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党建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务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湖南省民政厅印发社区慈善基金设立运行指引(试行)
湖北省出台临时救助实施办法(试行)明确三类救助对象及多元化救助措施
北京市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慈善帮扶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党建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务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5年01月21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湖北省出台临时救助实施办法(试行)明确三类救助对象及多元化救助措施

■ 本报记者 李庆

   为进一步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规范临时救助制度实施,提升临时救助政策救急解难的制度效能,近日,湖北省民政厅印发《湖北省临时救助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对临时救助的对象范围、救助标准、救助程序进行了明确和规范。《办法》新增过渡型救助对象类型,根据困难情形将对象分为急难型救助对象、过渡型救助对象、支出型救助对象三类,便于基层认定救助对象。同时增设“一事一议”认定的困难家庭的开放性条款,尽可能覆盖到遭遇临时性、紧迫性基本生活困难的人群。

   《办法》明确通过发放救助金、发放实物、转介服务等多种方式,更好地满足困难群众的多样化救助需求。在救助标准确定上,明确对急难型、过渡型、支出型救助对象救助标准分别给予不超过当地当年城市低保月标准6倍、9倍、12倍。同时对情况特殊,需要加大救助力度的对象,明确通过“一事一议”确定救助额度,确保救助实效。

   《办法》规范了救助程序,明确临时救助取消户籍地限制,可在居住地、急难发生地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明确临时救助审核确认分为紧急程序和一般程序,急难型救助适用紧急程序,过渡型、支出型救助适用一般程序,切实提高救助时效性。明确急难型临时救助金一次性发放,解决救急的问题;首次提出过渡型、支出型临时救助金采取“一次审核、分阶段发放”给付,推进临时救助功能回归“保基本生活”的制度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