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党建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公益资讯
   第13版:公益资讯
   第14版:ESG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第一访谈
“体面”的困境家庭受捐被质疑 慈善救助需要怎样的对象?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党建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公益资讯

第13版
公益资讯

第14版
ESG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第一访谈

新闻内容
2023年09月05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体面”的困境家庭受捐被质疑 慈善救助需要怎样的对象?

    山东省东营市爱心救助中心向一名女生捐赠善款引发争议

    ■ 本报记者 张明敏

    8月30日,山东省东营市爱心救助中心(以下简称“救助中心”)在回应舆论关切“善款”视频时表示,受资助的女生来自单亲家庭,其弟弟在2021年遭遇车祸,已接受四次开颅手术,医疗费用花费近40万元。这位负责人解释说,女学生的物品并非本人拥有,背包是花了不到200元的网购,而手机则是借用同学的。

    几天前,该救助中心发布一则视频引发社会争议。视频中,该中心工作人员向一名女孩捐赠36666.66元的善款。视频中,女孩站在装修豪华的家中接过善款。此后,女孩被曝出多张用苹果手机、手表、名牌包的照片,进一步引发社会关注。

    尽管该中心有所回应,但并未打消网友的质疑。网友认为,即便这些日常生活用品非女生所有,但能承担高额医疗费和装修费的家庭,仍然接受捐赠合理吗?更多关于受助对象真实情况的质疑被引发。

    救助中心回应社会质疑

    8月26日,救助中心视频发布后,很快成了网络关注的焦点。有网友在评论区质疑:“这家人哪里困难?”“东营市爱心救助中心”账号回复道,“那是你不了解这个家庭的真实情况,我们一直救助最贫困最需要帮助的孩子,不管是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的贫困生。”

    由于网友质疑声过多,救助中心删掉了这个视频,但在其他视频评论区也有不少网友留言甚至谩骂。有网友还表示,“爱心救助又翻车了”。

    8月30日,救助中心通过网络发布了一份情况说明,称东营市爱心救助中心是民间自发成立并注册的公益机构,捐赠资金为内部人员自筹,自2021年开始,已累计向该家庭捐赠36666.66元。经过救助中心实地调研,受助人为单亲家庭,其弟弟2021年出车祸,已做四次开颅手术,医药费花费近40万元。

    关于着装问题,该中心回应称,受助人背包在网络购买,价格190元,苹果手机是同学的。而在视频中,受助人家庭装修和电器看上去较为精致,网友质疑“实在难以和困境家庭联系到一起”。

    全国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公示平台信息显示,东营市爱心救助中心成立于2015年2月2日,登记管理机关为东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业务范围为青少年学生救助,困难优抚对象家庭救助。

    8月30日,该中心宋姓负责人表示,对于网友质疑受助对象家庭装修豪华,已经全部实地考察。他表示,受助学生所住的房子属于村里盖的“村改房”,无房产证,“买来时装修就这样,并无翻修,实地去看环境一般。女孩父母离异,母亲在商场卖内衣。弟弟2021年4月出车祸,做了四次开颅手术,生活不能自理,撞人者车辆无保险,已被判刑。稍早前,资助女孩家庭通过水滴筹筹集了4万元,原单位给他们家捐助了几千块。”

    该负责人说,救助中心曾派人去她家核查过,他们能够提供交警事故鉴定书、医院病历、法院判决书,“救助中心的资助善款经得起检验”。

    慈善救助对象必须“穷酸”?

    近年来,一些受助对象的“炫富”状态屡被质疑。部分公众认为受助者就应该有受助者的样子,不应该“很张扬”,特别一些与钱相关的“装备”越少越好,越寒酸越好。

    那么,怎样的对象才符合慈善救助的条件?受捐个体有无资格保持基本尊严、体面?是否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毫无保留地被曝光?使用苹果手机的人能否接受慈善救助?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副院长程芬表示,这要看公益机构的项目目标和爱心救助的标准和审核流程。从社会需求来看,处于“贫困”和“困境”中的人都需要帮助,但这两种情况的标准不一样。

    她表示,“贫困”强调经济境况,受益人的资产和收入情况通常是最重要的核定标准;“困境”包括“贫困”,也包括其他困难,比如遭受天灾人祸,或安全、健康、发展等正当需求受影响,需要外援才能改善境况。使用苹果手机的人也有可能陷入困境需要帮助,这跟中国文化中的“救急”是一致的。对于东营救助中心来说,关键是对这个女孩提供救助的标准和流程是否与其他救助对象一致。

