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建茅盾青少年文学院 学而思大语文助贫困孩子圆文学梦
2018-04-10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皮磊
4月10日,学而思大语文联合中华文学基金会宣布共建“茅盾青少年文学院”,并在活动期间举办一系列面向青少年的公益作家讲座,同时在暑期邀请全国孩子共赴茅盾故乡探访与创作,为山区贫困学生提供圆梦机会,帮助孩子搭建进行语文素养实践的平台。
桐乡市合作交流办副主任倪玉强、中华文学基金会秘书长李小慧与学而思大语文负责人李林、学而思总校校长杨付光(从左至右)共同为茅盾青少年文学院揭牌
继学而思大语文在上个月完成大语文产品体系的全面升级发布后,共建“茅盾青少年文学院“则是将大语文课堂进一步拓展外延,旨在发掘优秀青少年文学作品,帮助青少年近距离向作家学习,呵护孩子们的文学梦想,也为孩子们在社会实践中奠定面向未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而思大语文公益项目落地
2017年,部编本教材在全国落地,回归语文学习的人文性、加强阅读量、增加传统文化学习成为语文学习的新方向。以此为契机,学而思大语文全新产品体系发布,期望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更好的弘扬和回归。学而思大语文联合中国作家协会下属中华文学基金会共建茅盾青少年文学院,为热爱文学的孩子们提供一个学习和创作的平台。
据了解,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主办的“育才图书室”工程于2004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启动。当年,在中华文学基金会的倡议下,季羡林、张锲、王蒙等55位著名作家学者向全国文学爱好者和社会各界发出倡议,募捐建立“育才图书室”,以使更多贫困地区孩子享受到阅读的快乐。一直以来,这项大型社会公益活动一直在以实际行动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帮助我国中西部等贫困地区的孩子改善学习条件。
著名作家袁敏、张之路、中华文学基金会秘书长李小慧、学而思大语文负责人李林、青年作家马小淘、学而思总校校长杨付光(从左至右)合影
据介绍,学而思大语文此次参与共建的茅盾青少年文学院将在中华文学基金会的指导下,带领孩子探访茅盾故乡,感受桐乡乌镇的人文气息和历史积淀,为来自全国的有文学才华和文学理想的孩子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通过创作提升文学审美。这也是学而思大语文以激发兴趣为起点,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等方面探索出的公益路径。
助力贫困孩子圆文学梦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精准扶贫”……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对扶贫工作的新论断,是对党的扶贫理论的新发展。针对这一时代需要,学而思大语文也从“送进来”和“走出去”两个层面,进行精准教育扶贫。
观众了解茅盾青少年文学院 - 2018文学公益之行
此前,学而思大语文曾携手亚马逊中国联合推出6-12岁学生中文分级阅读推荐书目,同时策划展开“二十一天悦读打卡”线上活动,旨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提高思辨能力。此外,学而思还推出“七点悦读”和“学而思大语文微电台”等公益性质的音频听书、讲解服务,满足听众利用碎片时间学习的需要,通过全方位的专业公益课程和阅读产品大力推广全民阅读。
这些优秀的课外学习产品将随着中华文学基金会和茅盾青少年文学院的脚步走向贫困地区,为所有孩子提供优质教育资源,让他们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学品质。不仅要提供学习资源,更要搭配专业的教学引导,这就是学而思希望做到的“送进来”。
而要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走出去”也不可或缺。追随文学大师的足迹,在桐乡游历访学,寻找茅盾遗迹之外,更可感受昭明太子求学于沈约的书院,体验一代大师丰子恺、严独鹤的人生,体会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民俗工艺……这些体验能够为孩子铺就文学圆梦之路,让孩子看到更加广阔的天地,走向更远的未来。
这一公益项目与学而思大语文所倡导的理念一脉相承。未来,人文游学项目还会覆盖更多角落,让孩子们可以从课堂上走进生活中的大语文,如走进西安感受十三朝古都历史和文化的深厚沉淀,去英国感受莎士比亚、狄更斯的文学创作生涯,在杜甫草堂感受优美诗句的发源地等。
践行公益推动教育均衡
随着《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我在故宫修文物》等大型文化节目的热播,凝聚历史积淀、传承经典的传统文化话题逐渐占据大众视野。而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学生们的学习早已不再局限于课本。以个体的性格、兴趣为核心,人文素养培养已成为目前教育的一大趋势。
面对这一普适性需求,学而思也在致力于用科技推动教育均衡。2008年被誉为中国的公益元年,学而思在这一年开启了自身的公益旅程:在汶川灾区援建两所希望小学,同年又在甘肃、湖北捐建两所希望小学。经历十年公益探索,学而思的公益之路走得更加扎实。
今年初,在好未来举办的2018年开年大会上,好未来创始人兼CEO张邦鑫发表了《“负责任”才有“好未来”》主题演讲,表示好未来将致力于用科技推进新时代的教育减负,并希望“学而思”成为“能力培养”和“教学品质”的代名词,承担起教育行业的担当。张邦鑫表示,学而思将用教育科技帮助学生更加科学地学习,并将进一步加大教育扶贫力度,为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真正帮助政府和社会解决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