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0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王会贤
12月10日,在中国地震局和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的支持下,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地震应急救援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的“2016灾害应急救援峰会”在浙江德清举办。来自中国地震局、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和多家基金会、全国各地救援队伍的100多名救援人参加峰会。
2016年中国经历了尼伯特台风灾害、南方和河北水灾、浙江水灾等各类大中小型灾害,中国各地应急救援组织团结协作,无论是在生命救援还是灾后服务工作都作出不错的成绩。2016年又逢《中国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和《关于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的指导意见》正式实施的第一年。此次峰会,旨在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明确方向、加强联合协作。
10日上午,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科技管理处处长申文庄做了《“十三五”地震应急救援专项规划简介》的报告。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和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产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平安产险发布了专门针对救援人员的“平安中国救援保险”。峰会将持续3天,对救援队伍建设、技术标准建设、行动体系标准、行业自律等展开广泛讨论。
灾害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40周年考察唐山时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我国灾害治理目前面临着“自然灾害形势严峻,重特大事故灾难频发、重发,减灾救灾能力建设不能完全适应新要求”等情况,此外,自然和人为致灾因子相互交叉、放大,形成恶性正反馈链,灾害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
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科技管理处处长申文庄在发言中指出,“十三五”地震应急救援专项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地震应急准备能力建设、提升国家地震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储备能力、提升地震灾情获取和应急产品产出能力、提升地震应急救援训练培训能力、提升地震应急科技支撑保障能力。部分工作已经开展。
在国家地震应急救援专业装备建设方面,将在四川、甘肃、河北地区建设能满足1000名救援队员和500名应急队员开展现场工作的专业装备物资库;在吉林、江苏分别建设能满足500名救援队员和200名应急队员开展现场工作的专业装备物资库;为军队国家级西南、西北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配备先进的专业装备器材。
在地震灾情获取和应急产品产出建设方面,包括建设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灾情速报平台;更新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数据覆盖率达到85%以上;建设国家级和省级重特大地震灾害遥感灾情评估系统;开展地震灾情获取和分析处理新理论、新技术研究和开发应用。
在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建设方面,将针对青海、黑龙江、广东等特殊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地区选点建设4个地震应急救援专业训练场地;对基层应急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约100支进行示范性培训,累计达到8万人天/年;面向社会公众宣传普及防震减灾和自救互救知识,各基地、中心接受参观人员2—5万人次/年;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示范升级。
专门保险为“救援人”保驾护航
10日上午的峰会现场,对于专门针对救援人员的“平安中国救援保险”。平安产险副总经理曹六一在致辞中表示,平安产险积极响应中央深改组《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风险控制和综合减灾研究。并长期关注应急救援领域,随着民间救援力量规模的壮大,其自身风险保障缺失的矛盾日渐突出。平安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研发保额高达283万的“平安中国救援保险”, 配合相关部门统筹安排救援队伍全面保障和专属服务。通过互联网技术,简化投保流程、实时查询个人资料、专属理赔绿色通道。
“平安中国救援保险”包含救援人意外险、交通意外险、第三者人身伤亡、第三者人身伤亡的法律费用等类型,并为每一位申请保险的救援人,提供一份刻有“注册编号、姓名、血型、紧急联系人、保险救援电话”的平安中国救援铭牌。
救援队员在平时训练和执行救援任务中均有遭遇意外的情况发生,但由于行业属性为高危赴险,保险同业缺乏救援行业不熟悉、风险数据,救援队伍规模较小没有与保险公司的议价能力等原因,导致许多救援人员是在有可能无法获得保险理赔的情况下,冒险执行任务。“平安中国救援保险”的推出,为救援人提供风险兜底,全面解决了这个难题,让救援人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为社会公众、老百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