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要闻 > 青基会首个震区板房学校筹建始末
青基会首个震区板房学校筹建始末

2014-08-27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张明敏


 刚建成的抗震希望小学,板房校舍后方是老校舍的废墟。

8月12日,一名社工在龙头山镇灾民安置点为孩子讲故事。

 8月12日,在板房教室里播放的电影吸引众多孩子的目光。

8月12日,云南鲁甸。

晚上6点多,四年级学生王芸匆匆吃完晚饭后,就急忙跑到几十米之外的龙头山镇中心小学新建的震区板房学校,并在其中一个名为“快乐电影”的板房里迅速找好位置——今晚这里要放映《三毛从军记》,王芸只是在地震前听老师在课堂上讲过这个故事,还从未看过。

被电影吸引的并不仅仅是小学生王芸,据统计,当晚前来观看电影的约500人。而这一切,只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五位一体”震后援助公益产品的一部分。

鲁甸县地震发生后,各种民间力量迅速集结,吹响震区救援的集结号。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用3天时间在震区建起了第一所板房希望学校,构建了“板房教室”“学生资助”、“快乐电影”、“希望厨房”、“希望社工”“五位一体”的震后援助体系,不仅覆盖了全校503名学生和36名老师,当地村民也被纳入这一援助体系。

基础:

板房学校建设“震区速度”

严石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小学部部长,地震发生后,他成为了青基会首批赴震区的志愿者。8月7日,他来到震区,考察震区学校的状况。

“破坏还是挺严重的,部分校舍开裂倒塌,学校要想在开学前修复以继续使用,恐怕有些困难,按照青基会以往经验,就想着快点为灾区建立起板房学校,不耽误孩子们新学期开学。”严石表示。

板房学校的建设,对青基会来说并不陌生。此前,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玉树地震、2013年的芦山地震中,青基会都在震后为灾区建设过板房希望学校。

参照前三次地震的经验,严石带领着他的团队很快拟定了板房希望学校建设计划,龙头山镇中心学校前的一块空地被选中作为建设基地。

学校怎样建,原材料从哪来,质量、速度、安全如何保证,这些成为摆在严石面前的首要问题。

消息很快在镇里传开,当地村民听说后,纷纷出让各种资源。

同时,严石也向曾经与青基会合作的伙伴发出倡议,号召他们关注板房希望学校的建设。倡议很快就有了回应,茅台集团表示将认捐活动板房。

平场地、整基角、拼板房、调设备,8月9日,板房希望学校正式开工。到8月12日板房希望学校建成,仅仅用了3天时间。

当天,每间60平米共20间板房的学校顺利交付龙头山镇中心小学。

“这在震区板房建设速度中可是不多见的,可谓是震区速度。”中国青基会副秘书长王旭东说。

随后,青基会又在鲁甸县的营盘小学、沿河小学和相邻的巧家县包谷老镇中心小学开建板房希望学校。

截至目前,青基会已经为鲁甸地震灾区建设了4所希望学校共计55个板房校舍。

进化:

催生“组合式”公益产品

板房学校的建成,使孩子们的学习场地问题得到了解决,但他们面临的并不仅仅是学习问题。

在龙头山镇中心小学旁边数十米的场地上扎下了近70顶帐篷,这里是灾民们的临时安置点。

由于安置点的电力线路均是供电部门临时架设,负荷承载过小,当地电力部门并不鼓励灾民使用除了照明用电之外的电器设备。因此,白天村民们还可以聚在一块聊天,孩子们则到处乱窜,而一到天黑只能睡觉。

“如果单纯建立板房学校,只能够解决临时复课问题,应该让板房更有趣味些,如果能来些公益的组合式产品,板房灾民的震后生活将大为不同。”严石说。

严石所说的“组合式公益产品”,其实是青基会从2008年汶川地震开始,经过2010年玉树地震、2013年雅安地震逐步研发出来的震区救援配套公益产品。

早在2008年汶川震区板房希望学校建成后,严石就注意到光有活动板房遮风避雨并不行,还需要有其他资源配备。当时,一支发起于四川广元从事心理救援的社工队伍加入到心理安慰的队伍之中,在活动板房中开展起有声有色的心理咨询服务。

