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报记者 李庆 近日,江西省民政厅等15部门联合印发《江西省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深入推进全省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程”,进一步提升全省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不断增进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福祉。 《实施方案》明确,要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急难愁盼”问题着手,聚力用劲、重点突破。力争用三年时间,到2026年,全面提升关爱服务质量,筑牢基层基础,让全省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实施方案》要求,开展“六个行动”,落实21条措施。实施精神素养提升行动,提升思想道德品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实施心理健康护心行动,摸清心理健康底数,加强心理健康、情感关爱服务。实施监护提质行动,强化监护职责落实,完善委托照护制度,加强监护干预工作,强化政府兜底监护。实施精准帮扶行动,落实《江西省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探视巡访工作规程》,定期开展探视巡访,强化救助保障服务,提升教育帮扶能力,开展生活关爱、源头帮扶服务。实施安全防护行动,加强安全教育引导,加强安全风险防范,加强网络保护工作。实施固本强基行动,打造“一老一小幸福院”等村级关爱服务平台,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加强儿童主任队伍建设,明确要通过财政补助等方式,解决儿童主任交通、通讯等必要费用开支。加强数字化建设,要求各地依托“江西数字民政”应用系统,加强部门间数据信息共享,通过数字赋能,主动发现需要帮助的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精准匹配需求,量身定制关爱帮扶方案,切实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工作质量。 《实施方案》强调,要加强组织实施,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的重要性,将其列入年度重点工作。要强化督促指导,将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纳入综合考核,相关部门要对行动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加强工作指导。要营造浓厚氛围,深入开展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广泛宣传各地好经验、好做法,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