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党建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公益资讯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务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这个“妈妈厨房”受欢迎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党建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公益资讯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务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十三个月内,社区居民一万余人次就餐
这个“妈妈厨房”受欢迎

    5月21日上午10点半,距离沈阳市和平区南市场街道和平新村社区食堂营业还有1个小时,住在太平里小区的董阿姨早早就赶了过来,“今天是周二,食堂做馅饼,好吃方便又放心,我得早点儿来排队。”

    后厨里,合居团队的6位妈妈当值,她们头戴厨师帽,扎着围裙,正忙得热火朝天,拌馅、擀皮、烙饼、煮汤……这场景像极了自己家中冒着腾腾热乎气儿的厨房。

    正是有四个妈妈团队以及多位志愿者轮流守护着这座社区食堂里的烟火幸福,和平新村的社区食堂有了一个温暖的名字——“妈妈厨房”。

    2023年4月19日和平新村社区“妈妈厨房”开张至今,运行已有13个月了。社区居民1万余人次享受到了来自“妈妈厨房”的美味,其中60余名困难群体和高龄老人获得免费餐食;这些从62岁到78岁的可敬的志愿者们,虽然没有获得金钱上的回报,但“老有所为”“赠人玫瑰”带来的精神上的富足,却托举起每个人内心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试了两条路都没走得通

    和平新村社区是典型的老旧社区,26个楼院的平均房龄超过30年,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达到居民总数的22%。

    居住在北五经街10号的独居老人李赛复,肢体一级残疾,至今未婚,唯一的哥哥几年前去世。在和平新村社区,这样的“老大难”居民有67位,他们或独居、或空巢、或残疾、或高龄。

    在这里工作了将近20年的社区党委书记张明伟告诉记者,这些年社区想了各种办法去帮助他们,比如志愿者上门提供服务、社区工作人员一对一帮扶、对接公益组织等等,然而都是“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对这些居民来说,一日三餐始终是最大的难题。

    还有一个情况是,和平新村社区教育资源丰富,流动人口多,也产生了大量的吃饭刚需。

    2022年10月底,住建部、民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到,自2022年10月开始,试点社区将配建食堂、家政服务网点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社区食堂建设成为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最现实、最急迫的利益期盼的重要举措。

    这条政策为和平新村社区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自社区允许开设食堂后,和平新村社区第一个响应,可社区食堂应该怎么干,谁也不知道。

    起初,和平新村效仿其他社区,引进第三方专业厨师和服务团队,由社区提供场地和厨房用具。可由于食堂设在小区院内,流动客源少,社区食堂的收入不足以支撑厨师和团队的支出,入不敷出之下,和平新村社区食堂“1.0版本”只运行了一个多月就黄了。

    一次外出学习让张明伟了解到,养老服务机构可以为社区食堂配餐送餐并提供其他为老服务,而且有成功案例。经过调研考察,和平新村社区选择与一家养老服务机构合作。社区组建了订餐微信群,机构每天公布食谱,有需求的居民充值办卡后在群内自行点餐,再由机构安排配送。

    可运行一段时间后,和平新区社区食堂“2.0版本”的问题逐渐暴露了出来:微信订餐对于部分老年人并不友好,有时送餐不及时、饭菜到了之后不热乎了,盒饭吃时间长了大家觉得都是一个味儿……久而久之,订餐的人越来越少,配餐的质量也难以保障,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居民提建议咱们自己上

    “咱们社区居民关系好,热心志愿者多,人多力量大。既然不能靠外力,咱们就自己上。”一次会议上,社区居民王永伟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对啊,是个办法!我觉得行”“咱们这叫居民服务居民”“我觉得行得通”“我也觉得这个主意好”……大家纷纷赞同。

    依靠居民志愿者来支撑起一家社区食堂,到底行不行?社区工作人员也有些“画魂儿”,最后大家决定先试着在微信群里发布一条“招募令”,招募有时间、有厨艺、有爱心的阿姨组建社区食堂志愿者“大厨”。看看居民们的反馈情况,再决定下一步怎么走。

