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公益资讯 > 社会组织的GDP去哪了?
社会组织的GDP去哪了?

2014-08-27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日前,民政部公布了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数据。数据显示,全国社会组织的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仅为0.22%。对此,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指出,2013年社会组织的经济比重在整个GDP中仅占0.1%,这与该行业的其他一些数据严重失衡。“社会组织的GDP去哪儿了?”徐永光提出疑问。那么,社会组织创造GDP吗?地方有相关GDP统计吗?

社会组织产生GDP但无统计

据南昌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局负责人熊健平介绍,目前南昌共有近1800家登记在册的社会组织,主要涵盖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等范畴。“我是第一次听到‘社会组织的GDP’这个概念,目前市民政局并未有相关的统计。”熊健平认为,在社会组织范围内,社团本身不进行生产和经营,基金会的作用在于花钱,谈不上GDP的概念。真正产生GDP的,主要还是包括民办教育、医疗机构在内的民办非企业单位。“这块数量很多,显然也产生一定的GDP,但我们从未统计过。”

至于社会组织中的公益慈善类组织,熊健平坦言,目前南昌市甚至江西全省的公益组织主要依靠政府的公益创投项目运作。“这一块的资金非常少,市本级才50万元,全省才1000万元。”

而江西资深公益人彭海惠则另有看法。“志愿者参与公益活动,其有一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以公益组织去社区开展助老服务为例,按照市场价格,在南昌请一个保姆工作一天大约为100元左右,而志愿者去老人家中做一天的服务,就相当于产生了100元钱请保姆的最终价值。”彭海惠等公益人认为,公益类组织通过提供社会服务,其实是可以折算成一定的GDP的。

21日,记者就此问题咨询了南昌市统计局国民核算处张处长,她表示,GDP是一个广义的范畴,“例如志愿活动、基金会项目等,其实都在产生GDP,只是现阶段不会去统计得那么细。”

无部门统筹

经由以上介绍可知,其实各类社会组织都在产生GDP,那么,社会组织的GDP到哪儿去了?

据了解,不同于农业、工业等产业,社会组织涵盖了社会多个行业,其主管部门也各不相同。熊健平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对社会组织实行双重主管制度,即登记主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前者是民政部门,后者则多种多样,如卫生类的社会组织属于卫生系统,教育类的社会组织则属于教育系统。”

社会组织所涉部门繁琐、宽泛,也意味着该项统计覆盖范围之广、所需数据之复杂。记者了解到,一些基金会拿到捐款后建了学校、医院等设施,最后统计的却是政府GDP、教育GDP、卫生GDP等,而民办教育、卫生等民办非企业单位,其产生的GDP也无疑归了各自的对口部门。如果要统一从社会组织层面来统计该行业的GDP,很难说会不会造成重复统计。“这无疑需要将所有的部门统筹起来。”相关人士表示。

“在当前对于薪资、人员编制等一些关系到社会组织生存的问题,在统筹各部门会商时尚且很难得到协调的情况下,谈社会组织GDP,为时尚早。”熊健平如此表示。

无统计制度

另一方面,记者从南昌市统计局了解到,目前该市也没有针对社会组织GDP的相关统计制度。也就是说,即便社会组织确实在创造社会财富,现有条件下也无从统计。

南昌市统计局办公室刘主任告诉记者,市本级的GDP统计,需要国家统计局下发相关制度,而社会组织GDP这方面的统计制度,目前还没有。“GDP统计是一种核算,需要大量的资料。目前我们比较熟悉顺畅的统计如工业、农业、贸易等,大多是有形的、成熟的,且有企业主动申报,但这方面也是不完全的,而服务业近年来才刚刚开始统计。像公益团体提供的志愿服务等内容,目前进行统计还做不到。”

刘主任还介绍说:“我们统计的是最终产生的GDP,而非环节上的统计。以基金会为例,如果其投资了企业,企业有固定资产投资,增进经济并反馈了数据,我们统计的是企业对经济的增加值这部分,而非基金会投资企业这个过程。”

至于产生GDP的渠道,刘主任指出,按理说也能统计,但是现在缺制度也缺人手,需要国家自上而下地推行。

(据《信息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