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
   第03版:新闻
   第04版:党建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公益资讯
   第13版:公益资讯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务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在广州,垃圾分类一起来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党建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公益资讯

第13版
公益资讯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务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3年07月18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在广州,垃圾分类一起来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5886场

    广州的志愿者开展多样宣传活动,带动市民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好习惯

    在第三资源热力电厂,广州市绿点公益环保促进会(以下简称“绿点公益”)的志愿者正带领着学生观看轻松有趣的漫画视频,了解如何对生活垃圾后端无害化处理,产出洁净的空气、水源、环保砖及电能,一废变四宝。这是广州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的实践场景。截至2023年6月,在绿点公益志愿者的组织下,环保设施参观活动已经开展了19场。

    2018年《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总队(以下简称“志愿服务总队”)在2019年就已经成立。经过多年的实践,广州这座“志愿之城”推动垃圾分类从政府部门的“独角戏”到市民百姓的“大合唱”。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使命更加重大、舞台更加宽广。如今,以社区、志愿驿站、垃圾分类宣讲基地为阵地,依托一批实干、专业的志愿服务队伍和来自广州城市管理部门、广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广青协”)提供的有力支持,广州志愿者已经成为推广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基层力量。

    他们搭建起覆盖全社会、垃圾分类全场景的志愿服务矩阵,用心用情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带动广大群众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好习惯,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微光成炬

    夯实基层志愿力量

    龙舟水到,广州的天气雨水充沛。花都区益行家园志愿者服务队副队长黄惠琼穿着红色的志愿服务马甲,带着16岁的儿子出现在花都区各垃圾分类志愿驿站开展实践活动。这样的活动她已经坚持了数年,如今,黄惠琼已是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的“老兵”,她以青年志愿者领队的身份带领青少年志愿者开展多类型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志愿服务时长超3400小时,更是一名“五星”志愿者。

    “从2019年开始,每年的暑假期间我们都会在志愿驿站、区青年之家积极开展‘志愿一夏’花都青少年暑期垃圾分类志愿实践活动、见‘圾’行事·‘拾’分青春花都青少年垃圾分类系列宣传等主题活动,目前已经超30场次。”黄惠琼介绍。

    垃圾分类关乎生态文明,关乎民生福祉,关乎转型发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不仅停留在这样专业的队伍里,而是人人可为的。在“志愿之城”广州,“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对于党员志愿者魏云武来说,从在职到退休,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已经伴随了他十余年,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没有终点的巨大工程,决定着我们生活环境的优劣,决定着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里所有人的生活质量。”魏云武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垃圾分类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如今,魏云武已经成为社区垃圾分类新时尚的引领者之一。

    党员、讲师、学生、物管……在社区基层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志愿者“五位一体”联动机制下,广州的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遍布各处,累计上岗志愿者达到114万人。从专业的公益团体到普通的社区居民,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进社区、进商圈、进校园、进景点、进志愿驿站、进交通枢纽等“六进”行动,将垃圾分类带到每一个角落。

    来自广州从化区逐狼驿体育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何伟坚发挥自己登山达人的特点,从2019年开始组织志愿者清洁山野这并不容易,山路蜿蜒崎岖、泥泞难平,何伟坚带领志愿者深入山腹,以人力将垃圾捡起、运送下山,并做好垃圾分类投放。

    “每次清理完,大家都说吃不消,但下次还是踊跃报名参加。”何伟坚介绍,如果每个人都能从自身做起欣赏山野美景的同时做到“走过不留痕”,坚持做好垃圾分类投放、不乱丢垃圾、不破坏自然,绿水青山就会一直美丽如初。不知不觉中,如今他已组织志愿者超220人次,开展“清洁山野”环保行动共15场。

    超大城市如广州,将垃圾分类工作做到实处不能单纯依靠政府,“志愿之城”如广州,志愿者已经成为“全民行动日”“五进”“小手拉大手”“老城市新活力老传统新时尚”等主题宣传活动的重要力量,在精神文明创建中推行垃圾分类,志愿力量赋能基层治理的立体矩阵已经形成。

    2019年以来,广州全市各级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49.8万场,上岗志愿者114万人,其中2023年1月至今,全市各级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5886场,上岗志愿者4.38万人。

    组建队伍

    深耕分类专业领域

    走进位于岗顶的绿点公益办公地,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各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的道具。墙面上,“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示范性志愿服务组织”等各类证书都是绿点公益不断推动环保志愿服务工作的证明。

    经过多年的实践,十年先行的超大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广州实践”已经家喻户晓,但是绿点公益秘书长袁淑文的志愿服务没有停止。在实践中,她不断思考在新的阶段,市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志愿服务、如何改变志愿服务的形式才能更加有效推动人人践行垃圾分类?

