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公益资讯 > 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社会工作
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社会工作

2019-03-19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全国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对社会工作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涉及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社工岗位设置、社工作用发挥等多个领域。

加强民政领域社工人才队伍建设

“现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社工人才的高流动和高流失问题。”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茂名市社会福利院院长李兰继续呼吁要提高社会工作人才地位和待遇,吸引更多有才能、有情怀的年轻人选择社会工作专业,并且坚定社会工作初心,愿意把社会工作作为自己一生奋斗的事业。

同时,她建议要加强民政服务机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探索高校社会工作人才由“通过式”培养转变为专才培养的模式;或者采取民政部门与高校合作定向培养的方式,培养一支优秀的民政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此外,还可以探索晋升评优的机制,让社工人才到民政机构服务后,真正能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做好专业服务,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发挥社会建设的生力军作用。

科学设置社工职级

在平日的工作生活中,发现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职业前景不明晰,社会工作人才易达职业“天花板”;社工职业职级划分较为粗糙,专业划分不精细;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低,社工专业人才行业留存率低。

“社会工作发展虽有10年之久,但仍是一个新兴领域,在社会转型期,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余雪琴十分看好社会工作的未来前景,同样的,也针对上述问题现状提出自己的建议,“要科学合理设置岗位、职级和相应的薪酬水平可助推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将精英人才留在社会工作领域。”

建立一套完善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社会工作职业制度体系。在我国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和认定的基础上,以上海、深圳等在社工职业职级上的探索为依托,参考港澳地区等先进经验,建立一套包括社工资格认证、注册管理制度、从业规范制度、薪酬标准指导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等在内的社会工作职业制度体系,为各省市制定和职级体系提供参考依据,疏通社工职业路径,不断优化社会工作行业和人才发展的制度环境。

社会工作专业职级设置纵深化,推动服务精细化。为进一步推动社会工作者专业技术和职级纵深化发展,建议将社会工作纳入职称评定体系,以国家资格认证(初级、中级、高级)为基础条件,依托社会工作服务领域(青少年、老年人、妇女、禁毒、司法等),制定每个专业领域的职级标准,推动社会工作职级的精细化和专项化,推动服务精细化。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根据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合理的薪酬。根据社会工作职级划分,实行“差异化”购买,推动机构完善职业薪酬体系,支持社工机构服务向专项化、精细化发展,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民生、社会问题解决方面的活力和专业。

进一步完善高校招生培养制度,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推动高校完善教育体系,重视学生专业价值教育、实践教学和职业教育,提升学生实务能力,正确引导学生合理进行职业选择和规划,减少就业的盲目性。

公立医院应健全医务社工制度

作为一名医疗卫生领域的人大代表,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唐金海建议,公立医院应健全医务社工和志愿服务制度,增进医疗系统人文关怀。他说,当前医疗机构缺少理论性强、实践性高的专业医务社工人才,建议卫生、民政等相关部门共同制订医务社工人才建设实施方案。在财政部门的支持下,通过设置部门岗位、资金补贴、购买服务项目等形式鼓励医疗机构和社会组织通过“医务社工+志愿者”模式开展服务。

建立家门口的社区心理服务站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带来了“关于加强社区心理服务站建设”的建议。他认为,当前民众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建设社区心理服务站是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石。他建议,要加强政策倾斜力度,明确工作人员任职资格、薪酬待遇、晋升发展等问题,吸引心理学、精神医学、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进入服务站工作,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人才队伍。加强对服务站工作人员的培训督导和继续教育。探索制定志愿者参与心理健康服务政策,完善奖励机制,引导优质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参加服务站工作。加强和高校合作,采用“订单式”培养等模式,重点培养一批符合社区心理服务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据公开报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