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党建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务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持续推动碳市场金融化、市场化与国际化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评价体系有望下半年落地
北京严格碳排放管理实施总量、强度双控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党建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务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4年03月19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打造中国特色ESG制度
持续推动碳市场金融化、市场化与国际化

    当前,中国ESG需求仍处于起步阶段,ESG服务业态处于逐步深化和多元化初期,国内碳市场、ESG标准、体系结构等与国际互通互认尚需时日。

    围绕ESG制度建设和碳市场扩容话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毕马威中国顾问李慧琼与毕马威中国环境、社会及治理(ESG)主管合伙人林伟近日接受采访,详细介绍如何促进形成兼具国际性与中国特色的ESG制度体系,以及开展内地与香港有关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合作的着力点。

    推动ESG信披进程

    放眼全球,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进入新纪元,各国对其愈加重视并进行相关部署。近期,美国证监会通过新规,要求加强和规范上市公司气候相关内容披露;欧盟也要求加强对供应链企业ESG管控和强制性信息披露,并将影响范围扩大到在欧盟符合监管条件的第三国企业。

    “随着国外ESG需求的价值链传导,目前市场对ESG服务的需求逐渐深入和多元化,特别是大型企业和外向型企业。”李慧琼表示,当前中国市场的ESG服务多集中于披露,具备综合提供战略、管理、数字化和ESG结合服务机构较少。

    因此,李慧琼建议,建立一个国际化的交流平台,积极参与国际准则制定。具体来看,可依托现有ESG研究院、绿交所等平台,率先研究并规划ESG制度体系,同时积极参与ESG国际交流,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促进形成兼具国际性与中国特色的ESG制度体系。

    2024年2月8日,上海、深圳、北京三大交易所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征求意见稿)》,指引采用TCFD(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框架,涵盖了中国特色的议题,标志着中国特色的ESG信息披露标准已初步建立。

    “我国ESG制度体系建设需要考虑到与已有的环境社会议题上相关监管要求的衔接问题,体现我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价值观和公序良俗,在借鉴国际可持续标准发展经验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价值观的ESG领域话语体系。”林伟建议,后续金融监管部门与国家几大交易所加强联动,参考国际先进经验,加强对企业ESG信息披露约束力,增强其权威性,进而推动我国ESG信息披露进程。

    ESG报告第三方鉴证

    ESG评级作为重要分析工具,当前在国际国内呈现“百家争鸣”状态。

    林伟建议政府监管机构,应将ESG评价体系建设纳入我国ESG生态圈建设中,在评价体系建设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我国国情,在推动与国际ESG标准、评价接轨的同时,积极参加相关国际交流与标准制定工作,提升我国ESG的国际影响力。

    同时,林伟指出需要关注ESG报告第三方鉴证工作。ESG报告走向第三方鉴证是大势所趋,欧盟、美国都已公布时间表,香港联交所和今年2月8日大陆三大交易所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均鼓励鉴证,并罗列了企业如果执行鉴证,应当披露的要素比如鉴证机构经验和资质、范围、程序、方法和局限性、意见和结论等。

    据介绍,ESG报告鉴证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向更广泛的利益相关方呈现“增信”,其次也代表了企业对ESG工作及其载体(ESG报告)的重视程度、对ESG信息披露和底层数据支撑的信心指数,也有助于减少“漂绿”风险。

    探索两地碳市场互通

    在今年李慧琼的两会建议中,提出了开展内地与香港有关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合作,并建议长远探索内地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与香港CoreClimate交易平台互联互通,例如项目互挂及买卖交易互通。

    “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的一项制度创新。”李慧琼表示。

    今年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正式重启,与采取配额制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共同构建起了碳排放交易体系。另外,2023年10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以及相关部门发布了首批项目方法学、项目注登规则等规章制度,奠定了基础性制度和承载新增项目的交易平台体系。

    “随着(CCER)交易的逐步重启和规范,可考虑探索与香港国际碳市场的互联互通,扩大市场参与度。”林伟向记者表示。

    从实践落地来看,林伟认为双边碳市场的互联互通需要建立在完善的测量、报告和核查(MRV)体制之上,确保企业碳排放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对于碳市场的规范运行至关重要。因此双方在互联互通上仍需克服方法学衔接、数据透明可追踪(互认审核)以及市场交易机制协同问题。

    另一方面,将排放行业尽早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势在必行。据推测,中国碳市场扩容后,预计未来覆盖排放量将突破80亿吨,将占全球排放总量的20%以上,对全球碳交易体系建设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市场扩容,不同行业之间的碳减排成本差异是否能通过市场体现受到挑战,碳市场的金融化、市场化以及与国际化将是扩容化碳市场需要持续推进的课题。”林伟称。

    (据《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