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要闻 > 《公益时报》十九周年: 守望公益星火,解读善意中国
《公益时报》十九周年: 守望公益星火,解读善意中国

2020-06-01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高文兴

十九年前,新世纪开启未几,中国推开世贸组织大门,经济腾飞的华夏向世界展示着其不可估量的民族潜力。不过,社会问题浮现,治理难度增加,在政府与商业之外,希望另一种力量更多地参与平衡的声音也愈渐清晰。只是,彼时的“雄鸡”版图上,这种力量如同星星之火。

但谁也不曾想到,这星星点点的光热已被敏锐地捕捉——第一家全国性、综合性的公益领域媒体《公益时报》于是年悄然诞生,就像谁也更不曾想到,中国的公益行业以及这份报纸旋即随风起势,时至今日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当然,这其中的过程是曲折且未竟的。

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公布、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开启“公益元年”、2011年“郭美美事件”重创行业公信力、2015年腾讯推出“99公益日”、2016年慈善法实施、2020年新冠疫情再引全民公益热情……一次次重大事件为公益行业屡屡“塑形”。

对公益时报人来讲,这番事业却是浪漫且无畏的。

2004年首创中国慈善榜,旗帜鲜明地扬善;2009年推出中国公益新闻年会,赋行业以总结和导向;同年,发起中国社工年会,培育社会“润滑剂”;2011年始评“卓越奖”,推崇商者责任之道;2016年升级中国公益年会,打造行业平台;2017年承办亚太区社工盛事,展露国际触角;同年,举办全国社会创新与发展大会,深挖社区服务潜力……一次次整装待发都是中国公益的缕缕写照。

2020年疫情未消,新的挑战横亘公益行业面前。19岁的《公益时报》将仍像最初与你相识的那般,捕捉和记录一个个善意萌发的瞬间,分析和解读一件件影响深远的事件,守望和呵护一簇簇暖人心脾的烛光,拥抱和推动一股股为公向善的力量。

 

2001-2003:星火阑珊正当时

21世纪的最初几年,甫入世贸组织的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社会问题也逐渐凸显,且社会治理难度在不断增加。有赖于公益慈善意识的逐渐苏醒,在政府与商业之外寻求另一种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呼声也不断增加,只是这种力量与当时的经济发展势头还难以匹配——2001年前的8年间,全国一共仅出现172家慈善组织;2003年底,全国有近1200家基金会,但几乎全为公募基金会,“民间”之声尚弱。

不过,如同后来数次公共紧急事件一样,前有1998年的洪灾救援,后有2003年针对“非典”的筹款,这两次“灾难”对公益慈善印象的初塑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后者更间接催生了公益下一篇章时代的开启。

就在社会开始对公益慈善有星星点点讨论之时,《公益时报》悄然诞生了——2001年6月1日,我国首份全国性公益类报纸在发刊词中写下这样厚重的承诺:“以推动公益事业发展、造福人民大众为己任。”

2001年6月1日,《公益时报》社社长刘京在人民大会堂的创刊新闻发布会上

 
2003年,“非典”暴发。4月24日,《公益时报》出版抗击“非典”特刊,发行50万份,产生巨大社会影响力,各大媒体竞相报道转载
 

2004-2007:百舸争流创新篇

也许所有人都一致认为,汶川地震发生的2008年乃中国公益之元年,但2004年实为中国公益行业不容忽视的一个起始点——《基金会管理条例》的颁布意味着基本停滞发展的基金会重新上路,尤其是其中鼓励非公募基金会发展的“破冰”性意见,让民间公益得以蓬勃起来。

2005年,中华慈善大会在京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由政府与民间慈善组织共同举办的慈善大会;至2006年底,全国共有各类民间组织31.4万个,其中,非公募基金会已有349家;2007年,境外及香港基金会纷纷在内地设立代表机构,企业一掷千万参与公益的已不在少数。

意识到民间慈善的“闸门”已被放开,《公益时报》在2004年推出了我国第一张慈善榜单——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立意“旗帜鲜明地扬善”,这张榜单就是今日“中国慈善榜”的前身;次年,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现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企业公民委员会亮相人民大会堂,《公益时报》与其共同主办了首届中国企业公民论坛,推动更多中国企业以经济和社会责任兼具的形象立于市场。

2004年3月19日,时任民政部副部长姜力(台上居中者)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记者招待会上介绍《基金会管理条例》有关情况,记者蜂拥而至
 
2005年11月20日,民政部和中华慈善总会共同举办中华慈善大会,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
 
2005年11月16日,企业公民委员会正式亮相,这是“企业公民”理念在中国的发端
 
2006年4月18日,第三届中国慈善榜发布,余彭年(右,已故)获年度十大慈善家
 

2008-2010:多难兴邦亦弘善

比起“开启公益元年”,汶川地震之于中国公益行业更多的应是全方位的唤醒和加速:公益意识高涨,行业政策频出,捐赠总量井喷,志愿精神泉涌,慈善手段革新。

2008年在汶川地震之外,年初的南方低温灾害和年中的北京奥运会也促成这一年成为我国公益史上非常特殊的一年。截至2月29日,全国接收冰雪灾害捐赠款物22.75亿元,截至12月初,全国接收地震捐赠款物751.97亿元;大规模捐赠促使相关法规政策的完善时刻“跟上节奏”;中国志愿者队伍在这一年则至少增加了1472万人;次年,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拟捐出70%家族持有股份成立基金会,初步探索“股捐”实现方式;2010年,意识到中国企业家慈善意识的猛进,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在北京举行了著名的“巴比晚宴”……

