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党建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务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基金会、民非、社团是否可以申领捐赠票据?
我国养老服务水平加快提升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党建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务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4年03月19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我国养老服务水平加快提升

    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97亿,占总人口比重达21.1%。面对老年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养老服务需求急剧上升的现实,相关部门以改革破局、创新破题、发展破难,我国养老服务水平加快提升。

    制度更趋完善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年人在生活、健康、精神等方面的需求持续增长。民政部养老服务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据抽样调查,22.1%的老年人有助餐服务需求,助餐服务已成为最迫切的居家养老需求之一。

    2023年10月份,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计划到2025年年底全国城乡社区老年助餐服务覆盖率实现较大幅度提升,服务网络形成一定规模。

    过去一年,用“小切口”做好“大民生”的理念,体现在养老服务的方方面面。全国所有省份均出台了省级层面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民政部组织实施了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民政部、财政部开展了中央财政支持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由政府主导的普惠型养老服务在实现老有所养中发挥着重要基础性作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民政局在原来农村集中式居家养老公寓的基础上,利用乡村现有房屋或存量建设用地,推进“亲家不离村”的农村颐养小院2.0版建设。2023年入住的乐梅青老人说,她在这里认识了好几个伙伴,离家近可以常回家看看,孩子们在外地也放心,一举多得。

    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介绍,目前,我国养老服务制度更加完善,养老服务投入不断加大,养老服务能力加快提升,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基础不断夯实,初步构建了政府主导、市场供给、社会参与、家庭尽责的养老服务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了兜底有保障,普惠有供给,高端有选择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

    供给持续优化

    近年来,我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目前,我国养老产业链上游有医疗设备器械、食品药品等制造行业,下游有养老社区、养老服务等服务型行业,还出现了智慧康养等新模式。

    智慧养老系统为养老服务提供了更精细的路径。前不久,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丝绸路街道建国社区为特殊困难家庭中的失能老人安装了高科技智能装置。当地社区工作者介绍,他们在服务对象家中安装了智能网关、智能视频、双向通话装置,便于及时了解异常情况。

    养老金融也受到了更多关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武建力看来,养老金融是围绕社会养老需求进行的金融活动的总和,至少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养老资金的筹集,二是养老资金的保值增值,三是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

    “养老金融的应有之义是服务于养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的美好愿景。”武建力表示,未来要实现养老金的保值增值,需要包括社保基金在内的资产所有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遵循长期资金的客观投资规律,处理好风险和收益的关系,进一步优化养老金投资政策,让养老金融真正强起来。

    人才建设提速

    当前,我国养老服务的对象由特困老年人延伸到全体老年人,服务形式由机构为主转变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服务主体由公办为主发展为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发力,进一步回应了老年群体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在确定了服务谁之后,谁来服务成为现实难题。面对巨大的民生需求,我国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存在着总量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待遇保障水平较低、流失率较高等问题,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制度机制尚不健全,制约着养老服务事业发展。

    近期,民政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这是我国首个关于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将从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高品质养老服务需求出发,着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德技兼备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永新表示,“要打破学历、年龄、身份、地域等限制,把解决养老服务人才特别是养老护理员短缺问题摆到突出位置,坚持从供给侧入手,针对养老服务类型层次多样、跨领域交叉融合、实践性强等特点,在实践中广纳人才、培养人才、凝聚人才。”

    社会各界也积极投身养老事业。在浙江省瑞安市曹村镇,雨花敬老家园以“老年人助餐需求”为切入点,利用村(社区)、爱心人士等提供的场地,招募志愿者,联合社会各界力量,解决老年人买菜做饭难等问题。浙江雨花老年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副理事长程刚说,“仅靠财政供养的助老员,难以高质量覆盖社区全部老人的服务需求。我们需要通过专业社工以及老年助餐义工团队的协助,发动社会慈善力量参与,这是对养老服务体系的一种有效补充。”

    (据《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