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的“项目经理”:1700志愿者与92万孩子的成长记
2018-09-07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张明敏
告别晚餐上,马瑞兵再也没忍住,和队员们抱头痛哭。
12个比马瑞兵最多小八九岁的孩子们,来自四川内江东兴区高桥小学,他们带着梦想来到市级比赛,目标就是战胜另外八只球队,以全市第一名也是唯一的机会,拿到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全国联赛的资格。
最终他们得了第二名,无缘全国赛。当晚直到深夜两点,还有队员给马瑞兵打电话:“老师,你能留下来继续带着我们打篮球吗?”
这让马瑞兵很纠结。按照姚基金志愿者的规划,支教周期是2个月,未能进入全国赛意味着马瑞兵支教自然结束,之后将回到内江师范学院继续完成学业。
与马瑞兵相比,徐聪聪却很幸运。
同样作为姚基金的志愿者,三年前,徐聪聪带领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乐土小学的孩子们从零开始,从县级比赛,到市级,再到省级,一路过关斩将,打到全国赛,成为佼佼者。
他本人荣获“姚基金优秀志愿者”荣誉,还成为了当年“姚基金慈善赛”的小球员的主教练。2016年,徐聪聪还主演了姚基金的微电影《星空下的篮架》。
2016年,徐聪聪被聘请为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安徽赛区志愿者督导,为当年支教的志愿者等提供指导和帮助,督导制度也是安徽赛区的一次创新性尝试,至今也一直持续着。
像马瑞兵和徐聪聪一样,姚基金志愿者累积规模已达1789人(次),他们通过支教已经让超过922500多名乡村小学生受益于体育课和篮球训练,平均每一位志愿者为超过500名孩子们上正规的体育课。
家喻户晓的志愿者是姚明。作为姚基金创始人,2015年他在四川广安区白市二校,度过了两周“白天上课,晚上写教案,周末家访”的支教生活,其中的故事被收录在了《筑梦者姚明2:光芒》的纪录片中。
自从2012年以来,每年四五月份,数百名来自不同地区的志愿者奔赴最贫穷的乡村小学,他们至少跟学生们吃住一起生活两个月,如果最终带领球队进入全国赛,这个支教周期会自动延长到3个月。
“姚基金志愿者具有鲜明的特色,我们采用“萝卜填坑”定制式(即一个志愿者匹配一所学校)的选派模式,他们都是一个人教全校的体育课,规模大的学校有1000多学生。”姚基金秘书长叶大伟表示,与普通志愿者相比,姚基金志愿者更具有专业性、针对性和可持续性。
01
乡村小学的“项目经理”
要成为姚基金支教志愿者,并非易事。据叶大伟介绍,2012年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启动以来,姚基金已跟全国13所师范院校合作,每年约有500多名志愿者,在体育运动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中选拔、培训支教志愿者,通常在接受两周的篮球专业教学培训后,才能最终被分配到全国不同地区的乡村小学。
谢绍强作为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2017届体育专业毕业生,从小喜欢姚明,爱上打篮球,在大二时经过层层选拔成为了姚基金志愿者。
“教体育课可比上体育课难多了。”回想自己第一次以志愿者身份上课,当时紧张到说话都有些发抖。
今年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广西赛区总决赛,已经工作的谢绍强顶着公司领导和同事的压力,依然请假成为了省赛的组织志愿者。
乡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山区,学校篮球硬件设施缺乏,学校没有专职体育老师,这些志愿者不仅是单纯地教篮球课,还要跟校长、老师、家长,甚至当地团委等各部门打交道,协调排课和训练时间,各地学校的巨大差异要求志愿者必须面对并解决支教中的任何问题。
来自西安体院齐佳霖除了给孩子们上篮球课,还主动寻求外部资源支持。2016年,齐佳霖再次参与支教活动。他加入了由姚明发起的姚基金《微梦想助力行动》,用了4天的时间,为此次支教对象——渭南市富平县齐村镇三星希望小学,筹集到17000余元善款,为学校更换150套桌椅。在两次支教期间,他多次往返学校和西安,到当地相关部门寻求各种支持。
除了日常篮球教学,志愿者们还要组建篮球队,制定训练计划,带领球队参加各类比赛,幸运的话,他们要带领队伍打从县级比赛到市级,再到省级比赛甚至全国比赛,整个过程不能有任何闪失。
“每一名志愿者都是项目经理。”在叶大伟看来,姚基金的志愿者标准都比普通志愿者要高很多,要求甚至苛刻,“他们不仅仅是课堂上教知识,更要在操场上教孩子们技能,过程中还要培养孩子们的品格,包括规则意识、团队协作,甚至生活方式等”。