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公益时报》在中国慈善榜的基础上,持续发布年度慈善捐赠发展蓝皮书,探究捐赠数字背后的行业规律;推出中国公益新闻年会和中国社工年会,公布年度性评选以鼓励奋进,并为公益行业和社工领域开创年度性的解读和前瞻。

2008年5月15日,汶川地震后第三天,《公益时报》员工走上街头向北京市民发放5·12赈灾号外50万份
 
北京奥运会和汶川地震救援一道激发了新世纪中国第一轮志愿精神
 
2009年1月14日,《公益时报》举办首届中国公益新闻年会,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顾秀莲(右)在年会现场
 
2010年2月2日,《公益时报》开启首届中国社工年会
 

2011-2015:多元公益定格局

“郭美美事件”给中国公益带来不小的创伤。但今天我们回过头来观察,恰恰也是在同一时期,中国的公益格局逐渐多元化——官办机构迎合趋势,民间组织显著增长,网络公益急速升温。这一原本负面、甚至与公益毫不相干的事件,反倒催生了今天中国公益格局的基础框架。

2011年,在汶川地震救援与重建筹款中一战成名的“壹基金”落户深圳,成为首个由民间发起公募基金会;同年年初,“微博打拐”“免费午餐”等以网络为传播阵地的公益行动吸引了公众的极大兴趣,也最终撬动了上层资源得以开花结果;2012年,以“红会”为首的官办公益机构纷纷放下身段,改革以顺应民意;同年,北上广等主要城市民政系统纷纷探索社会组织直接登记,两年后社会组织总量已过60万,“慈展会”即是这一成果的直观体现;2013年,参与芦山地震救援和筹建工作的基金会已至少有115家;同年,腾讯公益的网络募捐平台异军突起,后来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和99公益日则更让网络募捐为公众所青睐。

2011年,《公益时报》发起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卓越奖评选活动,使自身的观察视角与推动领域更加全面——中国慈善榜镌刻捐赠精神,卓越奖推崇企业公民,中国公益新闻年会倡导行业构建。同期,《公益时报》知名度不断增加,联手各方打造的数个慈善品牌均渐入佳境:北京香港马会会所慈善晚宴、企业公民(东升汇)俱乐部、“共铸中国心”、香河社会化养老研讨会……时至今日,它们中的不少仍是年度性的慈善盛事。

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给迅速发展中的国内公益浇了盆冷水,如今看来并非坏事
 
2011年1月11日下午1时11分,备受关注的壹基金挑选极具象征意义的时刻“落户”深圳
 
2013年,“冰桶挑战”风靡中国,其背后根基是网络公益在中国的兴起
 
2011年12月3日至10日,《公益时报》举办的首届“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展”在京展出一周
 

2016-2019:理性慈善新时代

如今,我国公益已经进入“理”的时代,这个“理”既代表法理,也代表理性。慈善法出台后,公益行业开始向规范化发展;而在经历了多年的公益事件“洗礼”后,社会捐赠也逐渐走向系统化、科学化,不再简单地全由情感所支配。

2016年,慈善法出台,各项配套法规政策也随之完善,中国公益逐渐走上正轨;同年,首批网络公募信息平台出炉,个人求助平台也在同一时期大行其道,其引发的讨论到今天仍此起彼伏;2017年,腾讯的“99公益日”和阿里巴巴的“95公益周”同期举行,公益成为互联网巨头的重要抓手;2018年起,民政部联合公安部集中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对于社会组织的发展要求,已从数量转向质量;2019年,腾讯基金会投入10亿元启动的“科学探索奖”揭晓得主,公益慈善所关注的多元视角可见一斑……当然,不能不提的还有这一时期的巨额捐赠已是层出不穷,股权捐赠、慈善信托、家族慈善等,其实现路径的多样也与此前不可同日而语。

《公益时报》则以新的尝试回应公益新时代的到来。2016年,联合多家行业中间力量,将中国公益新闻年会升格为中国公益年会,以此搭建一个跨界共建的行业平台,将公益声音最大化;2017年,初探国际触角,承办亚太地区社会工作区域联合会议,全面彰显我国社会工作经验与成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同年,举办首届全国社区创新与发展大会,挖掘社区的内在潜力,为社会基层治理添计献策……同时,青海果洛、内蒙古阿拉善、江西莲花,公益时报人的爱心也深入到祖国各个角落。

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高票通过慈善法草案,9月1日慈善法正式实施
 
腾讯发起的“99公益日”可视作中国互联网公司全面投入公益的开端,也是互联网募捐的代表现象之一
 
2016年12月27日,《公益时报》主办的首届中国公益年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
 
2017年9月26日-29日,《公益时报》承办的第24届亚太地区社会工作区域联合会议在深圳举行
 

2020:十九周岁迎挑战

眼下,国内新冠疫情尚未完全消除,无论对于公益行业还是公益时报人,都是从未经历过的挑战。但回看前面的19个年头,中国公益行业在曲折中前进,如今已经成为参与社会治理、体现国家“软实力”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公益时报》则带着浪漫主义情怀,守望公益星火,一路前行至今,不折不扣地完成着时代赋予给她的使命——解读善意中国。

在又一场考验国人乃至世人的全民事件面前,从公民到企业、从志愿者到慈善家,已经出色地展示了全民的公益参与和多年的行业积累,我们正用行动迎接前所未有的挑战。

19岁的《公益时报》,也正以年轻人般的弹性与无畏,加入这场挑战,相信跨越山峰后,又是一片开阔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