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4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李庆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户改观察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户改观察
《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2016)》显示,截至2015年10月1日,全国流动人口总量约为2.47亿,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数量庞大的流动儿童。教育部门一般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儿童统计为“随迁子女”,即随务工父母到输入地的城区、镇区同住的适龄儿童少年。
11月10日,教育部发布了《中国教育概况——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该报告指出,截至2016年年底,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为79.5%,仍有近300万的流动儿童未能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只能在民办学校或者条件简陋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
流动儿童就读公办学校比例倒退回5年前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伴随着大量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从中、小城市向大城市转移,截至2015年10月1日,全国流动人口总量约为2.47亿。由于户籍制度改革的严重滞后,他们无法成为城市的新移民,只能成为城市里的“流动人口”(非本地户籍人口),与此相伴的是城市流动儿童数量的快速增长。
据《中国教育概况——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显示,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校生数比上年增长,占在校生比例有所上升。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394.8万人,比上年增长2.0%,占在校生总人数的比例为10.0%,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为79.5%。
分学段看,在小学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036.7万人,比上年增加23.2万人,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78.8%;在初中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358.1万人,比上年增加4.5万人,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81.5%。
从区域分布看,58.3%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东部地区就读。从来源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省内流动为主,省内其他县迁入的比例为56.0%,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中部地区为84.3%、西部地区为71.1%。
自2010年以来,教育部每年发布关于随迁子女(或称“流动儿童”)的相关数据。2016年,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的流动儿童已经接近1400万,2010-2016年7年间增加了约20%。
就读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比例,在2011年得到大幅提升。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在《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披露,2011年全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约79.2%,比2010年增长了12.7%。
2011年之后流动儿童就读公办学校的比例仍然持续提升,到2015年达到了84.4%。但是2016年突然下降了4.9%,仅为79.5%,相当于倒退回了2011年的水平。
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短板待补齐
《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2016)》指出,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全国统一的有关随迁子女学前教育的管理规范,也未将其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使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前教育机会难以得到保障,学前教育品质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据2015年在上海、广州及重庆三地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学前教育低品质及家庭教育缺失是都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前教育两大主要现状。子女入园难、入园贵是各都市外来务工人员反映其所在地区学前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
从外部环境、园内活动场地到卫生条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所在幼儿园条件差也是一大隐患,甚至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园条件。在幼儿园师资上,呈现“力量薄弱、流动性大”的特点。调查显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所在幼儿园的教师学历以中专、大专为主,且不少幼儿园存在教师包班制;在高强度工作量下,教师月工资整体不高。在此情况下,教师不仅对职业身份认同迷茫,也造成教师流动性高,以上海市为例,52.6%教师的教龄为1年以下,仅10.5%的教师工作时间超过3年。
家庭教育同样是流动儿童的薄弱环节。
调研组发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功能弱化对孩子的教育十分不利。一方面,家长对孩子期待很高,但因教育观念落后,再加上综合素质能力较低、低投入,无法提供有效的支持。另一方面,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长教养方式单一,在意结果,不注重过程,孩子在学习方面出现问题时家长往往采用说教批评方式,甚至出现打孩子的现象。如重庆市59.3%的家长表示教育方式是说教批评方式。
《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2016)》指出,就现实需求和目前困境而言,各级政府的管理效能和行政干预力度还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所以亟须呼吁政府从“精英优配”向“弱势补偿”转变。建议未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前教育建设的主要对策应集中在加强各级政府主导责任;理顺各级各类管理机制;提升园所内部管理水平;引导扶持,扩大普惠资源及多方协同,探索看护工作等五个方面。
参与《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2016)》写作的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陆建非认为,我国学前教育的立法工作应尽量加快进度,以适应日益增大的学前教育需求。
■ 本报记者 李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