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要闻 > 社工自述:我在救助站的日子
社工自述:我在救助站的日子

2013-12-17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救助站面对的是特殊人群,这对女生来说其实有一定难度,但我之前接触过流浪儿童群体,对这项工作很感兴趣,觉得里边有不少值得深入研究的东西。

东城区救助站处在一个很特殊的地理位置上,它临近国家信访局,来上访的人,如果解决不了问题可能就会找到救助站,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是只想拿到一笔钱回家。但对于救助政策来说,救助对象只包括没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人。所以我们能给这些上访人员提供的就是跟他们家里取得联系,或者确实需要的,提供一张回家的车票。

每周我在救助站工作4天,周五回机构开例会和督导会,项目督导会对我的工作进行答疑解惑。在救助站的时候,除了在站内提供信息咨询,也会根据网格管理员的消息进行外展活动。东城区实行了网格化管理,每个网格管理员将自己这片的各种情况上报网格管理中心,中心会将流浪乞讨人员等跟救助站相关的转给我们。

每次收到网格管理员的消息出外展,第一项就是要甄别对方是职业乞讨还是非职业,职业乞讨有一些典型的特征,也有很明显的目的。如果是非职业的乞讨人员,有低保证明的话,属于国家救助的范围,我们也不能对其进行救助。如果有低保证明,但是非北京户籍,如果愿意返乡,我们也可以将其送返。

东城区和西城区都只有救助咨询站,不同于其他城区的救助管理站,咨询站只提供信息咨询、引导等服务,需要救助的人员会转接给其他救助站或者将其送返到家乡。送返或劝离后,社工的工作是对其进行后续跟踪。一般情况下,北京籍人口,会联系相关街道对其进行安置,非京籍就在送返后,联系当地的派出所、居委会、村委会等部门对其进行安置。

如果相关部门答复他已经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重新回归社会,我们就可以就此结案了。有的流浪者是来京找工作一时没有找到,我们也可以利用自身能够联系到的资源为他找一份工作,让他离开救助站后能自己保障生活。项目时间一年半,我要完成至少20例个案。

沟通的时候需要很注意方式,先了解他的情况和眼前最迫切的需求,如果需要,可以先给他提供一些吃穿上的帮助,就可以先建立一个信任关系,然后再谈具体怎么帮助他。

才不到半年时间,我对东城区每个重点片区都很熟悉了,比如故宫北门那边。旅游旺季的时候全世界的游客都来到这里,很多职业乞丐也聚集到此处。经常过来转,我发现这些乞讨的人里也分出三六九等,有的人可以长期占住一个好位置。我们没有执法权,只能用尽量人性化的方式与他们交流,进行劝导,一定不能起冲突。有时候对方无法自圆其说,自己就暴露了,便不吭声地走开。有时候问多了,对方就会破口大骂。被骂的时候不少,但也有的职业乞讨人员比较温和,经常见到的一位双腿残疾的大哥,会主动打个招呼,表示不妨碍我们工作。

救助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工作,需要一些专业的方式和技巧。有的人一说话就可能跟救助对象吵起来,有的可能问不出来什么。这些恰恰可能是体制内多少带有行政化色彩的工作人员所不能做到的。对于我们社工来说,会更关注服务对象的生存状况。

我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帮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做心理减压。长期处理救助的事情,大家面对的各种压力很大,都可能产生一些情绪、心理问题,所以有意识地给员工做了心理减压训练,并普及一些社会工作的理念和价值观。(七彩昀社工事务所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