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全面推进社工工作站的新形势下,合肥市以新视角提前谋划布局,以党建引领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横四纵”社工站建设运营体系。为加快推进社工站规范化、品牌化建设,近日,合肥市举办社工服务站建设年中推进会暨三级阵地揭牌活动,进一步凝聚共识,助推社工站高水平、可持续发展。 安徽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许静静,省民政厅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处处长李磊,合肥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徐生彬,省民政厅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处副处长韩成武,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咸春,蜀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政等出席揭牌仪式。 会议通报了合肥市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和要求;讲解了2022年度社会服务平台(社工站)认定及复验相关工作;解读了《关于加强民政领域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统筹整合工作的指导意见》。 深化“五社联动” 打造社工站建设运营共同体 此次活动在合肥市蜀山区西园街道举行。据蜀山区副区长张政介绍,蜀山区现有社工专业服务机构60余家,社会组织600余个,全区已建立运营区级社区治理学院一个,街镇级社区治理学院10个;投入200万元用于社工站建设,实现了全区街道社工站全覆盖,社区社工站覆盖60%。下一步,该区将促进社会工作与基层治理融合发展,助力提升基层治理效果,书写群众满意的基层治理新答卷。 据了解,为展示合肥市十年社工站建设成果,合肥市在蜀山区西园街道打造了集市、区、街为一体的三级社工站展示运营中心。全国社会工作首批领军人才、合肥市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秘书长周军表示,社工站是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通过构建三级社工站平台,全力打造社工站建设运营共同体,协同发展,发挥合力,实现新跨域。 “社会工作是件大事,是民政工作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提纲挈领,牵一发而动全身。”徐生彬表示,以社工站建设推动社会工作发展,助力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和基本社会服务,意义重大。 徐生彬要求,要紧紧围绕“五社联动”新型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中“五社”的相关元素,练好平台搭建、人才培养、组织培育等“内功”,学会借助慈善基金、辖区单位资源、社区志愿者等“外力”,通过治理创投、微公益创投等形式,激发社会组织、志愿者、辖区企事业单位等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的意愿和活力,以点带面聚合社会力量,完善社会服务支持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多元共治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深化“五社联动”做强社会工作合肥模式。 从试点到全面铺开 强化社工社会服务功能 向无依无靠的老人伸出援手,为留守(困境)儿童带来希望,让矫正人员重拾信心回归社会……社工犹如人群中的点点微光,用专业的力量守护无助弱者,让人间充满爱与温暖。 为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培育社会服务力量,2009年,蜀山区琥珀街道成立第一家社工站,聚焦弱势群体,开启社会服务试点工作。2012年,蜀山区西园街道创设“两委两站”社区治理模式,首次将社工站纳入基层治理体系,搭建基层社会治理平台,为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可行性路径。2013年,西园街道“两委两站”模式荣获“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正式拉开了合肥市社工站全面建设的序幕。 合肥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超前谋划,精心布局,从人才培养、政策创制、机构设置、平台整合等各方面,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地打造四级社工站建设体系。 2021年,合肥市民政局等14部门联合出台《合肥市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实施方案》,统筹推进街居社会服务中心(站)全面转型为“社会工作服务站”,打造党建引领下的多元基层治理平台,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2年,合肥市民政局创新制定《关于加强民政领域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统筹整合工作的指导意见》,重点整合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未成年人保护、社会事务、基层治理、社会组织、慈善志愿等七个民政部门业务,明确各部门可纳入社工站建设资金、奖补资金,加强跨业务、全系统、多部门联动,建立健全民政业务嵌入社工站平台的统筹工作机制。 截至目前,合肥市共有持证社工6739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1.2万名;已经建成一个市级社工站建设运营指导中心、五个县区级指导中心;建立乡镇(街道)级社工站114个、村(社区)级社工站499个;主城区、肥东县已经实现了乡镇(街道)级社工站全覆盖。 (据安徽新闻网、合肥市民政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