    程芬认为,过去很多人处于贫困线之下,亟需柴米粮油之类的物资解决温饱需求。随着经济发展和物品日益丰富,人们对安全、社交、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就凸显出来。我国已经宣告消除贫困,即使是欠发达地区的低收入群体,在衣食住行方面也有基本保障,家用电器、手机等现代通讯设备也成为基本物品。而且网络世界中的“炫富”不一定是现实生活中的“富足”。实际上,意外、疾病、压力都是小康家庭的“天敌”,衣着体面的人也有各类困境,也需要经济、精神等多方面的救助。当我们在主张“高质量发展”的时候,“救助”对象的标准可以调整,救助内容也应当与时俱进。

    北京大铎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创始人黄海峰表示,应该根据受助者困难程度设立不同的认定标准,这有助于政府和社会帮助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认定标准还应该看资助对象,对于大众自发组织自愿捐赠的受益对象,慈善机构也应有自己的评判认定标准。”

    黄海峰认为,“社会公众通过观察受助人的日常用品来判断其真实困境状况,是监督的一种重要途径,但不能简单地以拥有手机、大牌服饰来判断其是否处于困境状态,现实中也不应对受助人日常用品的标准进行列举性限制,应该从多方位客观考量,社会公众在不清楚事实前应多方面多角度理性判断后得出结论。”

    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廖沙夫表示,应为受助对象设立一个标准,有着明确可操作性的维度和参数并作出公示。“如果受助人符合资助标准,资助对象没有弄错,即便资助对象有点攀比,那也没啥关系。孩子们攀比是社会因素,民间自发的讨论或质疑也可以理解。”

    应营造怎样的慈善环境

    慈善事业的发展对公平性、透明度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如何才能做到适时回应舆论合理关切,又能尽量兼顾受助者的自尊和隐私?这需要受助人、捐赠人、公众等一起努力。

    程芬认为,网友的质疑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出于责任心的监督,他们的目的是促进信息充分沟通、确保有限的慈善资源用到真正有需要的地方,这种监督值得鼓励。另一种质疑可能与公益监督或公信力建设无关,而是出于网民的情绪宣泄,这需要引导或公众教育,要让公益机构做出解释说明,同时要始终保护受助人的尊严和正当权利,尤其是当受助人被网络攻击、精神健康受影响时,给予必要的安抚和心理支持。

    廖沙夫表示,公益机构寻找资助对象时应该加强核查程序,通过科学甄别监督机制,确保受助对象的真实情况,“这样才能有效保证资源的公平分配,保证资金能够最大限度用于真正需要帮助之人。”

    黄海峰谈道,良好的慈善环境需要有一个可量化的公开透明的资助认定指标,政府有关部门或各慈善机构也要做好相关善款用途去向的披露工作,增强公信力。此外,受助申请人应如实陈述自身状况,提交相关事实证明文件,客观真实反映自身情况。“社会大众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尤其在互联网领域要树立公共领域、公共沟通、公共理性意识,在表达自身的观点时避免过于情绪化。”

    网络舆论如侵权需担责

    信息时代,人人都是受众,人人都能传播。但在现实中,不负责任的评论或发布毫无根据的信息,会对他人生活及隐私造成严重影响。

    “网络舆论如果侵犯了他人隐私,造成负面后果,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但如果没有充足的法律依据也很难追责。重要的是,在受助人受到质疑时,资助人能够给到受助人精神或心理上的抚慰,明确告诉他遇到困难得到社会帮助是他的权利。”

    程芬表示,给予遭受网络暴力伤害的人及时的精神支持,也是一种救助。“公益项目的受助人,很多因为个人处境的艰难和资源机会的不足,比较敏感、自卑,他们可能会通过‘炫富’来寻求满足和尊重。对于上述案例中的对象,我们可以理解和包容她晒出美好或理想的状态,但也要引导她,让她明白这种方式不是我们提倡的,名牌物品不是真正的力量源泉,自我成长、心地善良、有能力帮助他人,才是真正的自信和自强。”

    黄海峰表示,我国宪法虽赋予公民享言论自由的权利,但是这种自由并非是没有边界的绝对自由。“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的同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社会大众在网络平台发表言论要‘三思而后行’,理性表达个人观点,避免触犯法律,构成侵权。对于情节严重的甚至构成犯罪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