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公益资讯 > 暑假防溺水警钟再敲响 壹基金儿童平安计划呼吁建立儿童风险感知
暑假防溺水警钟再敲响 壹基金儿童平安计划呼吁建立儿童风险感知

2020-06-23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皮磊

暑假来临,天气炎热,加之汛期降雨强度加大,溺水事件进入高发期。6月21日,重庆市潼南区发生8名小学生溺亡事件,再次敲响了防溺水的警钟。没有安全意识,缺乏安全知识,不仅是上述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更是许多地方中小学生面临的现状
 
建立儿童风险感知
 
初步调查显示,8名小学生是周末放假自发相约到河滩处玩耍,期间有1名学生不慎失足落水,旁边7名学生前去施救,造成施救学生一并落水。8名小学生在没有成年人陪同的情况下到江边玩耍,明显缺乏安全意识。同时,这群小学生也缺乏自救互救方面的常识。1名小学生不幸落水后,同行的小学生本应尽可能地呼救、报警寻找成年人帮忙。
 
据国家卫健委和公安部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有近5万名0到14岁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其中因溺水身亡的儿童高达2万名,每次溺水死亡都有悲痛的家庭,而溺水死亡一人的事件每年都反复出现。
 
安全教育不是小事,更不是简单的事。有效的安全教育,最终要增强儿童的风险感知能力,增强儿童在面对灾害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让他们有更好的风险应对能力。据介绍,壹基金儿童平安计划每年约在500个学校开展安全教育课,其中溺水的课程分为:认识溺水的特点和危害、溺水的预防与应对两大板块,从容易发生溺水的地方、容易导致溺水的行为、预防溺水的三个方法、自己落水怎么办、他人落水怎么办入手,通过图片、视频、动画以及案例,让学生在情景化的模拟环境中训练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
 
加强家校沟通
 
2020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已发布三次有关严防溺水事故发生的预警,提醒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强化防溺水工作,确保学生生命安全。近年来,我国的安全教育已经从无到有向从有到好的过渡,预防溺水六个不的宣传在学校里无处不在: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然而,每年儿童溺水伤亡事件仍然层出不穷。教育手段一定要和其他的手段配合才更有效。安全不仅是学生们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也是家长、教师和社会整体一起努力的责任:
 
首先,要教会孩子游泳。除此之外:靠近水域穿戴救生衣;附近有救生员、要有密切和持续的关注;选择有足够安全屏障的水域场所活动。实际情况中孩子到水域旁边玩耍时往往想不到带救生衣,这时候要训练孩子的风险意识,即便带些矿泉水瓶,绳子等常见并且容易携带的物品,可以制作成简易的应急救生衣。
 
其次,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提倡未成年人营救溺水者。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时,要学会向大人求救或报警或者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找身边可以帮助漂浮的物品: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切勿下水救援。
 
最后,对儿童的陪伴与看护很重要。溺水一旦发生,只有4分钟的救援黄金时间。如果身边有大人看护,,一旦发生意外,能及时获得帮助的可能性就要高出很多。家长或看护人,决不能将儿童单独留在开放的水域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