    从进社区的一线宣讲到与生物材料企业开展合作研制可降解的垃圾袋,再到针对源头减量的社会实践调查以及垃圾终端处理设施的参观,以袁淑文为代表的广州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逐渐覆盖广州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链条。

    “我们不仅在社区开展如何分类的科普,同时也组织市民到广州市资源热力电厂参观。希望让他们看到垃圾分类工作的完整链条,让他们更加理解、支持这项工作。”袁淑文解释说,“厨余垃圾是否分拣彻底直接影响热电厂消耗的能量,所以要破袋投放。”

    谈起曾经的尝试,专业的垃圾分类工作知识不停地从她嘴里蹦出来。而这也是广州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的一个特点。志愿服务正在以一种更专业、更全面的形式参与着垃圾分类工作。

    不仅仅是绿点公益,在广州,志愿服务总队统筹全市垃圾分类青年志愿服务工作。2019年以来,广州组织近300支志愿服务队以及全市63间志愿驿站志愿服务队伍深入全市123个社区助力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

    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环保总队、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传说广州服务总队以及各种志愿顾问团、志愿讲师团和志愿者队伍组积极调动高校和社会资源,广州的垃圾分类志愿队伍更加专业,服务也逐渐覆盖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链条。

    “今年新修订的《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2023年版)》已经在年初的时候正式印发实施了。针对广东特有的废弃年花年桔,以及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都作了详细的说明。”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传说广州服务总队资深骨干林颖说,“垃圾分类虽然是小事,但却是民生领域的关键小事,我们将志愿服务做得更专业就能为广州打造全国垃圾分类样板城市和推动绿美广州的生态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这些都是环环相扣的。”

    “志愿服务,讲‘品牌’,更讲‘专业’,其目的在于发挥个体价值,回应社会所需。”中国志愿服务中级培训师、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谢栋兴说。在他们的志愿服务过程中,垃圾填埋的方式、焚烧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以及垃圾分类工作条例的版本更新就是常规的知识储备,志愿者们对广州垃圾分类工作的专业性了解甚至不亚于行业内的人员。

    开展志愿服务“六进”、建设广州市地铁站、机团单位食堂等一批宣传类垃圾分类“志愿角”,开展志愿骑行、志愿快闪、主题团日活动……广州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用心用情对待垃圾分类工作,不仅拓展服务的覆盖面,更提高服务的专业性,充分发挥志愿者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带动更多居民养成分类投放的好习惯。

    志愿之城

    引领低碳生活新时尚

    台上,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环保总队队长郭露丝正在向台下的志愿者们介绍环保志愿服务的通识知识,台下的大学生志愿者们用心记下笔记。

    视线转移到东濠涌边,林颖正在向前来参观的大学生讲解河涌治理的历史,其间,她将垃圾分类的知识融入讲解的内容。“生态公益类的这些活动,都是一以贯之、环环相扣的,垃圾分类也一样,在志愿服务中没有一个东西是一片孤岛,我们更要用系统、全面的观念去看环保问题,不能把垃圾分类割裂开来。”林颖站在东濠涌博物馆前向大学生志愿者们介绍。

    在海珠新港街,社区志愿者们在绿点公益团队的带领下走街串巷,从自己的社区开始观察垃圾分类的每一个细节。通过这样的活动培育社区自己的垃圾分类志愿者组织,他们成为志愿者背后的志愿者,从而加强垃圾分类的信心,通过他们去影响更多的人。

    “通过参与活动前的培训,我了解到低碳生活的知识以及垃圾分类对减碳的好处,也成为一名志愿者积极参与了社区宣传活动,将我知道的知识通过互动游戏现场分享给更多身边的街坊。”67岁的唐阿姨通过海珠社区志愿者培育活动开始了自己的志愿服务。

    “我们在培训、陪伴这些志愿者的过程中,想赋予他们一种可持续下去的能量。即使我们撤出了培训志愿者项目,社工站还会长期地组织他们在社区开展活动,去推动搞垃圾分类的宣传。”袁淑文说。

    正如他们尝试的,广州的志愿团体不仅将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停留在执行的层面,而是不断自主拓展、培育更多的团队,激发身边人的能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经历讲好垃圾分类的志愿服务故事。

    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广州积极提升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的标准化和工具化水平,希望降低青年志愿者参与垃圾分类活动的门槛,从而拓展出更多愿意投身进来的力量。

    在校园垃圾分类课堂中,专业的课堂教育手册读本被发放给志愿者,让课堂更专业也更高效。同时,由广青协、市城管局向志愿者提供多样的指导和培训,进一步激活志愿团体的能动性,用新的知识、新的能力、新的政策以及各类联合行动来维持垃圾分类志愿团体的创新性。

    这正是志愿力量的拓展和延续,也是广州作为“志愿之城”不断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发挥志愿者独特作用的坚守和创新。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州是国内志愿服务事业起步早、发展快、规模大的城市之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已经深深镌刻在这座城市的每一步足迹。近三年来,广州累计组织306.72万人次志愿者上岗服务。

    庞大的志愿力量已经成为广州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更是广州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协作团队。他们扎根基层,用志愿精神点燃星星之火,用专业知识提升服务效果,带动身边人、影响更多人,推动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让垃圾分类成为“志愿之城”的低碳生活新时尚。(据《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