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技向善”到从善如流
2020-04-11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李犁
与国际跨国公司一样,本土企业不管是否登陆国际资本市场,都在努力打造“公益品牌”,不但要保有自身特色,又要融入国际潮流;既要防范孤芳自赏,又要直面冷嘲热讽。古话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体肤,怎一个“易”字了得,路还长。
科技向善
近几年“企业的社会责任”成为坊间的“热词”之一。企业不仅要向股东负责,也向员工负责,向所在社区负责,此情此景一时成为“国际时尚”,也成为许多国际大牌名牌公司的座右铭。许多学者、证券投资分析师也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作为“公司治理”考核的观测指标。一些国际非政府组织,甚至半官方国际组织例如OECD(经合发组织)也都出台了一些企业社会责任(CSR)的指标体系,经过媒体的广泛传播产生了较之半个世纪前更大的影响力。
《雅各宾》杂志封面
跻身于国际知名互联网企业的腾讯公司是国内最早提出“益公司”概念的企业,在不同的场合阐述并践行着自己的公益理念,其中“科技向善”是腾讯的核心公益理论之一,成为高科技、媒体和通讯企业形成公益思想的“高度指标和标志灯”。众所周知,灯塔一定是因为迷雾和黑暗而建,迷雾和黑暗是大航海时代以前就有的客观存在,有关的故事就发生在上个月:今年3月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辞去微软董事长和伯克希尔哈撒韦董事的职务,自称将全身心投入慈善事业,并同时宣布通过其早前建立的“梅琳达和盖茨基金会”向新冠病毒的防控和科研相关项目再追加投入一亿美元,这无疑是对“科技向善”的最新注解和最新见证;但是部分美国人对此并不买账,4月5日知名评论家罗博拉森(RobLarson)在总统候选人桑德斯派别的知名杂志《雅各宾》上发表署名文章,指称“比尔盖茨的慈善捐赠是一场骗局”。因此,企业如何捐赠,如何从事公益活动,成为近年企业家关注的专业话题。
从善入流
二十年前国内第一本专业著作《散财之道》就已经对此话题展开专业讨论。事实上不但慈善是个专业,而且公益基金会也是仍在探索的专业领域,是个典型的制度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边缘创新的实验场,非有胆有识者莫属;此次对抗新冠病毒,不管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佛系”的发心,还是欧美发达国家的“硬核系”,不管是政府、社会,还是个人,都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分析或专业或玄虚的方法论,归根结底都是看重个中的效率和效果。结果导向必然要求企业也好,基金会也罢,必须结合发心和硬核,腾讯的经验恐怕就是结合了两者;腾讯的捐赠在国内整体上达到了15亿人民币的规模(1月底、2月初两期战役基金用于紧急援助,随后做了资金追加,总规模15亿人民币);而后腾讯宣布成立海外战役基金一亿美元,当然是在国内上半场告一段落之后,开启海外下半场,并已有770万件物资落地15国;此番目的不必宏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质逻辑就是:如果不将战线延伸至海外,恐怕国内的成果也难以守护,与其困守,不如出击。
意大利伦巴第大区医院方面的感谢信
如此,腾讯就成了打满两个半场的“种子选手”,截至目前,腾讯不仅出击欧亚重灾区,而且也要出击“即将沦陷”的北美地区;不仅直面外国政府,还要直面非政府机构,挑战当然是巨大的,不仅要求腾讯作为种子选手的“全垒打”的素质,而且更要具备隐忍和抗压的心理素质,其实最关键的是抱定“发心于善,无怨无悔”的定力,在目标明确、手段硬核,必须再加上一条就是信息透明,公开审计,以及接受社会监督,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恶意中伤,古话说: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体肤;好在马化腾先生为首的团队是程序员出身,战略定力和周密计划之后,落地执行力应该有把握,战役下半场此一亿美元不同于彼一亿美元,战场上见。
备注:作者表示,以上引用数据经过反复核实,例如:腾讯的捐赠数据经过与腾讯公益基金会等部门核对,国外杂志的文章及其数据、国外慈善基金会的数据及相关国际组织的数据为所属官网的公开信息等等,本人表示对数据的真实性不承担责任,如需引用请再度与发布单位核实,并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