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页 > 专栏 > 后疫情阶段社区治理 和民生服务的思考与建议
后疫情阶段社区治理 和民生服务的思考与建议

2020-04-28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卢磊

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攻坚战中,社区基层组织与社区工作者、社区社会组织与志愿者、社会组织与社会工作者等社区内外的多元主体都发挥了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社区疫情防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社区疫情防控仍然不可松懈,已有实践经验还待进一步丰富完善。因此,我们还应以反思精神审视过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做好疫情后半段的社区防控。

切实做好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的基本保障、激励表彰和心理疏导等支持性工作。这既是落实《关于全面落实疫情防控一线城乡社区工作者关心关爱措施的通知》和《关于加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心理援助与社会工作服务的通知》的具体行动,也是对长时间、高密度、强压力工作状态下的一线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的人文关怀。需要说明的是,应引入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做好必要的跨专业合作,对有需要的一线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提供及时、必要的专业支持,这也是深入了解一线服务人员精神状态和心理状况并进行针对性干预及形成初步经验的过程。

发挥好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以“三社联动”机制深入开展和优化疫情后期的专业服务。客观而言,截止到目前为止,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在社区疫情防控和社区困难人群服务上显示出来的作用和力量还不充分,而疫情后程或后疫情阶段则特别需要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通过具体行动和服务来真正彰显出其专业优势,在重大公共事件中证明自身价值并以此更快地真正地走进社会公众并获得社会认可。对于社会组织来说,需要通过互动协作形成专业服务联盟,让社会组织参与重大公共事件的影像更加清晰和突出。对于专业社会工作而言,应注重与其他专业的联动合作,通过切实的专业行动和服务成效来确立自身的专业地位。

用心关切社区弱群、做好民生服务,有序引导其恢复正常生活。疫情早期,居家老人、露宿者和残障人士等弱势人群服务是相对缺失的,并由此引发了社会公众的诸多讨论。这些人群的最基本服务大都与民政等行政部门直接相关,也是社会工作、公益慈善和社区工作应有的关注方向和责任担当,这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履责尽职引导社会力量发挥好相关作用,社会组织和社工机构也应与基层政府和社区联动,为有需要的社区居民尤其弱势人群和困难群体,提供有温度的专业服务,助力其有序恢复正常生活。

继续扩大社区与辖区单位的多方面互动,拓展和丰富社区治理共同体。在过往的社区建设工作中,辖区单位往往是“在”也“不在”的,“在”指的是其在社区管辖范围内,“不在”指的是其对社区建设的参与和贡献是非常低的。因此,基层社区还可以借此机会,不断地增进与辖区单位的联动,促使其在社区治理的常态工作中找到定位、发挥作用、体现价值。

深入总结注重社区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实践经验,并将其转化为社区治理经验。新冠肺炎疫情给社区治理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一线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力量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具有泥土气息的接地气的实践智慧,看似“土气”但却有效,这样的本土实践智慧需要积累、总结和传承。在一定意义上,这是一种历史使命,也是补齐现代社区治理短板和完善社区治理体系的契机。

反思我国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和社区共同体构建等发展性议题,加快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一面镜子,其折射出来了基层社会治理中依然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诸多不足,既包括公共卫生与疫情防控方面的,也包括社区共同体构建上的。我们应以此次疫情防控为契机,深入探讨现代社区治理的中国经验,并以相对持续稳定的顶层设计、体制机制和治理模式,应对任何可能的风险和难题,提升多元主体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实现社区治理的高质量发展。

民政部培训中心双师型讲师

卢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