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成华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聚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一基础工程,激活基层治理“微细胞”、做优精准问需“微服务”、释放社会群体“新力量”、培养社区队伍“新面貌”,从基层社会“共同治理”迈向“治理共同体”,让“幸福成华”的招牌擦得更亮、含金量更高。 “小网格”托起“大民生” 基层全面动员构建“治理共同体” 一个平常的下午,成华区青龙街道致强社区微网格员赵红拿着排查表,一户户敲开了居民的家门。 “李孃孃,我来检查下你们家的燃气安全。”“张叔叔,这个管道老化需要换了,你登记下,下周我们统一叫人来换。”“刘婆婆,明天我跟社区医生一起来给你测血压哈。” 关怀特殊人群、排查安全隐患、调解矛盾纠纷……这些工作是赵红每天的“常事”。居民有困难,总是第一时间找她解决。为激励微网格员深入网格、干事敬业,致强社区探索出“五化五多”激励机制,把微网格员服务内容计入“致强幸福卡”积分,将社区社会企业、居民骨干、社区商家等社区合伙人纳入“益·社”联盟,为积分兑换商城提供产品和服务,让微网格员能够通过服务获取相应激励,也可以将积分捐入社区“公益池”,让困难人群通过公益积分得到更多关怀和服务。 致强社区是成华区构建“微网实格”治理体系的一个缩影。为推动社区治理向网格治理延伸、资源力量向网格下沉,成华区创新探索“五微共治”(即构建自治“微体系”、培育自治“微力量”、搭建自治“微阵地”、实施自治“微项目”、开展自治“微营造”)工作法,在全区11个街道、83个社区、1307个小区(院落),整合1881个基层党组织、5万名党员、1116名社区工作者和16.2万名社区志愿者等基层治理力量,统筹300余名应急队员、燃气公司技术人员和家庭医生下沉网格协助开展工作,基层治理更加具有活力。通过梳理小区环境整治、空间改造、帮贫助困、敬老爱幼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诉求,在全区6217个微网格持续开展“微光成炬·幸福满格”“我们的节日”和成华区“城视·成画”社区规划节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居民自治内生力。 “小切口”撬动“大服务” 多元力量合伙构建“生活共同体” 清晨,二仙桥街道下涧槽社区的居民王大爷在灯光球场打完太极拳,去“岁月厨香”助老餐厅吃了一份营养均衡的早餐,随后他带孙子来到“邻里月台”参加儿童绘本阅读活动。 下涧槽社区是一个老国企生活区,“脏乱差”曾经是这里给人的第一印象。为破解社区自身资源禀赋与居民对美好生活服务需求不匹配的难题,成华区以下涧槽社区更新改造为契机,打造了机车公园、艺展中心、四季花园、邻里月台等34处文化体验新空间,引进了各类社区合伙人为居民提供精准“套餐式”服务。同时,社区积极引导居民走出家门参与社区活动与服务,目前已挖掘培育社群骨干1000余人,培育孵化“一个观众的剧场”“惜缘茶会”等居民自组织169个,吸纳社会组织、社会企业、驻区单位、两新组织代表及辖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2万余人次。社区还采取“一元租金、资源换服务”空间共营方式运营“邻里月台”等公共空间,将收益的5%汇入社区基金用于社区公共服务支出,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如今的下涧槽社区已实现了蝶变新生,原来搬离的老邻居纷纷回到了曾经的家园。 和美社区则针对自身新建商住型社区的特点,打造了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集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美公园、党群、综治、文化、卫生、商业和养老服务中心的“一站一园六中心”,建成3个“和美·憩”街头共享空间、10个院落活动阵地,持续开展“和美邻居节”“百姓大舞台”等文化活动2000余场,以活动联结人心、增强社区活力。同时整合社区资源,汇聚157家联建单位搭建“960”先锋荟区域化党建枢纽平台,发动电力、教育、医疗等9个行业提供6个暖心“零距离”服务,聚焦“一老一小”提供精细化服务,居民群众对社区的亲近感、认同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如何充分发挥社区服务阵地能量?成华区一直在积极探索。