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月28日,“川大华西医院获捐1个亿”登上微博热搜。 9月27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刘进向医院捐赠1亿元,设立规培专项基金,用于激励住院医师、带教师资,提高住院医师临床能力。这笔资金来自刘进的科技成果转化所得,这也是我国首个由个人捐赠设立的专项规培发展基金。 对于这笔数额不小的捐赠,65岁的刘进坦言:“1亿元,不是个小数目。如果把这笔钱用于我们一个小小的普通家庭去度过更为舒适的退休生活,我们认为是一种浪费,而捐赠给住院医生规划培训的事业,更具有社会意义,更能体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因此我与夫人商量,做出了这个决定。” 捐赠的1亿元,来自刘进及其带领的团队完成的两次科技成果转化所得。 2020年至2021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宜昌人福药业签署了两项专利许可及项目合作开发合同,合同总金额为7.5亿元。因两项合同涉及专利均由刘进及其团队研发产出,按照华西医院“科技成果转化九条激励政策”,刘进个人获得了1亿元奖励资金。 作为我国著名的临床麻醉学专家,刘进带领团队一直致力于麻药相关研究。上述两项成功转化的成果分别是“新型骨骼肌松弛药物”“超长效局麻药”两类麻醉新药。 2021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宜昌人福药业以总额5亿元人民币签定2项联合开发新型骨骼肌松药技术合同,其中包括合作开发协议4亿元人民币以及5%的年销售收入提成,专利许可协议1亿元人民币(中国范围)。该药是全麻用药中的一类,具有起效快、恢复快、蓄积小等特点。 此前一年,双方就“超长效局麻药”达成合作,签署了价值2.5亿元的专利许可与合作开发技术合同。在当时,这不仅创下了华西医院技术转让费之最,也是四川省医院的专利许可费最高纪录。该药的最大亮点在于药效可达50小时以上,是现有品种作用时间的2~5倍。 据川大华西医院微信公众号披露,上述2.5亿元包括专利排他许可费用5000万元和合作开发合同金额2亿元。按照该院规定,一线科研团队可获得专利许可费的80%奖励,即4000万元。另外2亿元研发经费,除医院提取10%管理费和资源占用费外,90%将由科研团队在研发该项目时自主支配,即团队支配1.8亿元用于项目研发。 捐赠仪式上,刘进表示:“我从事研究和转化20多年了,在规范化培训这条路上也走了20多年了,希望这笔钱能让更多的规培医生和老师们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进,为基层培养更多合格的‘健康守门人’。” 除了是麻醉领域的权威专家,刘进还是我国现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就是让毕业的医学生在医院经过规范且“魔鬼”的临床训练,尽快进入医生的角色。 刘进认为,合格的医学院毕业生就是“毛坯”,实施规范化培训的意义在于要把他们培养成能独立行医的合格医生,同时能促进医院的学科发展。 按照此次捐赠协议,凡是在国家和省级住培平台上注册培训基地为华西医院的所有身份住院医师,包括社会人、本院职工、外院委培(含西藏委培、全科定向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华西医院住院医师带教师资(含住培导师)将在评优、出国交流学习等方面获得基金支持。 之所以长期致力于规培制度建设,源于刘进的经历。 刘进是中国医学科学院第一位硕博连读的临床型医学博士,也是我国第一位临床麻醉学博士。他于1982年从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毕业,1988年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后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89年至1993年前往美国做博士后、研究学者和访问助理教授,从事麻醉学的科研和临床工作。 留美期间,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美国临床医学的各个专科都有成熟的统一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只有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医师才能独立行医。 在他看来,中国医师的培养应该由小作坊里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向大规模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方式转化。 2000年,刘进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作为优秀人才引进时,提出了要在华西医院全面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计划。 目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基地之一,在国家基地评估中名列前茅。该院麻醉科也已连续11年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的《中国医院最佳专科综合榜》排名全国第一。 20年来,刘进所在的麻醉科专业基地已经培养出约全国5%的青年麻醉医师、约40%的麻醉科主任。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20个麻醉医生中,就有1人在华西接受过一年及以上的培训。 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刘进曾在2003年~2013年连续十年提出“建立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并将其费用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的议案和建议,并最终为国家采纳。2013年底,七部委联合正式发文,在我国全面实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财政部每年也为此从国家财政预算中下拨专款。 在刘进看来,顶层设计缺陷和国家投入不足是目前住院医师规培发展滞后的两大障碍。刘进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一个学医的孩子出来,工资连当地平均水平都达不到,那怎么吸引更多优秀的孩子从事医学?” (据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