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3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张明敏
一身篮球运动装、招牌式笑容、极具特色的嗓音以及与任何人站在一起都能立即产生的“最萌身高差”,这样的描述会让大家不由自主地说出同一个人——对,他就是姚明。从18岁入选中国男篮国家队,到4年后加盟休斯顿火箭队开启9年NBA生涯,篮球场上的追求无疑是姚明在青年时的唯一目标。
把青春留在美国,把荣誉洒向中国。2011年7月20日,31岁的姚明在上海宣布退役,并宣布选择公益慈善作为今后人生的主要发展方向。在场上,姚明勇于拼抢,创造了连续7个赛季入选NBA全明星赛首发阵容的惊人纪录;在场下,姚明乐善好施,积极为公益献身。从2007年参加“姚明纳什慈善篮球赛”开始,到随后成立姚明慈善基金会和“姚基金”,运作招牌项目“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并为各项公益倡议代言,姚明手中的这张姚式慈善名片愈显厚重。
2014年7月15日晚9时,在参加完当天“2014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的准备工作后,姚明准时出现在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大酒店五层的会议室内。有着在大洋彼岸生活近十年经历,姚明与《公益时报》记者畅谈起了他所认识的美国式慈善,他说:“亲身参与慈善远比单纯捐钱要快乐得多。”
《公益时报》:9年的NBA生涯战绩颇丰,回国后又成为上海男篮老板并在交大求学,同时还为公益慈善不停奔走。这一切让很多人视你为榜样,你是怎样看待成功的?
姚明:我觉得有些时候我们把成功目标定得太高了,总希望能做到全国知名,这样淘汰率当然会非常高,目标也变得遥不可及。我觉得不如将目标设想得低一些,慢慢来,顺其自然会更好,更多潜力会在成长的过程中被发掘出来。
我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我报的所有的兴趣小组都与科学有关,跟篮球没多大关系。后来在成长过程中才逐渐培养出篮球兴趣,走上运动员这条道路。
《公益时报》:你在美国的这些年来观察到他们的慈善是怎样的?
姚明:美国的慈善更多是以宗教为出发点,不管是基督教、天主教都认为,人天生就要回报社会,我特别赞同这种观点。
我感觉美国慈善是一种多细胞化的产业,而国内的更多是单细胞的。别看盖茨和巴菲特所倡导的“裸捐”在全世界都很出名,但这并不是美国慈善的全部,数量庞大的社区基金会才是美国慈善界的根基。一家社区基金会的服务辐射范围可能不超过200平方米,但这200平方米内的人一定能够享受到基金会最好的服务。
美国社区人人公益的观念很发达。社区居民会凭借各自力量为社区服务,形式、内容多种多样。比如,社区居民会每人拿出一笔钱,筹足一定数量后,为社区的孩子们设立一个奖学金。哪怕这笔钱只够扶持一个孩子,他们也很乐意。
《公益时报》:与很多运动员响应公益倡议的方式不同,你选择在美国成立自己的基金会和在国内成立姚基金来做公益,理由是什么?
姚明:这还要从2007年的“姚明纳什慈善篮球赛”说起。当时,NBA球星纳什的一个中国朋友告诉他,在中国,有一些偏远山区的孩子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希望他能够利用自身影响力来帮助募集善款,资助孩子。由于都在NBA,我又是中国人,纳什邀请我一起来做这件事情。
当时并没有很长远的想法,只是考虑一次性捐建一所学校,就在北京举办这场慈善赛来募集建校的资金,那一场比赛我们共募到了1400万元人民币的善款。但这场比赛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发,就是当你亲身参与其中的时候,远远比自己单纯捐赠一笔钱要感触深得多。
如何能长期参与其中,让公益不仅是一次性的行为,当时我就想到要成立一个自己的基金。成立基金或基金会,让我觉得可以更主动、更有规划地通过自己的想法去改变这个社会。
但当时正值2008北京奥运会前夕,没有空余时间,我打算把成立基金的事再放一放。但就在这一年汶川发生地震,我当时身在美国,就拿出了200万美元,按照美国法律成立了姚明慈善基金会,用于帮助汶川重建。我随后回国,才重新开启了国内基金的成立计划,经过与国内多家慈善组织接触,最终选择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携手,利用2007年慈善赛所募到的善款,在它旗下设立专项公募基金,就是现在的“姚基金”。现在,美国的基金会和国内的“姚基金”都是由我的团队在管理。
《公益时报》:你对于姚基金今后的发展作何打算?
