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6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皮磊
“我们希望借助互联网工具,将职场人士和学校、学生链接起来,邀请职场人士为中学生讲述他们的职业故事、奋斗经历,行业发展情况和行业里的酸甜苦辣。我们想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和动力,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而学。这种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了填补了农村中学生生涯教育的空白。”
杨雪芹是深圳市途梦教育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以下简称“途梦”)的发起人。在云南临沧大朝山镇两年的支教经历让她发现,相比如何教学生学好每一门课程而言,让学生们明白为什么而学、找到学习的动力更加重要。在经历过商业创业的挫折之后,她果断选择通过公益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两年多来,已有三万多名学生接受过途梦的生涯教育,课程学校分布在21个省份,讲师团队超过300人。途梦的公益模式也得到了壹基金、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以及新加坡星展银行集团等大型机构的认可和支持。那么,途梦开展生涯教育具体模式是怎样的,有何独特之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通过公益创业达成目标
201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的杨雪芹参加了美丽中国支教项目,到云南省临沧市云县大朝山镇大朝山中学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支教生涯。镇子靠近澜沧江,位于公路的最末端,而杨雪芹所在的大朝山中学成绩在全县也总是排名垫底。
当时杨雪芹负责教初一和初二地理,这也是学校所有学科中成绩最差的科目——在云县18所中学中,大朝山中学地理成绩排名倒数第一,平均分只有38分。但仅仅过了一个学期情况就发生了逆转,她带的班级地理成绩一下子成了全县前几名,成为在全县排名最好的科目。
但成绩的提升并没有让杨雪芹高兴起来,因为她无法改变当地学生陆陆续续辍学的现状。2014年结束支教时,杨雪芹带的一个班级学生人数从68人减少到了30人。很多学生初中毕业后选了外出打工,也有部分学生闲在家里,无所事事。“很多学生并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当时我也在想,能不能开发一种教学工具或者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
离开美丽中国后,杨雪芹与南开大学校友一起创业,投身学科培训领域。但是在工作过程中,杨雪芹发现自己变得很被动。“很多学生是在父母的压力下才来报辅导班的,他们并不太在乎父母为他们花的钱,学习起来也很被动,而作为老师我教起课来也很被动,觉得自己成了一个提分工具。”
此时,杨雪芹认识了南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王建鹏老师,也就是途梦现在的合伙人。王建鹏在大学里教大学生职业规划,在他看来,职业生涯教育完全可以也应该在中学层面落地,其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自己认同或者感兴趣的目标,进而帮助学生进步。于是,双方联合进行探索,并成立了一家生涯教育公司。
“当时我们设想的很好,以为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方向、解决学习动力的问题,家长就会支持我们。但出乎意料,家长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不会去考虑孩子成绩提高不了背后的根源。我们还遇到了一个特别尴尬的局面,即学校不愿意安排时间给我们上课,认为我们是一家商业机构,最终目的是为了赚学生的钱。另外,大家对于职业生涯教育的理念也不是很认同,所以让学生付费来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确实很难。”
杨雪芹告诉记者,除了来自外部的困难,团队内部的分歧也让她的理想无法通过商业途径实现。“生涯教育需要持续投入,但我们通过学科培训赚的钱也不足以维持下去。团队其他伙伴明确表示要放弃生涯教育部分,但我觉得这就是我想要做的事情。既然通过商业创业的途径无法实现这一目标,我就希望通过公益的方式进行尝试。”
2015年,杨雪芹创立途梦,通过在线视频将职业人士和学校、学生链接起来,邀请不同行业优秀的从业者向偏远地区的学生分享自己独特的经历,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与其他公益项目不同,途梦要解决的不是如何学好的问题,而是要解决为什么学习的问题。
