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30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新疆青年组织促进会有一份公益组织的花名册,记录有各个公益组织的信息。该会副秘书长刘李云告诉记者,花名册上登记了150余家公益组织,目前,他们已和上面的20多家公益组织“失联”,“我们会定期对公益组织做回访,但这20多家电话打过去不是号码换人了,就是长期关机,平时也听不到他们搞活动的消息,我们也不知道这些团队发展的情况。”
记者统计发现,这些失联的公益组织成立年限多为3年左右,最长不超过5年,其主要服务领域是助学、助贫等。有的公益组织还保留着用于联络的QQ群,但基本上没人说话,有的则已消失。
缺人:“老大”走了人心散了
小陈是一家民间公益组织的管理者之一,他所在的公益组织多通过QQ群联系、组织活动,帮扶对象以老人和贫困学生为主,平时组织活动较多的是去养老院看望老人,或为贫困生送文具,群里约有100多名志愿者,从2013年开始团队再也没组织过公益活动,原因是团队主管调往外地工作。
“群主要调往江西工作两年,临走前,他将这个公益群托付给其他管理者,但自从他离开,群里组织活动就变得非常困难。”小陈说,由于交接工作有些仓促,新上任的管理员基本上没组织过活动,部分志愿者对于新上任的“领导”也不“服气”。
“去年5月,群里发起一个看望残疾人的活动,报名的志愿者寥寥无几,原本需要20名志愿者,后来只有6人报名参加,最后不得不取消活动。管理者逐渐没有信心再组织活动。”小陈说,究其原因,是他们团队没有培养可以接替的管理者,团队失去主心骨后,变得死气沉沉。
同样的情况乌市雷锋车队也遇到过,车队的队长尤佩纪在一次公益活动中,不慎将以前的手术刀口拉伤,不得不再次住院治疗,在他住院期间,车队活动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7月21日,尤佩纪康复出院上班,车队才恢复以前的活力。
“这次经历让我觉得,寻找合适的管理继任者很重要。”尤佩纪说,他已在雷锋车队挑选出两位师傅进行培养,“为了车队的长远考虑,培养管理者很重要。”
目前,大部分公益组织仍处于“人治”阶段,筹款及运作过于依赖个人,在组织建设、管理模式、能力建设方面的经验都十分欠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严重的人员流失。
缺钱:提钱伤感情
据了解,乌鲁木齐大部分公益组织在组织活动时,产生的费用由志愿者平摊。在“钱”的问题上,一些人认为公益组织可以找企业拉赞助,可一些相对较小的活动,公益组织是很难拉到赞助的。
志愿者“小幸福”说,他们团队组织的公益活动不大,每次大约需要800至1000元的活动资金,平摊到每位志愿者身上。
“去年冬天有一次,团队打算搞一个慰问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活动,希望大家每人凑100元,为孩子捐赠围巾手套之类的东西。活动方案公布后,几名志愿者表示不愿再参加类似活动,他们觉得自己既出力又掏钱做公益很不‘划算’,由于大家意见不统一,后来团队不再组织活动了。”“小幸福”说。
一些公益人士坦言,经费问题是相当数量公益团队停滞的主要原因。
缺时间:非专职难坚持
记者拨打了一个“失联”公益团队负责人的电话,提示是空号。随后,记者又拨打了另一个电话,电话接通后,对方表示该手机号已转为办公电话,不再用于私人,公益团队工作目前处于停滞状态。这名负责人说:“我们团队里的志愿者多是公司内部员工,现在公司工作特别繁忙,只能将公益活动停下,未来会不会继续做,还要看大家的时间。”
刘先生所在的公益团队以前经常组织志愿者参加各种活动,近两个月,他们原本活跃的团队变得有些“低调”。“最近这段时间,部分志愿者工作任务繁重,原本我们经常组织各种公益活动,现在也因招募不到人员而作罢。我曾在群里公布过几个活动,很多志愿者回复说要加班、有事等,不过我们只是暂时休整,等大家有空时我们还会恢复以前的状态。”
观察失联的公益组织名单可以看出,其中不乏曾经小有名气的团队。
一位对乌鲁木齐公益组织有长期观察的人士认为,失联背后原因复杂。她说:“究其根本,我认为有两方面。一是有的组织成立时没有长远规划,只是凭借当时的一腔热血拉起了大旗。当组织运转一段时间后,逐渐遭遇各种困难,当初的热情消退,退缩了,放弃了。二是当初发起成立公益组织时,发起人的目的并不单纯。如想在做公益的同时追求个人的名利,或是为了企业一时的宣传之需。当目的达到后,发起人已经失去了做公益的动力。”
有些公益组织提出,之所以发展不下去,与政府的扶持太少有关。对此该人士认为,现在政府给予公益组织的帮扶形式多样。公益组织不能等靠要,应积极寻找政府扶持。
“也有很多公益组织发展得很好。那些发展得好的组织,关键都在人,在组织内部有一群甘为公益奉献的人。”
(据亚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