通过采取多点化布局推动社区服务阵地均衡分布,形成“社区综合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党群服务站”三级综合服务阵地,实现党务、政务、社会、人才、文化5大类服务集成供给,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社区提供的服务套餐。 “小群体”实现“大融合” 红色堡垒领航建设“发展共同体” 临近中午,送完旅客去往成都东站后,网约车司机张生明来到“华仔红色方向盘”网约车司机之家休息,顺便还把驾驶证期满换证的事给解决了,“实在是太方便了。”张生明由衷点赞。 聚焦网约车司机这一不断壮大的新就业群体,成华区结合东客站综合交通枢纽日均3万名网约车司机活动的特点,科学选址建成了“华仔红色方向盘”,协调站内40余家餐饮、30余家医疗机构推出丰富的“暖心套餐”,为网约车司机提供学习、生活、健康、政务和体检服务,助力网约车司机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共享发展成果。 在成华区,“有事找党组织”已成为新经济、新传媒服务型企业的共识。立足辖区内网络直播行业覆盖12万余名“网红”主播、产业链高度聚集等实际,成华区将庞大的“网红”群体作为城市基层党建重点工作对象,持续建强“红色堡垒”,推动华星璀璨等7家头部网红经济公司(MCN机构)成立党支部,创新“扁平化+网络化”党建工作模式,打造东郊记忆创艺Labs红色驿站、万谷直播电商红创基地、“璀璨华章”红色广场三个聚集片区示范阵地,挂牌全省首个“互联网营销师”之家,引导其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消费促进、公益活动等,以党建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成华区勇于创新,率先突破,系统推进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组织设置创新、方式方法创新,扎实开展一系列有益探索,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参与区域发展、行业治理搭建发挥作用的舞台,不断增强党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引导他们成为基层治理的“新增量”。 “小队伍”释放“大能量” 骨干蓄势赋能构建“行动共同体” “我们社区依托微网格员队伍,链接辖区内的商家、医院、学校等资源,提升居民服务数量、质量和效率,得到居民一致好评。”在成华区第二届“群众满意·高效治理”优秀社区评审会现场,社区书记们生动讲解社区工作成效,台下专家认真聆听,针对不同社区的情况提问点评。 “很好地锻炼了我们总结提炼、表达沟通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让我们不仅会做,也会说。现在站在台上比以前从容多了。”提起这两年的评选活动,社区书记们纷纷表示获益良多。 通过举办优秀社区评选活动,给予社区干部一个展示风采、培养自信的舞台,让社区干部不仅埋下头能干,也能站起来会说。但提升社区工作能力,仅有展示的平台还远远不够,成华区创新“三项机制、五项计划、三项措施”,探索出社区工作者培育、成长、激励全链条培育赋能模式:通过“导师制”“研判制”“后备制”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成长导师团、“一对一”老带新结对帮扶等制度助力新生力量快速成长,吸纳360名社区干部成为治理后备军;根据社区书记、社区“两委”成员、青年志愿者、社会企业和社会组织成员、网格员和微网格员等不同群体的需求和业务短板,实施“铸魂”“领航”“启航”“引力”“培力”“五项计划”,系统为社区工作者蓄势赋能,让基层“小马”快速成长;通过从严监管、关心关爱、正向激励三项措施,提升基层监督内力、干事活力、创优动力。为拓展社区干部发展路径,成华区还在社区“两委”成员中选举区委委员1名、各级“两代表一委员”71名,选拔12名优秀社区书记担任街道党工委兼职委员,推荐优秀社区书记参加“蓉城英才计划”“金沙计划”“东骄俊杰”等人才评选,极大激发社区工作者职业荣誉感和工作积极性。 “如今基层治理迈入新阶段,社会治理开启新篇章,我们将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敬业奉献、结构合理、群众满意的高素质社区干部队伍,提振为民爱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让居民幸福生活更有质感、幸福成华更具成色。”成华区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说道。 (据《成都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