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要闻 > 一切体育为大众:顾拜旦与奥林匹克精神
一切体育为大众:顾拜旦与奥林匹克精神

2016-08-09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李芫


 2016年8月6日,第三十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开幕。图中央象征“和平”的标志即为顾拜旦最初为奥运会设想的口号之一

位于北京体育大学校园内的顾拜旦铜像

公元前776年,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这一大会习俗延续了1000多年。直至公元2世纪后,基督教横扫欧洲,主张禁欲主义、反对体育运动,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在公元394年发令废止古代奥运会。

1000多年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人文主义者开始高度赞颂古希腊的体育精神。1766年,英国学者钱德勒发现了古代奥运会的遗址,从此,欧洲的很多人开始为复兴奥林匹克运动进行各种不倦的努力,但均未成功,直至顾拜旦的出现。

天为奥运降此才

1863年1月1日,顾拜旦出生于巴黎,优越的贵族之家为他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童年的他,在祖父位于诺曼底的城堡中过着田园牧歌般的生活。他聪明过人,喜爱拳击、划船、击剑和骑马等运动。学生时代,他不但是一名体育爱好者,还热爱历史,特别是对古希腊的灿烂文化饶有兴趣。他钟情艺术,喜欢绘画、擅长钢琴,拥有超凡的艺术家气质,难以忍受那些陈旧的学校规章。19世纪的中晚期,正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热烈传播的时候,加上普法战争使法国蒙受的极大耻辱,激进的自由民主思想弥漫法国。顾拜旦深受影响,拥有强烈的爱国热情,慢慢开始注重教育与体育对人们的影响。

学生时代,顾拜旦就已经开始从事社会活动。他特意奔赴意大利、德国、奥地利、瑞士和英国等国,研究教育。他对英国托马斯·阿诺德实行的体育教育尤其感兴趣。托马斯·阿诺德是欧洲第一个把体育列入教育课程的人,他使体育从社会走进学校,当时被推崇为“现代体育之父”。

对英国的访问给了顾拜旦新的活力,他开始将教育和体育结合在一起,并出版了《英国教育》,而后《教育制度的改革》《运动的指导原理》《英国与希腊回忆记》等相继问世。他希望能够将体育教育从学校带到更大的社会上。

大众体育的奠基人

顾拜旦渐渐有了以体育推动教育改革的想法。法国官方也注意到他,1888年,他开始担任法国学校教育、体育训练筹备委员会秘书长。他发起了第一个“全法学校体育协会”,还设立了“皮埃尔·德·顾拜旦奖”。

但是,顾拜旦主张的“充分接触大自然,进行激烈的体育竞技”主张遭遇社会逆风向。反对首先来自于家长和医生。家长担心当时“活跃”的肺结核病会因为互相接触而加大传染,还有伤风化;老师则害怕体育破坏了学校的新拿破仑式的纪律;教会更是激烈攻击,因为体育与教义教规的对立让他们如坐针毡,担心体育精神会使学生的宗教信仰瓦解,受到“异教”侵犯。

1890年,顾拜旦前往美国做调查,他再次体会到英美教育的震撼。此行,顾拜旦也发现了体育运动中无所不在的冲突:运动项目的拥戴者与反对者间的内战、不同项目运动员之间的彼此轻蔑、德国体操对瑞典体操的排斥、美国足球对英国足球的嘘唏以及商业精神对体育界的侵袭等等。一个团结的、各国都来参与的、定期的“奥林匹克运动会”非常有意义,顾拜旦如是想。他曾经谈道:“健全的民主制度,明智与和平的国际主义将渗透到未来的体育场,并将保持对荣誉和大公无私的信仰,这些将使体育运动成为促进心灵美好、社会和平同时也是肌肉发达的事业。”

1892年,顾拜旦遍访欧洲,宣传奥林匹克理想。11月25日——现代奥运历史上非常有意义的日子,顾拜旦在索邦巴黎神学院举行的第5届法国体育协会联合会年会上,首次提出“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张。

他说:“让我们派出赛艇选手、赛跑运动员和击剑手去参加比赛吧!这是未来的自由交流,当它一旦被引进成为古老欧洲风尚的时候,和平事业将获得新的有力支持。这就足以激励我现在去思考我计划的第二步;我希望你们的支持一如既往,在符合现代生活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并实现这一宏伟而有益的事业——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顾拜旦和众多有志人士共同为现代奥运会呼吁,强调着现代奥运会在保持过去体育运动的高尚和勇武的品质时,还要有广泛的国际参与。两年间,他走访欧美国家,拜访领导人及体育界领袖,都是为了让奥林匹克得到更多民族的认同,获得强大的声势。

