讯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务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江苏:守护“苏童成长”赋能幸福未来
(上接08版)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党建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专题

第11版
公益资讯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务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4年12月03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上接08版)

可以看出,非营利组织接受捐款、除财政拨款外的政府补助、会员费、银行存款利息均为免税收入。但政府购买服务、金融资管产品收益、股权及委托投资收益,均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当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这对慈善组织投资收益行为是个不小的重担。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八十六条规定,“慈善组织及其取得的收入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据慈善资产管理的民间交流平台“中国慈善资产管理论坛”统计,2020年,我国基金会投资收益总额为69亿元。若按照25%的企业所得税率全额缴纳,其税收总额也仅有17亿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龙墨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调,慈善组织银行存款收益稳中有降。购买资管产品、股权投资需要缴纳税收,这让慈善组织“自我造血”面临压力,只能指望募款收益,很难做强做大。要有更为合理的制度安排,对慈善资产的投资收益给予免税优惠政策。

   “慈善组织的投资收益并未分配,仍然用于慈善活动,按道理应该作为免税处理。”彭艳妮说。

   2024年8月19日,财政部办公厅发布了新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目前征集时间已过,新的制度预计2026年1月1日实施。

   新规中,对于企业纳税年度亏损项目,可以用“汇算弥补”抵扣。具体表述为以后年度的所得进行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这意味着,如果非营利组织在某一年度出现亏损,可以在接下来的五年内用盈利来弥补这一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