谢缘是当时四川广元利州区希望社工服务中心负责人,现在已加入中国青基会任希望社工负责人,严石和他的团队最初就想应该怎样去丰富板房希望学校的公益资源,正是谢缘的加入让严石看到了方向。

“灾区家庭和儿童评估,针对心理影响较大的群体,应该展开长期的介入和辅导工作,在震后用积极正面的情绪影响驱赶负面消极的情绪。”谢缘表示。

“除了震后板房的心理援助,一定还有其他公益产品空间可以拓展。”严石说。

从2010年玉树地震后,中国青基会就开始对于灾后的救援产品进行着“研发”,并推出了一些组合式的公益产品,到2013年雅安地震时,已经推出了“板房教室”、“学生资助”、“快乐电影”、“希望厨房”、“希望社工”共“五位一体”的震后援助公益产品。

严石介绍说,之所以研发这5种公益产品并将其打包是有讲究的,“五位一体”的产品模式将吃、住、玩、学、教很好地联合在了一起。

“这其实就是震后救援公益产品的进化论。”严石强调。

目前,“快乐电影”室、“净水饮用水”设备等已在震区开始运作。

很快,这种组合式公益产品在震区火了起来。不仅孩子们整天来参与各种活动,一些村民也跟着孩子们在这里“耍”了起来。

黄慧玲是龙头山镇的村民,在地震中她家的房子被压塌了,幸好当时全家都在外做农活,家人并无大碍。现在黄慧玲一家3口就挤在安置点的帐篷里,“现在每天会去自家田地里刨刨土豆,没有别的事情可做。”黄慧玲说。板房学校建成后,黄慧玲每天都要来这里和希望社工一起聊聊天,听听社工们讲讲外面的世界。

最受欢迎的,可能还是“快乐电影”。据严石介绍,“快乐电影”的火爆程度令他有些始料未及。

8月12日,板房希望学校刚建起时,严石将一张广告单贴了出去,内容大概是要在刚建成的板房希望学校外放一场电影。放映还未开始,广场上就已经聚集了约数百人。影片放映结束后,严石的统计显示有超过500人前来观看。

“这样的反应热度是我们没有想到的。”严石说,“一场放映下来人太多了,安全是个问题,最后我们只有转入一间最多能容纳百人的板房教室。”

按照“五位一体”的规划,青基会还将向龙头山中心小学的503名学生每人发放1000元助学金,同时对震区考上二本以上学校的大学新生每人资助5000元。

发展:

撬动更多资源加入平台

“研发打包式的公益产品只是我们的一个目标,而更多的我们希望是搭建起‘五位一体’的平台,撬动更多的资源加入,震区的板房学校其实更像是一个公益产品的承载系统,更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严石对《公益时报》记者表示。

根据以往“过渡安置”阶段至“灾后重建”阶段的安排计划,板房希望学校的搭建将会一直持续到希望学校永久性校舍的建立,当前,云南鲁甸县的震后重建规划尚未出台,所以板房希望学校将会一直陪伴着当地学校师生。

“按照以往的经验,到真正建成永久性校舍还需要1至2年的时间,这个期间学习的孩子们都将在板房学校生活、学习,时间周期长、跨度大,可以丰富的公益产品还会有很多,这也需要我们去积极撬动。”严石说。

据了解,目前除了茅台企业认捐板房,电子企业卡西欧认捐电影投影设备,碧水源企业认捐净水设备外,严石和他的团队已经和京东企业达成意向,对方将向板房学校认捐数十台电脑,丰富孩子们的课堂。

严石说:“8月12日板房学校建好,距今已过去半月,需要的资源还很多,平台能够承载的也很多,期待更多民间力量的加入。”

■ 公益时报记者 张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