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4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颜琼瑶 邓维勇
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湛江市红土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
颜琼瑶 邓维勇/文
近日,“广东社工双百计划”公布了14市社工服务站面试录用的社工人员名单。能为“双百计划”输送社工精英人才,作为人才的提供方,可见不少社工机构团队服务素质的不同寻常,这点自不必说。但“双百计划”的实施落地、社工人才的招聘配备过程,对本就资源稀缺的粤东西北已有的本土社工机构的服务实践沉淀及机构发展,究竟是雪中送炭还是雪上加霜呢?这需要我们作另一番认真的思考。
今年年初,广东省民政厅重点推进“广东社工双百计划”,大力推进社会工作在东西北地区的发展,通过自下而上、择优推荐、逐级申报的方式,由乡镇、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经民政部门、财政部门逐级审核,省民政厅最终审定200个镇(街)建设社会工作服务站点,孵化200个志愿服务组织,培育10000名志愿者,并招聘一线社工共940名,主要录用粤东西北本地社工或者已在外地从事社会工作人才回家乡开展社工服务,建立稳定的、本土一线社工服务队伍、本土社会工作支持平台、本土社会工作机构,探索本土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同时,在岗位福利中,“双百计划”明确了招聘的8点说明,其中包括第一年年薪人均5万(含税),通过年度考核按5%比例逐年递增。
诚然,“双百计划”的服务设想、立项愿景、投放资源等对于当地社工的成长和发展无疑是巨大福音,也得到广大社工的欢迎。但岗位招聘人员来源定位于“录用粤东西北本地社工或者已在外地从事社会工作人才”实在有待斟酌。
今年3月,对于粤东西北目前阶段的本土社工机构及项目发展现状,广东省民政厅党组成员王长胜副厅长在“双百计划”的宣讲会中概况得非常深入独到,他说:“十年来,我省社会工作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粤东西北地区社会工作仍然普遍存在缺人才、缺资金、缺路径等问题。截至2016年底,粤东西北地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数1104个,仅占全省7%;年度资金投入2330万,不足全省2%。二是破解社会工作专业化不强的问题。近十年,我省主要采取向社工服务机构购买服务的模式推进社会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逐渐暴露出服务项目延续性不长、一线社工薪酬待遇偏低、社工流失率高、社工服务专业性不强、机构之间恶意竞争等问题。”
而“双百计划”这巨大的资金资源投放及服务愿景对于当地原有的社工机构的发展是否也是巨大福音,抑或是引起原有本土机构项目骨干社工人才流失、原有政府购买社工岗位价普遍低于双百计划岗位工资标准却在短时期受限于当地经济发展及人力物价水平标准无力提升的困境导致项目运作陷入社工人才紧缺甚至面临项目服务被叫停的“雪上加霜”局面呢?
不少本土社工机构负责人对近期机构内共同出现的社工主管骨干们纷纷提离职、摩拳擦掌对“双百计划”跃跃欲试、暗流涌动的危机及困境现象进行了探讨,都预感“双百计划”对当地本土社工机构尤其是成长型的小机构来说,似乎有着一种“狼来了”、“一不留神就会被吞噬掉”、“双百计划冲刷中断了本土已有特色服务经验的探索沉淀历程”、“社工骨干人走茶凉,导致服务经验沉淀的中断”的感慨。
“双百计划”如此巨大的资金、专业师资资源投放到粤东西北地区各镇街,鼓励和培育社工探索当地特色服务模式,促使“计划”内社工“当家作主”,实现社工创立自主发展的“本土社工机构”的初衷,那么原有本土机构作为当地特色服务模式探索历程中初见端倪的“原住民”力量,是否能在“双百计划”中争取资源共享,实现共赢呢?抑或只能听天由命,源源不断地将自身辛苦培育的社工骨干团队不求回报无私奉献地向“双百计划”输送人才,长此以往被动地为“双百计划”实施落地“做嫁衣”以至于原有项目陷入人才紧缺困境被叫停而葬送原有的探索本土服务前程呢?“双百计划”与本土原有机构或项目的资源如此悬殊的对战,本质上是否也属于承接机构或不同服务项目之间的社工人才争夺“恶意竞争”的一种折射呢?这一发展困境局面粤东西北原有本土机构应该如何来破……或许值得同行共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