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年来,甘肃省玉门市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微网格”的实践路径,通过搭建“微网格、微信群、微心愿、微服务、微公约”的“五微”党建载体,激发基层治理的新活力、新动能,助推社区治理共同体。 织密“微网格”,激活“新引擎” “我们每个网格有300户-500户,主要由党员担任网格长。目前,共有15名网格员,主要做好政策宣传、治安巡防、纠纷调解、服务群众等工作,织密社区‘微网格’。”甘肃省玉门市老市区管委会综治专干马建民说。 玉门市老市区管委会坚持党建引领,以“党建+微网格”为抓手,将辖区9个社区划分为15个网格,运用“一张网+铁脚板”绘制网格图,“人、房、信息”动态更新。以一“网”兜起大小事,实现基层治理全覆盖、精细化,处置问题更精准、更高效,激活了基层治理“新引擎”,切实打通了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用活“微信群”,信息“全覆盖” “路遇下水道井盖损坏,拍照片发到居民微信群,社区工作人员便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调修复,保障了我们的‘脚底安全’,真得很安心。”居民王军说。 各社区组建“居民微信群”,提供全天24小时、全年365天在线服务,让微信群成为惠民政策“宣传员”、为民办事“服务员”、化解矛盾“调解员”,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88件。 圆梦“微心愿”,画好“同心圆” “看,这是我们的心愿墙,居民大大小小的需求都被贴在墙上。这些心愿,有的已经实现,有的抓紧在办,不论大小都会落实。”青年路社区党支部书记张继凯说。 在老市区管委会,通过入户走访、热线电话等形式,向居民征集“微心愿”,社区真情服务居民,160余个心愿变成了大伙称赞的“微实事”,拉近了社区与居民的关系。 做实“微服务”,架起“连心桥” “喂,是小马吗?我的降压药吃完了,今天你有时间能帮我买些药送来吗,这两天不知怎么了,腿太硬了不敢下楼梯。”“好的,王姨,还是那个牌子的药吗,我现在就买了给你送家去,还需要买什么?” 独居老人腿脚不便,一个电话,网格志愿者便帮忙买药送上门。 老市区管委会从细处着眼、小处着手,以“做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为宗旨,落实“微服务”。 依托“五心+五型”最暖支部和“康乐家园”党建品牌,全面聚焦群众关切的“一老一幼”,聚焦为民、便民、安民服务,衔接15分钟生活圈,补齐服务设施短板,推进社区适老化、适儿化改造,建设室外健身广场4处、社区服务中心4处,提供课后托管、送餐助餐、爱心义诊等多元化服务,努力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 制定“微公约”,倡树“新风尚” “社区管理是公认的社会治理难点,难就难在事情多、头绪多,资源少、工具少。解决这样的难点需要管理人员不断拓展思路、努力创新,‘居民公约’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安康路社区居委会主任冯媛说。 老市区探索建立“微公约+治理”机制,从文明养宠到电动车的规范停放,从邻里之间友善相待到积极支持社区公益服务,一纸居民公约,体现着居民们对自己行为的承诺,而在“监督履约、榜样带头”的推动中,约定变为了现实,居民也从治理的旁观者变为当事人。 “自从有了‘居民公约’,楼栋间高空抛物情况好了很多,楼道里也更加干净整洁了,邻里关系更融洽了。”居民张彩霞为实行“居民公约”后带来的变化点赞。 (据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