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党建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公益资讯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务
   第16版:广告
志愿者们用“心” 助他们重返阳光生活
哈尔滨橄榄绿志愿红 当好城市主人翁
全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累计超665万人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党建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公益资讯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务

第16版
广告

新闻内容
2024年01月16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志愿者们用“心” 助他们重返阳光生活

    许琼珊和孩子们一起交流

    你听说过“城市心理加油站”吗?引入广东心理服务团队和重庆本地志愿者协同运作的“心安小屋”最近在大足区建成并投入运营。这里采用全新的心理服务与危机干预模式,成为重庆第一家城市心理加油站。其运营主体“足够爱你”团队负责人许琼珊博士通过引入“画疗”“话疗”“芳疗”“夜疗”“互助团”“心安小屋”“明月服务站”等创新模式,专业从事生命守护的志愿服务。半年多来,已成功挽救数十名心理濒临绝境患者,并让上百名有严重心理疾患的青少年重返阳光的生活与学习状态。

    心理学博士学重庆话

    只为更好地“话疗”

    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的许琼珊,最初是一名教师。当她发现用常规教育无法解决特殊青少年问题时,转而攻读心理学,2015年在广东成立天蓝心理服务中心,组织社工团队开展禁毒与青少年心理救助等志愿工作,并在揭阳佛山等地取得很好的社会效果。2023年7月,通过“高位对接”,她受邀来渝负责牵头运作“足够爱你”社会公益项目。

    哀莫大于心冷,时值寒冬,有心理问题的人群更难熬,由专业人士提供“话疗”非常必要。回首大半年来的心路历程,许琼珊说,作为一个广东人来到重庆做志愿者,语言是第一关。刚来大足的前半个月,她带领社工团队对各部门进行了大量的走访调研,每次沟通,她都需要很用心去聆听,还要看表情,连蒙带猜,才能弄清楚对方的需求。于是,许琼珊就请了一位老师专门教她说重庆话和大足本地的一些方言,因为只有进入语境才能更好地了解到来访者的情绪。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后,她基本能听懂重庆本地的方言,“现在我已经可以很顺畅地听取求助者需求并用重庆话对其进行简单的疏导。”

    据了解,“足够爱你”项目实施以来,大足区已在2023年举行的全市关心青少年会议上作过典型发言与交流。其主要做法是通过查找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源头,及时予以心理辅导,并将有过激行为的青少年组织成互助团,让他们互相帮助,其心理状态改善效果明显。许琼珊说,除了“话疗”还有“画疗”,通过绘画让来访者能把很多潜意识的情绪表达出来,让咨询师可以更快地捕捉到需求和切入点。目前该团队在大足已收集了3204份绘画作品进行精准地筛查,再通过面谈和话疗进一步确认,救人于危难。

    服务模式创新

    让“足够爱你”名副其实

    “话疗”“画疗”只是“足够爱你”创新关爱模式的一小部分,“芳疗”也让人耳目一新。许琼珊告诉记者,其团队来到大足后,在各个镇街、社区、医院等场所做了很多场芳疗沙龙。参加活动的人员很多都是爱心妈妈带着留守儿童或者特殊儿童,准爸爸准妈妈,残障人士,还有一些特殊的服务对象。在芳疗沙龙的过程中,大家体验到了芳香剂带来的愉悦情绪感受,并亲手制作香薰蜡片,带回去送给自己喜欢的人和感恩的人,让爱流动起来。

    “因为我们需要24小时在线,大足警方和我们联动开通了生命守护专线。”在许琼珊看来,“夜疗”连接了生命“最后一公里”。社工团队经常在半夜接到警方110热线的转介电话或群众求助,社工和属地派出所一起出警去到现场进行危机干预。在许琼珊团队紧密的守护下,危机险情中的当事人零事故全部被成功救助。

    最近,大足区一名初一女生长期失眠,因为自从妹妹出生后,她觉得妈妈就把全部的爱都给了妹妹,自己被忽略了。于是她开始结交外面的朋友,当没有朋友陪伴的时候,她仍然觉得孤独。在一个无助的夜晚,她通过微信联系上了许琼珊团队,经过社工许若琦等队员全链条跟进帮扶,她成功走出了心理阴霾。

    许琼珊说,救助回来的很多个案在评估后再次轻生的风险较高,而求助者家庭支持体系缺乏,社区支持体系未完善,团队会建议服务对象和社工们一起工作生活,等到可以回学校、社区的时候,再签署承诺书才离开互助团。“别人朝我扔泥巴,我拿泥巴种荷花,开出璀璨的人间大爱之花。”实践表明,互助团能成功净化焦躁不安的戾气,是非常值得推广的。

    让“心安小屋”成为

    城市心理加油站

    随着志愿服务工作的推进,互助团成员数量在快速增长,许琼珊通过链接慈善家资源联系爱心企业,并通过大足慈善会做“足够爱你”项目的定向捐赠,把重庆第一个城市心理加油站建立起来,并成功投入运营。

    目前已有来自全国各地和大足本地的需要帮助的群体,通过预约入住“心安小屋”。很多因为学习压力大,已经厌学、休学、辍学的孩子,在专业心理陪伴师、心理咨询师、督导师和中医师的共同调理下,在互助团的陪伴下,越来越多求助者已从心安小屋“毕业”,回到学校继续完成学业。

    许琼珊说,心安小屋最大的特色就是“去病化”“去标签化”,孩子们在心安小屋除了接受专业支持和帮助外,也要积极参与到社区公益服务中,让孩子们重新启航,回到学校继续学习。“心安小屋”已成为城市心理加油站,累了、倦了都可以来“心安小屋”调整一周到三个月,重启生命动力,继续书写美丽人生。

    家校社政联动

    助力更多未成年人

    记者了解到,在镇街社区发现的留守流动儿童,还有公安部门转介的不良行为少年,以及家长来求助的叛逆少年,都可以进入家庭学校社会政府联动的一体化未成年人保护平台——明月服务站。

    明月服务站是中敖镇政府特别支持的项目,他们将一座废弃的乡村小学提供出来,许琼珊和团队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了改造,让更多的未成年孩子在这里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明月服务站还提供了四点半学堂,周末公益研学营,寒暑假公益研修班,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教会他们自我保护的方法,完善人格,长大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项工作说不容易也不容易,因为需要克服很多障碍和被质疑的声音。”但许琼珊认为,只有更大的格局和心量,才能走好“足够爱你、生命守护”的志愿者之路。她在朋友圈写道:“上天会赋予每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我想我是幸运的,因为我已找到自己的使命,做好生命守护的志愿者。”(据《重庆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