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党建
   第05版:新春走基层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务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民政部召开儿童福利领域安全管理工作视频会议
民政部、中国残联发文加强困境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
(上接02版)
不得利用困境儿童个人信息进行募捐、直播带货18部门就该项工作联合发文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党建

第05版
新春走基层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务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5年02月04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上接02版)

三是创新工作模式。为了确保流浪乞讨等各类临时遇困人员及时得到有效救助,民政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工作,推动探索救助管理区域一体化工作模式。各试点地区紧紧围绕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救急难工作要求,前移救助关口,扩大救助范围,拓展救助服务内容,为包括流浪乞讨人员在内的各类临时遇困人员提供应急性、过渡性、便利性救助庇护服务。

   四是加强工作调度。去年入冬以来,针对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出现了过程性强降温天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民政部通过集中调度、点对点督促等方式指导重点地区进一步压实责任、细化举措,主动做好救助服务。一方面,要求各地要加强与气象部门协同配合,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开放临时避寒场所;另一方面,要求各地要强化与公安、城管、卫生健康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在街面联合开展全天候、全时段拉网式排查劝导,确保不留死角、不落一人;同时,要求各地在人流聚集区要设立临时救助点,方便流浪乞讨等临时遇困人员就近就便求助;此外,有的地方还积极利用智慧城管、网格化管理等平台为救助管理工作科技赋能,在街面巡查救助工作中应用无人机、红外热成像仪等专业科技设备,进一步提高主动发现和应急处置能力。

   据统计,入冬以来,全国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救助各类临时遇困人员10.3万余人次,出动街面巡查人员33.9万人次、救助车辆近9.8万台次,设立临时避寒场所、临时救助点、求助引导点1.1万个,发放各类御寒物品、食物13万件,有效保障了各类临时遇困人员安全温暖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