02
志愿者与乡村孩子:相互改变,携手成长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马瑞兵的家乡四川青川县来了一批志愿者。当时正在读六年级的马瑞兵,在板房中补习了2个月。大学生志愿者们为马瑞兵和同学们的课堂带来了趣味游戏,吉他、二胡等之前从没见过的东西,“很多形式从没见过,很新奇,吸引着我们特别想上他们的课,感觉每节课时间过得特别快。”
7年后的2015年,在四川内江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读书的马瑞兵,迎来了一个机会。看到姚基金招募篮球支教志愿者,马瑞兵立即报了名。辗转一天,马瑞兵来到内江市高桥小学,担任18个孩子的篮球教练。
第一次给孩子们上课,就让马瑞兵很头疼:孩子们把书包随便一扔,乱作一团;两人之间吵架不断,不请假就随意外出,内向不愿交流……
后来,马瑞兵开始让孩子们发生一点点改变。2个月后的球队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不仅篮球技能有了大幅度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更强了;比赛即使输了球,孩子们也能礼貌地同对手握手拥抱……
支教对马瑞兵本身的影响和改变是多方面的,包括实际教学能力大大提升,学会如何专业知识变成实际操作能力,与同学们的沟通交流更顺畅等等。
姚基金绝大多数志愿者都是95后,作为独生子女的一员,徐聪聪从小就被父母宠着,过着舒适的生活。如今独自一人去贫困地区的小学校,一待就是两三个月,这对徐聪聪来说是个大挑战,“你不仅仅是给孩子们上课,还要跟校长、老师和家长等打交道,甚至处理好跟他们的关系更重要。”
让徐聪聪、马瑞兵这些志愿者欣慰的是,短短两个月,孩子们的变化远超他们的预期:原来的小胖墩变瘦了,弱小的身材变结实了;原来羞涩不愿意多说话,现在开朗起来;原来学习成绩差的也变好了,待人接物更有礼貌了,团队协作不再是空话……
这正是姚基金初心。叶大伟表示,姚基金的使命是“让每个孩子都能乐享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以体育人”的核心价值。
2012年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第一年,姚明通过视频向孩子们表示:希望通过篮球这样一个运动方式,找到自己身边的好朋友,互相之间建立默契,建立团队精神,也为将来自己的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毕业后踏入职场,绝大多数志愿者很难再有大段时间和机会去做篮球支教,但两个月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经历,对他们的改变是巨大的。
“我得到过志愿者的帮助,所以我也要成为一个志愿者。”马瑞兵希望自己毕业后能继续做志愿者。
03
志愿者的“基因”
正如马瑞兵、徐聪聪、谢绍强们所经历的那样,志愿者能否做好公益尤其是专业性要求很高的项目时,除了技术和专业本身,背后的“基因”才是最底层最根本的因素。
叶大伟对所有志愿者的提醒和建议是,作为一个专业志愿者,要真正了解和理解你所服务的对象。所谓“了解”,就是你要知道基本校情、孩子们的状态、基本教学情况等等,而“理解”就要有一颗同理心,“你认为篮球对孩子们很重要,但学校校长、老师和家长不一定能够理解,甚至反对孩子们把时间花在体育课上,这对很多志愿者都是一个挑战。”
“志愿精神背后往往都有着文化理念、共同价值观、甚至宗教信仰来支撑的。”叶大伟认为,与国外相比,在具体志愿者服务的公益项目上,国内志愿服务的差距还表现在项目组织不够精细化、产品化不足、模块化不强,导致整个公益项目的志愿服务体系不完善和精准。
2017年8月,国务院出台《志愿服务条例》,对志愿者个人、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活动、促进措施及法律责任等进行了系统规范和界定。
在叶大伟看来,要成为一个合格甚至优秀的志愿者,首先要有一个利他的思维,奉献是核心理念,只有先利他才能利己;其次在行动上不要好高骛远,先做好身边细小的志愿服务,在具备专业能力的前提下共享更大价值。
姚基金的繁忙工作让叶大伟并没有太多闲暇时间,尤其是在篮球季期间长时间频繁地在各地出差,但只要有时间叶大伟也会主动参与一些其他志愿服务工作。
直到现在,姚明还经常跟叶大伟念叨:什么时候,我们再去支教一次?
又是一年99公益日,今年姚基金的主题是“为助攻者助攻”。作为篮球季的实际执行人,志愿者是孩子们“梦想赛场”上默默付出的助攻者,他们用无私制造机会,用付出撑起梦想!和志愿者一起助力姚基金“乡村孩子的篮球梦”项目,你的每一次分享和捐助,都是对乡村孩子篮球梦想的一次“助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