姚明:我觉得首先要将“姚基金”的质量做起来,建立一套标准,形成有效的质量监控,找到一个有效的、能够复制的可持续模式。之前团队也讨论过社会企业的话题,社会企业产生的所有利润都将投入到基金未来的发展中去,“姚基金”暂时还没有准备好。
《公益时报》:在之前的媒体采访中,你曾批评国内“超过40人的象棋比赛都需要报批”,那么你又如何看待在公益路上遇到的条条框框?
姚明:目前,国家在公益领域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太健全,个人的慈善公益在成长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烦恼,“姚基金”同样是如此。比如说,“姚基金”每年举办的慈善篮球赛就遇到很多质疑的声音。慈善应该怎样界定?这里面的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就很大,我们已经遭遇无数次了。即便我们的募款数额在青基会旗下能够完全公开,也仍然难以打消一些人的疑虑。
我们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够简政放权,对于慈善基金的运作和活动能出台一些明确的责任权限和管理方法,能做和不能做的事情一目了然。这样,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会更轻松、更明确。
《公益时报》:在“姚基金”开展的公益项目中往往招募了大量的志愿者,你怎样看待志愿者的作用?
姚明:公益更重要的是一种体验,而志愿者则是这种体验中最好的表现形式。与捐助金钱不同,志愿者捐助的更多是时间,当捐出时间做公益的时候,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因为每一个人的时间是一样的。而也只有当捐出时间参与到公益活动中,你才可能看到一些真实情况,并感受深刻,这样你能够了解到什么地方可以做得更好。我并不是排斥资金和物资的捐赠,只是强调亲身参与公益过程的重要性。
《公益时报》:2014年“两会”期间,你作为政协委员提出“让体育回归教育”的观点,而姚基金创立的“篮球季”项目也正为全国希望小学孩子们改善体育教育,你是想通过公益来影响政策吗?
姚明:据我们了解,乡村孩子放学后更多地处于闲散状态,不像城里孩子在放学后有课余作业和兴趣班。我们希望让篮球运动丰富乡村孩子们的课余生活,通过比赛让孩子们学会如何在场上竞争以及和队友合作,培养团队意识。这样,孩子们能够学会直面生活中的困难,懂得在困难时候如何与别人交流去赢得帮助。
我们并不是通过“篮球季”来选拔篮球苗子。在他们这个年龄不必看重参与者的技能塑造,更多的是希望培养孩子们的篮球兴趣,让运动成为孩子们的快乐。
当然,我们也希望通过“篮球季”在全国的开展去帮助一些地方实现政策破冰,以篮球运动作为切入点,让体育回归教育,推进素质教育。
《公益时报》:你如今在商界、政界、学界和慈善界拥有的头衔很多,你怎样平衡众多头衔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跨界合作?
姚明:这就是被动响应公益号召和主动做基金会的区别。现代社会强调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但这并不妨碍跨界,跨界合作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特殊奥运会、野生动物救助协会内,我都不是专家,但我认同这些机构的项目,就尽自己的能力参与和帮助他们,这些头衔大多来源于此。但在“篮球季”项目上,因为自己原本就是篮球运动员,所以还是有很大发言权的,当然我们也需要不停地进步。
如果有政府、企业或民间各界找到“姚基金”,我觉得这是双赢的机会,特别是对于公益项目的管理经验和执行经验,我们需要在这方面进行思想碰撞,产生一些新的想法,把公益做得更好。
公益时报记者 张明敏
人物档案
1998年,18岁的姚明入选中国男篮国家队,4年后通过选秀加盟NBA休斯顿火箭队,并于2003年至2009年连续7个赛季入选NBA西部全明星赛阵容。2011年7月20日,姚明宣布退役,前往上海交通大学求学,并宣布将大部分时间用于从事“慈善和公益”。自成名以来,姚明以其积极向上的形象,被邀请代言各类公益项目。而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姚明及其团队更相继在美国和中国成立了姚明慈善基金会和隶属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姚基金”,以专业的手法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