    通知刚一发出,微信群里就“开锅”了:“我做红烧肉拿手”“我烙馅饼好吃”“包饺子谁也包不过我”……

    “我们的居民是多么可爱可敬的一群人啊,没有一分钱报酬的志愿服务,我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发布的招募通知,马上就有二三十人报名,真是没想到。”每每回忆起大家在群里“举手”报名的情景,张明伟都会眼圈泛红。

    有了“大厨”,食堂场地和厨房用具也是现成儿的,“3.0版本”的和平新村社区食堂算是有了“眉目”,这次要好好捋一捋社区食堂的经营思路,稳扎稳打才走得长长远远。

    起步要从一个叫得响的名字开始。由于先期报名的志愿者都是60余岁的妈妈,社区食堂想要像家里的厨房一样给人温暖的家的味道,“妈妈厨房”的名字就这样叫开了。

    志愿者妈妈们按照居住的小区划分成四个志愿服务队,分别是和平新村妈妈团、振玉里妈妈团、迎宾妈妈团、合居妈妈团。上灶之前,社区先组织妈妈志愿者们体检、办理健康证、购买意外险。

    为稳妥起见,前期,“妈妈厨房”和养老服务机构并列运行:每周二、周四,妈妈厨房现场制作午餐。每周一、三、五,依旧由养老服务机构配餐。四个妈妈团排班上岗,从包包子、做馅饼这些妈妈们最拿手的面食开始,一周供应两次午餐。

    在试吃阶段,妈妈们边学习边摸索边积累:蒸包子的面粉不能用最贵的五得利八星面粉,容易“蒸开花”,五星面粉最适合;肉馅剁碎一些,方便牙口不好的老年人;每份馅饼4张、每份包子4个正合适,按老年人的饭量一顿吃俩,老两口买一份就够吃一顿……

    几十位妈妈真把事儿做成了

    2023年4月19日“妈妈厨房”第一次营业,妈妈们做了整整20斤面粉的大包子,很快被抢购一空。当天中午社区食堂的10张桌子,坐满了吃饭的居民,10元一份4个大包子,还赠送小咸菜和汤。现场的一声声“真香”和社区群里一个个点赞的大拇指,让妈妈们体会到了“首秀”成功的幸福。

    随着运行得越来越顺畅,社区继续扩大志愿者队伍,春节后正式将食堂“2.0版本”迭代至“3.0版本”——每周一、周三、周五的午餐也由“妈妈厨房”接手现场制作,提供套餐服务,一荤两素赠送汤,12元一份。

    “就跟家里做的一样”“这手艺太好了,有妈妈的味道”“感谢这群志愿者们,让我们到‘家’就能吃上热乎饭”……好评从社区的四面八方传来,让妈妈志愿者们干劲儿十足。

    被居民们交口称赞的好味道,既来自厨房里的烟火气,也来自社区对食材的高标准严要求——“比给自己家买东西都认真。”面粉、食用油、调味料由居民志愿者从沈北新区一家大型农副产品超市采购,全是大品牌的;蔬菜来自每天清晨的八一早市,挑最新鲜的买;西塔派出所帮助对接了沈阳副食集团十二线市场的一家肉类供应商,每天专供。

    驻街爱心企业也被“吸引”过来

    记者在社区食堂公布的健康检查合格证明上看到了妈妈们的年龄,一群花甲、古稀的老人来做志愿者,并且让社区食堂运转得井然有序,在全市所有社区食堂中“独一份儿”。

    “退休了在家里也没啥事儿,厨艺还可以,就到这里来发挥一下余热”“大家能一起为居民们做点事儿挺好,不累”……厨房里,合居妈妈团的志愿者们对自己的付出轻描淡写着。但颠大勺、和面、擀皮、扛大米的辛苦,即便年轻人时间长了也受不了,这些老年志愿者们却只字不提。

