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报记者 高文兴 ●参加本次活动的感受 这种用艺术的方式来表达对粮食问题的态度是蛮有意思的,但是我还是有点担心。毕竟这种对个人来说相对遥远的话题,要激发公众对其的关注,是一件比较吃力的事情。毕竟,观众和读者的需求决定了媒体的报道选择。不过,正是因为大家的不在意,才更有必要发出这样的声音。 ●NGO在推动粮食公平方面的作用 NGO不是政府,它不能大包大揽。但是NGO的特点是术业有专攻,能够在自己最熟悉、最擅长的领域把事情做得最好。NGO应该是多样化的,有的可能专注做实在的、一线的工作,有的可能尽力推动公民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形成。在推动这样的事情上面,NGO需要耐心、持久地做,NGO之间也应有更多合作。 ●对粮食话题的看法 我是记者,虽然经常报道粮食话题,但还是感觉很陌生。我个人认为,推广对粮食问题的关注,一方面需要推动政策,需要宏大的理念陈述;另一方面则需要一些很细小的个案,让民众觉得自己与这个事情有关系,如果能让每个人作为消费者,在生活方式上做出一些改变,这个意义就已经很非凡。 ●对中国农民生存状态的看法 我认为,不是为中国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就可以把他们放在生产链条的最下端,让他们成为利益分配的最小群体。这是不公平的,这也不是这个社会应该存在的现状。应当努力让他们生活得更好,比如增加收入,比如保障权益。理想的社会应该是注重公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