在国际趋势的发展和顾拜旦的不断努力中,奥林匹克迎来了又一个里程碑。

奥林匹克精神的艰难跋涉

从第2届现代奥运会起,顾拜旦开始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第2届奥运会在素有“花都”之誉的巴黎举行,作为顾拜旦的故乡,这里却表现着法国式的冷漠。顾拜旦曾经失望地在日记中写道:“对奥运会非常冷淡的地方,这就是巴黎。”不过,这届奥运会的参赛人数、竞赛项目都有明显的突破:第一次有女子选手登台亮相;增加了足球集体项目,打破古奥运会没有集体项目的常规;更重要的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终于离开了诞生地希腊,走向国际化。

此后奥运会遭遇了各种困难,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古代奥林匹克拥有《神圣休战条约》,奥运会期间都要停战,而现代奥运却没能阻止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原定在柏林举行的1916年奥运会被迫取消。直到战争结束,中断了8年之久的奥运会才重新返航。

为了躲避战争,国际奥委会主席顾拜旦在几位瑞士好友的帮助下,将国际奥委会总部和文献档案中心搬到了中立国瑞士的名城洛桑。从那时候起,洛桑作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首都的位置再也没有被改变过。

第5届奥运会也遭遇了尴尬。美国举办的这届奥运会公开宣扬种族歧视,比赛一开始禁止有色人种,特别是黑人参加,后来又宣称“低等民族”不可能战胜白人,并设置了人为阻挠和蓄谋暗算。更为恶劣的是,组委会搞了一个“人类学日”,让运动员扮演非洲矮人、日本虾夷人、菲律宾莫洛人、美国印第安人,进行爬杆、打泥巴仗等类“比赛”,引起有正义感人们的强烈不满。它不仅是圣路易斯留在奥运会史上难以洗去的污点,而且更严重的是,它违反了奥林匹克精神。顾拜旦得知这一讯息后,愤怒地斥责说,搞所谓“人类学日”,是我们大家的耻辱,在今后的奥运会中绝不允许有类似情况发生。

幸好,顾拜旦和众多奥运人士守护着奥运精神。在第4届奥运会上提出著名的“重要的不是取胜,而是参与”得到了广泛传播,成为现代奥林匹克的精神圭臬。奥林匹克经历重重磨难,始终坚守不渝。

“更快、更高、更强”

顾拜旦曾经写过一篇《体育颂》:“啊,体育,天神的欢娱,生命的动力。你猝然降临在灰蒙蒙的林间空地,让受难者激动不已。你是容光焕发的使者,向暮年人微笑致意。你像高山之巅出现的晨曦,照亮了昏暗的大地……”奥林匹克的理想充溢其中。不仅如此,1913年,顾拜旦还为国际奥委会设计了会徽、会旗。会旗图案白底、无边,上面有蓝、黄、黑、绿、红5个环环相扣的彩色圆环,她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聚。此外,他还倡议燃放奥林匹克火焰、设立奥林匹克杯等。在确定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的问题上,顾拜旦最初觉得应以“团结、友好、和平”的口号来指导比赛。后来,他的朋友迪东修士提出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顾拜旦颇为赞赏,认为它体现了人类永远向上、不断进取的伟大精神。它成为进入《奥林匹克宪章》的唯一格言。

1919年4月,顾拜旦参加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纪念会,谈到奥林匹克精神时,他说:“奥林匹克精神为逐渐变得镇静和自信的青年所崇尚。随着昔日古代文明力量的逐渐衰退,镇静和自信成为古代文明更宝贵的支撑;它们也将成为即将在暴风雨中诞生的未来新生文明的支撑……我们再回头来看刚才提到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以及把奥林匹克精神同纯粹的竞技精神区别开来的特性,奥林匹克精神包括但又超越了竞技精神。”这也是那句口号的意义吧。

伟人溘然向尘埃

顾拜旦晚年生活在拮据的阴影之中。身为世袭贵族,皮埃尔始终不曾在世俗的机构部门供职、领取薪俸。他为奥林匹克事业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并未得到政府的财政支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的经济状况陷入困境,他继承所得的50万金法郎家产一半用在了奥运事业上,另一半财产作为债券在战争结束时的“一个悲惨的早上”瞬息间化为乌有,于是他不得不在1918年卖掉他所继承的巴黎住宅,和夫人、孩子移居瑞士洛桑。

1934年,顾拜旦搬到了美丽的日内瓦,在那里度过了生命最后的3年。根据他的遗愿,他的骨灰和心脏于1938年安葬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奥林匹亚的山下,他那不断追求和博爱的心安祥地休眠在毕生所尽力的“神地”。此后,历届奥运会在希腊点燃圣火后,持火炬者都首先绕顾拜旦心脏的墓碑一圈,以表示对这位伟大的奥林匹克先驱者的无限崇敬。

顾拜旦身后留下了30多卷著作,及不计其数的报刊文章、演讲稿,更留下了一个伟大的事业,如同那五个环,伴随着世界追求永恒的理想。(据新浪体育)

■ 李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