    看到厨房里热气腾腾的场面,社区的一些“爸爸”也坐不住了,加入到“妈妈厨房”的志愿者队伍,如今,这个团队已有56名志愿者。

    王大舜、董艳菊是一对夫妻组合,董艳菊是厨房里的“大厨”,王大舜则是一颗“螺丝钉”,跑腿、扛煤气罐、和面样样都行,哪组临时缺人他马上顶上;

    75岁的志愿者张俊鹏已经搬家到了铁西区,但每周一轮到他上灶时都会准时从铁西赶过来,红烧肉、软炸里脊、锅包肉都是拿手菜;

    71岁的崔英明负责开车采购米面油等大件儿,自己往里搭油钱……

    志愿者们不图回报,但他们的热心和爱心需要得到回应,才能促使社区志愿服务长效化、常态化发展。为此,和平新村社区推出了志愿激励回馈制度,实施积分管理。妈妈们每次提供志愿服务后要填写记录表,按照服务时长积分。每个季度,志愿者的积分可以兑换一次礼品。“妈妈厨房”的故事,吸引驻街单位、爱心企业的社会资源汇聚而来,向社区提供积分兑换奖品以及慰问品。5月12日母亲节这一天,爱心企业沈阳壹方集团特意送来了两个大蛋糕,给“妈妈厨房”的志愿者们过节……

    “妈妈厨房”有一本良心账

    “妈妈厨房”顺利运行一年有余,并且能够继续往下走的重要原因,就是走对了居民志愿服务居民的路。在这种模式下,居民志愿者负责采买、做饭做菜,社区工作人员每天两人轮班帮厨、打扫,可以节约下大量人力成本,微利运行。

    目前“妈妈厨房”每周售卖五天午餐,每顿午餐固定份数,在保证扣除原材料、水电煤气成本(无房租、设备、桌椅、人工成本)后,在几乎没有什么盈余的前提下,把料用足,让居民在其他地方吃不到这么健康实惠的午餐。

    有账不怕看。记者看到,“妈妈厨房”每天在微信群中公布食堂采购进库单和收入账目,采购单细到每种食材的单价和重量,经手人要一一手写签名,收入账目分出微信支付还是现金支付等等。

    有了盈余不乱花,全部投入到食堂运营中。今年春节之前,“妈妈厨房”每周经营两天的盈余全部补贴给了养老服务机构;春节之后,“妈妈厨房”每周经营五天,账上的盈余用作每位志愿者新一年的意外伤害险、体检。“再攒一攒钱,准备把蒸包子的笼屉换成电的,现在的电饼铛一次只能烙8张饼,也准备换个大的,一下子就能出来二三十张那种。”在张明伟的计划里,还想给“妈妈厨房”接通煤气管线……

    运作模式或可复制推广

    可以说,和平新村社区通过“妈妈厨房”这样以居民服务居民的志愿服务,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在实际中为社区食堂运营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在这种模式下,志愿者们源于社区的服务和引领,贡献力量回馈邻里和社会。社区利用食堂低成本的运营和募集的社会慈善资源,又以积分兑换的形式“奖励”志愿者,形成有动力的良性循环。社区的细致服务和“妈妈厨房”物美价廉的餐食满足居民就餐的需求。据统计,“妈妈厨房”志愿者团队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服务了10000多人次,卖出爱心餐食13000余份,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上门100余份。

    如今,在社区“孵化”下,4支妈妈志愿团队备案成为社会组织,更加专业有序。社区根据实际需求,建立志愿服务签到签退、物资采购、食材定点采购、明厨亮灶、食品留样、餐具消毒等措施和制度,确保食品安全和品质。社工排班帮厨,送餐上门。驻街单位、爱心企业社会资源纷至沓来,捐赠各种物资。可以说,在和平新村社区的“妈妈厨房”,形成了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的生动实践局面。(据《沈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