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报记者 王勇 《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2017年正式出台后,每年被普通高校录取的残疾大学生逐年增加,特别是被双一流建设高校和专业录取的人数比前些年有显著增长。2017-2019年,被录取人数分别为10818、11154、12362人。 10月27日,中国残联2020年“‘我来北京上大学’邀访·倾听”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国残联教就部相关负责人发布了上述数据。 残疾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长离不开党和国家对残疾人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 中国残联副主席、副理事长程凯表示,“十三五”以来,残疾人教育加快进步,特别是通过实施残疾人参加高考合理便利措施,越来越多的残疾学生通过高考走进大学,实现了上大学的梦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不能少”,在广大残疾人共奔小康,努力创造美好生活的征程中,我们要为残疾人接受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 残疾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长离不开高校在融合教育方面的探索。 “近年来国内普通高校在残障大学生招生政策方面采取了一些积极的举措,这反映出国家对残障学生高等教育权利的问题更加重视、高校的态度更加开放、社会对残障大学生的接纳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副主任张悦歆强调。 张悦歆表示,招生政策的改革给高等融合教育提供了可能性,但同时也向高校提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和挑战,即如何真正开展高质量的高等融合教育? 据中国残联教就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2019年,在教育部支持下,中国残联在四川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长春大学、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等六所高校开展了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试点,探索普通高校在残疾学生招生录取、专业学习、生活帮扶、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支持保障服务。 残疾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长离不开他们自身的努力。 “身体可以有残疾,但青春不可无奋斗!我来北京上大学,我要用青春来奋斗!我要积极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青年,迸发青春力量!”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门子琪(肢残)表示。 “听力残疾对我的学习的确有很大的影响,这点我无法扭转,我只能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让我紧跟其他同学的脚步,有时候会耗费跟他人相比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但我并不懊恼,也并没有泄气,因为我的学习更多地建立在我的兴趣上,学习对我来说本就是一件比较快乐的事情。”北京化工大学数学专业的刘钊屹(听障)强调。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的刘立辉(肢残),2020年春节时,整体成绩只有560多分,“想到家里人对自己的期望,下学期我奋力追赶,最后以高考635分的成绩被北京邮电大学录取”。 以635的成绩被中央民族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录取的昂子喻(视障),对于未来的工作虽然没有明确的目标,但已经有了以下几个从业方向:1.从事基础数学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从事与计算机相关的行业,如手机软件的无障碍优化;3.从事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工作,如智能语音标注员。 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音乐专业的王澎浩(视障)现场表演了二胡独奏,赢得了与会者的阵阵掌声。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当代残疾大学生积极乐观、坚强自信的精神风貌,展示了新时代残疾大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残疾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长同样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怀。 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专门成立了“我是你的眼”的志愿服务团队,为昂子喻同学提供教材语音录入、计算机C语言等课程的辅导等学业帮扶服务。 座谈会上,华夏出版社向出席座谈会的残疾大学生捐赠了图书,盲文出版社向昂子喻、王澎浩同学赠送了盲文听书机。 “作为新时代的残疾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担负起应有的责任,自强自立,刻苦学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用热情直面挑战,以扎实的学习成绩回报社会。希望大家未来都能够在各自领域和科研战线有所进步和贡献,成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人才。”程凯在致辞中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