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页 > 专栏 > 当区块链遇上志愿服务:让火花成燎原
当区块链遇上志愿服务:让火花成燎原

2019-04-09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于博文

青岛市志愿服务学院网络信息部主任

于博文/文

2018年4月19日,成都市发布了全国第一个区块链技术与志愿服务融合的公益项目,志愿者每次参与该项目活动后,相应的时间、地点、时长、积分等数据都将记录在区块链联盟链上,并生成唯一、真实、不可人为篡改的志愿服务区块链证书,既能保证志愿者信息的真实完整,又可杜绝人为因素对服务绩效的干扰。

诚然,区块链技术对志愿服务信息的“保真”特性,具有其他技术不可替代的优势,但若仅论及此,无疑是低估了区块链技术在志愿服务领域中的“玉蕴珠藏”。笔者认为,区块链技术至少还在该领域四个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空间与前景。

第一,区块链技术在志愿服务培训中的应用。随着专业志愿服务向纵深发展,培训环节的作用日益凸显。传统的集中授课、边听边记、分发纸质教材等方式已渐难满足培训需求。新时代志愿者逐渐釆取了随身化、个性化、系统化的线上学习模式,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学习行为数据,这些数据的存储、保护、调取等环节,对技术和安全的要求大幅度提高,亟待新技术的助力推进。区块链技术既提供了海量的存储可能,又依靠去中心化的数据架构、加密技术和默认共识机制,保证了参培志愿者的个人隐私和学习数据的真实性。志愿者参与服务后获得的通兑积分,可用作培训课程的代币,依其时间、喜好、自由学习库内的各类培训课程,并将学习档案精准有序地存储在区块中,盖上带有“时间戳”的印章,生成权威认证的学习记录。组织方可便捷地查询到志愿者的学习、考试记录和居住地变更等信息,确保准入资格,避免重复培训。监管方亦可及时掌握志愿者的培训情况,在此基础上形成真实可靠的培训大数据,通过分析内在规律,更好地指导培训的规划与实施。

第二,区块链技术在志愿服务保险中的应用。区块链与保险业之间联系甚密,两者都用于处理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基于保险业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而传统信用制度建立和维护的成本相对较高,在实践中也存有一些问题。如《志愿服务条例》虽已明确规定要为志愿者购买保险,但并未具体规定购入保险的时间、险种、保额等。有时志愿者不提购买保险,组织方就不谈不买;有时志愿者的服务已结束,保单尚在办理中。对此,如仅靠自觉履行或事后追责,恐难使《志愿服务条例》落到实处。区块链技术在该方面的应用,为志愿服务保险的“重构信任”提供了可能。针对志愿服务中的碎片化、场景化和个性化,其特有的“自验证”功能可较好地解决保险到位“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防止保险欺诈、增强隐私保护、加强交互性等方面亦具备优势。不仅能提升保险企业的营销成效,还将促进“点对点”互助保险平台的发展。

第三,区块链技术在志愿服务激励中的应用。积极有效的激励手段,是志愿服务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之一。目前,某些地方的志愿服务激励中仍存一些乱象:有的暗箱操作,擅自为志愿者开具服务工时证书或篡改服务时长;有的暗地发钱,以支付薪酬的方式将志愿激励“货币化”;还有的虽占据道德高地,但轻视淡化志愿服务激励。长此以往,势必导致志愿服务热情衰退、质效滑坡、人员流失的“亚健康”状态。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志愿者认同将激励结果公开化。实践也证明,越是公开化,志愿者的热情就越高涨,区块链技术则为解决存弊、实现激励公开化提供了一条可行的应用路径。首先,将志愿者所获工时转换成通兑积分,避免了激励过程中因身处不同组织、不同地区而产生的不平衡。其次,于链上进行信息公开,每位志愿者都可自由对己对人的服务项目、时间、时长、地点、所获通兑积分数量、累积积分数量、积分换取实物奖励情况、所获表彰及荣誉等激励结果进行公开查询。第三,一旦志愿者对激励结果产生质疑,可要求监管方对志愿服务的全过程进行追溯,以证据消除顾虑,确保志愿激励在阳光下透明进行。

第四,区块链技术在“时间银行”中的应用。“时间银行”的内涵是将志愿者的服务时间记录下来存储到某一“时间银行”中,待需取用,宗旨是用“时间币”来交换服务。我国自2008奥运会后,各地的“时间银行”应运而生,有些省市对此也出台了相关规范,首家以电子社保卡为载体的“时间银行”于2018年12月在青岛正式启用,借助社保卡中的“时间银行”账户,可实现志愿服务时间的记录、存取、查询、转让等功能。综观“时间银行”的运行,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志愿服务工时的统一换算,志愿服务内容千差万别,怎样才能保证每个志愿者的每种、每次服务时间都能得到统一换算及准确公正的记录,同时使之具有全国性的“通存通兑”可能性?二是志愿服务的质量评估,由于各地执行的评估标准不一致,使全国性、行业性的汇总数据难以客观反映真实情况。三是“时间银行”交换制度自身的问题,志愿者通常对提供和获取的服务内容具有偏好,例如,有的人愿意为别人提供法律咨询,有的人愿意得到心理咨询服务,如何科学合理兑换,尚处探索阶段。将区块链技术引入“时间银行”中,可使上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每当志愿者完成一次服务,组织方可利用平台提供的“一键上链”组件,将所获工时即时记录并发送给各个终端,使其在全国范围内互联互通,便于对工时进行异地调取。同时借助在线评价量表,组织服务方、组织方、受助方进行三方互评,并将评价结果一并发布至各终端,形成标准化的质量记录。还可同时记录志愿者的技能和期望需求,以便从整体上对“时间银行”中的累积工时进行妥当的再分配,最终达到“一时、一地、一记录,全国、全知、全享有”的理想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