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江苏镇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充满慈善情怀的城市,其慈善之举源远流长。据《至顺镇江志》记载,早在南朝宋齐年间,镇江就设有“平常仓”,广储米棉。100多年前的清朝末年到民国期间,镇江更是在全国引领了一股全民慈善的风潮。那么,100多年前的镇江慈善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一个个巷名告诉你 镇江的慈善故事 这是一个曾经繁华的区域,现在的镇江市润州区金山街道,历史上曾经是慈善机构的集中地。因为在这里,你会发现一个个特别有意思的地名,它们都与慈善有关:赈济公所巷、三善巷、互济巷、冬赈局巷…… 位于西津渡的救生会是世界最早的水上救助组织。 板壁巷与救生会相距不远。据说,当年一位商人发家后,老来回归故土镇江,定居现在的板壁巷。一心向善的他,收容和帮助了很多盲人,因为家里盲人来来往往,为了减少盲人受伤的可能,方便盲人用盲杖敲击找路,他把自己家的房子重新装修,将堂前、天井、过堂全部用木板铺了起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把屋旁一条巷子的所有拐角也用木板包了起来。这条巷子,后来就被称为板壁巷。 与板壁巷相邻的三善巷,因其巷内曾设有老人堂、盲人救济处、育婴堂这3个慈善机构而得名。 互济巷原名济良所巷。据清《丹徒县续志》记载,济良所建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是当时用来收留被虐待的妓女和使女的慈善机构。这些女子被收留后可以在此学习书算、女红,并由济良所代为挑选配偶。济良所巷因此得名。 冬赈局巷,现在已更名为生产巷。当年得名缘于此巷内设有冬赈局慈善团体。 当年的冬赈局如今只剩下一堵老墙,上面爬满了青藤。墙的一边挂着一块木牌,是当地社区制作的,上面写有当年冬赈局设立和发展的介绍文字。当地77岁的刘大爷小时候曾经到里面玩过。他说,以前这一带各式各样的慈善机构可多了,住在附近的人都会自发自觉地到这些慈善机构帮忙,觉得那是自己的本分,也觉得做这些善事挺骄傲的。 被遗忘的“小人堂” ——玉英贫儿院 提起老镇江的慈善历史,很多人还会提起救生会、世界红十字会镇江分会、普仁施诊所,这些由政府、商会或士绅组织创建的“大牌”。其实在100多年前的镇江,那个民间慈善蓬勃发展的年代,镇江还有很多个人创办的小慈善机构,如今已几乎无人知晓的玉英贫儿院就值得提一提。 按照镇江市档案部门所出具的资料,玉英贫儿院位于西津渡云台山上,但具体旧址已不可考证。据西津渡社区主任说,前两年拆迁时,她在进行入户调查时发现登山巷16号和17号是三进的有前后院的老建筑,还配有高大的牌楼,看起来十分气派。据当地老人说那里曾经是一个“小人堂”。这个“小人堂”就是资料中所载的玉英贫儿院。 据记载,玉英贫儿院的成立资金来自一个闺名叫玉英的女孩子的嫁妆。这个富有爱心的女子尚未出嫁即得病去世,去世前她留下了遗嘱,让家人用自己价值两万元的嫁妆救助贫困儿童。后来,她的家人和当地士绅按其遗嘱成立了以其名玉英命名的贫儿院。玉英贫儿院创立后,一改当时相当一部分慈善机构以施舍、抚恤为主的做法,教养兼备,除读书之外还着重于教授入院贫儿技能,让他们获得一技之长。 乐善好施、有口皆碑的 “镇江三老” 无论是以慈善机构为名的街巷,还是像玉英贫儿院一样以个人名义兴办的慈善机构,它们都是老镇江慈善发展的一个个侧面。而谈到镇江近现代慈善,当然不得不提被誉为“镇江三老”的冷御秋、陆小波、严惠宇。他们一生乐善好施,造福桑梓,有口皆碑,可以说是他们支撑起了老镇江慈善半壁以上的江山,有关他们的慈善故事很多。 当年,冷御秋把黄墟作为农村改进试验区,创办了乡村医院和乡村卫生站;他与黄炎培等在上海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后,通过中华职业教育社与镇江地方人士合办了镇江女子职业学校;1931年春夏之交,长江中下游由于连降暴雨导致多处江堤溃决,他又参与组织了“镇江国难救济会”,募集资金、发放食品、组织船只,并设立了难民收容所…… 陆小波长期担任“世界红十字会镇江分会”会长,除带头捐资外,还多方筹款,并动员家人变卖首饰充作捐款。与此同时,他还积极参与了当时镇江的众多慈善机构的组织和慈善活动的开展。 严惠宇创办了四益农场,发展蚕桑事业,并在农场所属乡镇开办了9所小学,免费招收当地儿童入学;接办了镇江弘仁医院,对贫苦病人免收挂号、医药和住院费用;他还参与成立了镇江县贫民食米供应委员会,与镇江籍全国金融界巨头陈光甫、赵棣华等共同筹款时币20亿元和2000担大米,用于救济镇江贫民过冬。 此外,“镇江三老”还共同创办了京江中学,为国家培养了不少建设人才。 把具体的慈善工作 交给懂行的人去做 随着慈善机构和慈善团体数量的日益增加,一些先进的慈善理念也被提出。 当时“镇江三老”在做慈善时有这样一个理念,就是把具体的慈善工作交给懂行的人去做。在市档案局,有一份当年的老档案——《改进慈善事业之建议》。 在这份建议中,建议者对哪些慈善机构应兴应革、用什么步骤发展、发展中会有什么困难、社会福利委员会今后应该如何加强领导、向哪个方向走等,提出了“确立观点、纠正方向、实事求是、功归实际”这一改革和发展慈善事业的观点,并提出了财产集中、资源整合、统收统支、审核预算决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等一系列实际操作思路。 当时的建议者还给出了具体操作方法: 比如,成立人民学院,统一慈善机构所办的学校,实现教管合一;归并养老所,由统一机构收容集中;归并水上救生局会,由统一机构办理水上救生及帆船出险;归并施诊机构,成立人民诊疗所,分设若干分所,施诊施药,救济贫困;创设人民公益所,救济有生产能力的群众入所习艺发展工业。通过先裁并相同的事业机构,后视财力如何逐步发展新的事业,从而最终实现破除个人主义、为社会谋福利的目标。 正是得益于这些建议,当时镇江的慈善公益逐步趋向日常化、制度化,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很多慈善机构和团体都有各自所针对的不同受助群体,并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提供慈善服务。而大部分面向贫困幼儿的慈善机构,都秉承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教养兼备,半工半读,让贫儿可以在机构内学到竹艺、染织、刺绣、缝纫等不同技能。 (据《中国社会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