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月3日,由深圳市宝安区慈善会主办、深圳市宝安日报社、深圳市宝安区融媒体中心协办,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承办的第六届公益慈善项目大赛正式启动。本届大赛以“社区慈善、空间慈善、科技慈善、市集慈善”为核心战略,面向全市社会组织开放申报通道,总资助金额达300万元,单个项目最高可获30万元支持。 作为宝安慈善会的品牌项目,宝安公益慈善项目大赛自2015年启动以来已连续跨10年,凭借着“资金规模大、创投周期长、投后管理精细”的特点,成为全国区级公益创投的标杆级赛事。过去五届累计培育54个优质项目,总资助金额1334.96万元,服务儿童、老年人、特殊群体等多个领域280万余人次,切实满足了宝安区社会民生的多元需求,为宝安区公益慈善生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介绍,宝安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已形成了从“资金输血”到“生态造血”的运作模式:项目运营上,动态实时地帮助项目团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两年创投期内三次阶段性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开展个性化或整体性的赋能培训,对不合格项目提出整改意见。这一评估方式已被纳入《公益创投运行指南》深圳市地方标准,成为全国公益创投的借鉴范例。 本届大赛将延续往届成功经验,围绕“社区慈善、空间慈善、科技慈善、市集慈善”四个方面,推动公益事业深入发展,促进宝安人人慈善。 在社区慈善、空间慈善方面,大赛将继续关注社区慈善空间的打造,同时在保留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借助AI技术实现软硬件升级,精准分析社区不同群体需求,拓宽社区慈善覆盖面,营造互助关爱的社区氛围。 在科技慈善方面,公益AI数字化发展是本届大赛的一大亮点:通过AI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赋能“人”与项目,全面提升项目团队的综合能力素养,助力项目在目标市场分析、品牌传播、精细化发展等方面实现突破;同时围绕项目目标市场、受众和服务内容,运用AI技术进行技术升级,增强项目竞争力,推动项目可持续发展。 市集慈善同样是本届大赛的一个创新方向,为了更好地实现公益慈善的公众传播,赛事将结合宝安区优质商圈和慈善地标地段,在“宝安区慈善宣传周”等重要节点开展公益市集活动,帮助项目提升公众认知度,整合资源为项目链接公众参与渠道,推动慈善文化普及与发展。 据悉,本次大赛申报截止时间为2025年3月18日,在深圳市内依法登记注册并在宝安区有分支或团队的社会福利机构、公益性事业单位、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可参与申报,每个申报主体最多申报两个项目。申报项目需回应宝安区社会民生需求、在宝安区域内实施,以两年为期提交相应执行计划。预计截至2025年5月,大赛将完成三级遴选工作,最终确定获资助项目。 (李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