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7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人才与薪酬,在任何行业都是最重要的话题,但是在公益慈善领域,很多客观现实却导致不少人都会有机会面对一个选择题:当左手是面包、右手是理想时候,何去何从?上述的答案颇具代表性,因为正在为公益慈善机构工作的人们,他们差不多都用实际行动做出了用理想照亮生活的选择。
前两年曾引起多轮关注的“做公益拿不拿薪水”以及“管理费究竟是5%还是更多”等等热点话题折射出的是一个问题——NGO的“非营利”标签很容易让人望文生义,认为做公益就是找捐助,而捐助款应全部用于公益项目。实际上这是完完全全的误解,因为“非营利”在这个概念中的含义,其实是指NGO开展服务项目不是以让出资者(例如政府、个人、集体或企业资助者、会员等)赚取更多的利润为目的,而是为了向特定群体和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这并不等同于这个行业的从业者是“零报酬”工作。
而即使眼下大家普遍慢慢接受了“做公益有成本”的概念,但围绕着公益慈善领域人才与薪酬的各种争议和讨论依然没有停歇。
围绕着相关的话题,在本期报纸出版的前3周,我们通过网络、邮件以及纸质问卷等形式,发起了一轮对公益慈善领域的从业人员,以人才与薪酬为主要讨论话题的调查。我们得到的调查数据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一些公益慈善领域薪酬与人员方面的话题和问题。与此同时,《公益时报》的记者兵分几路,也对各类公益组织进行了走访和调研。大型公募基金会、非公募基金会、民间NGO体现出来的相关状态可谓各有千秋。
通过这个专题,我们希望呈现出的是一个公益慈善领域人才与薪酬的普遍状况。虽然不能说十分全面,但是也希望能够通过这些统计与思考启发思路,推进行业的人才环境发展。
我们认为,公益慈善领域不仅不应该是一个人力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行业,反而应该是一个人力资源加大投入,甚至高投入的领域。
一个行业的未来和这个行业的人才格局有很大的关系。公益慈善事业的受益者是全社会,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面对和思考的是:很多人说公益没有专业,需要集纳各个领域的专才,借助各个领域的技术,才能做成公益的事,从专业性的角度来讲,NGO的从业者与各行各业并没有区别,那么,公益人才与薪酬问题,是不是也应该抛开行业本身定价的思维,具有更广泛的战略眼光?
由于公益慈善领域所存在的特性,所需的从业人员可能往往比其他生产性行业对综合素质要求更高——这些人需要对广阔的社会及经济发展现状有深入的思考,有敏锐地发现问题的眼光,能够设计高质量的项目,并且高效率地执行,这些人需要有广泛的社会资源,有足够的手段和技巧募集善款,还要有娴熟的财务技能管理好这些善款……一举一动中都是学问。
当下中国公益慈善领域的发展进程中,这些方方面面的专才很少是从公益组织或者大学的相关专业直接成长起来的,往往又需要整合来自社会各界的人才,但如果我们招来了合适的专才,这些专才进入公益慈善领域并且能够长期专注地工作也是需要投入的。
公益慈善领域的人才与薪酬,是全社会都需要重视的事。
(本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