填补农村中学生生涯教育空白
在和校友一起创业前,杨雪芹还有过一段在美丽中国工作的经历,负责筹款和企业关系维护。这段经历让她深切了解了企业领导和员工对于公益的诉求,比如除了捐赠捐物还要有参与感、不要占用员工太多时间和精力等。“途梦的公益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既满足了企业参与公益的需求,也能够满足学校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需求。”
机构成立初期,杨雪芹几乎是通过“刷脸”推动项目的运作:通过美丽中国的同事找到试点学校进行尝试;利用之前积累的资源,发动身边的朋友以及公益机构负责人、企业负责人等担任项目讲师。再后来,通过口口相传,有越来越多的职业人及学校申请加入途梦生涯教育。为保证项目质量、规范项目运作,途梦团队在分享嘉宾选择、讲授内容以及方式等方面都制定了明确的标准。
杨雪芹告诉记者,嘉宾每一次分享时长60分钟,其中有40分钟分享和20分钟互动。途梦会为嘉宾提供统一的讲课模板,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介绍职业的性质、服务哪些人群,阐释职业的价值;介绍职业的“酷”和“苦”,工作中平凡的每一天是什么样子;介绍行业发展前景以及对于能力技能的需求;讲师追求梦想的经历等。
“我们对于分享嘉宾的选择其实只有三个标准,热爱自己的职业、要有公益心、要有表达能力,我们希望有更多不同行业的优秀职业人参与进来。”杨雪芹表示。
除了要求嘉宾按照模板进行备课,机构还会要求嘉宾进行试讲,试讲通过以后才能给学生讲。在这个过程中,途梦团队会给嘉宾提出相应建议,帮他们找一些案例、图片、视频等素材,丰富课程内容。健身教练、考古学家、职业电竞玩家、律师、公益项目创始人……来自不同行业的分享者不仅激发了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如何保证嘉宾分享内容是学生想听的?在和学校接触的时候,途梦团队首先会调查学校和学生的需求,了解他们对什么感兴趣。目前,途梦生涯教育在每所学校开课的频率为每学期六次课,开课之前机构会做前测,学期结束之后再做后测,且每次课程结束后还要及时收集学生反馈,以此来分析课程是否对学生产生了积极影响。“其实推广的过程是很艰难的,最开始有学校把我们当成骗子,以为我们是来做推销的。这也是一个不断建立信任的过程。”杨雪芹谈道。
此前,内蒙古赤峰市教育局的一位负责人得知途梦生涯教育的信息后,坚持要到机构进行考察。而彼时,途梦的办公地点位于一家企业内部,由企业免费支持工位。这让杨雪芹感到十分担心,担心教育局会觉得团队实力太弱,对团队产生质疑。不过,这位负责人考察回去之后,很快就在当地找了几所学校进行试点,学校的老师也都非常认可这种公益模式。
经过两年的探索,途梦生涯教育得到了公益领域以及很多学校的肯定,甚至有学校通过付费方式购买他们的生涯教育课程。在2016年“马云乡村教师”获得者、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牟坪镇初级中学教师杨富琼看来,生涯教育课程确实给她的学生带来了明显的变化:“他们不再把打工看作自己唯一的出路,开始思考自己以后想要从事的职业;他们周末玩手机的时间在慢慢减少,作业完成率越来越高……”
给中学生开展生涯教育并不早
2013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日本青少年研究所、韩国青少年开发院以及美国艾迪资源系统公司,发布了《中美日韩高中生毕业去向和职业生涯教育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中国高中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已全面落后于其他三个国家,差距之大须引起相关方面重视。
据了解,早在1989年美国就颁布了《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明确规定职业生涯教育要从6岁开始;日本则要求小学阶段必须进行职业生涯方面的教育教学活动。相比而言,在中学阶段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并不是太早,而是太迟。在该报告课题组中方负责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看来,对职业的陌生感以及对职业生涯的困惑感,在年轻人群体中非常普遍,这对他们的职业发展和成长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另外,由于高考改革,职业生涯教育正在变成“刚需”。杨雪芹向记者分析称,高考改革给予学生更多选择,但如此多的选择也给学生造成了很多困惑,到底该怎么选择、现在的选择会对未来产生什么影响,这些都是中学生忧虑的问题。“这个大背景也给生涯教育创造了很好的前景,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2016年,途梦获得壹基金“我能实验室”20万元资助,支持他们进行创新,同时帮助机构对接资源,分享行业内的信息和机会。此外,途梦在2017年还得到了新加坡星展银行集团5万新币(约合25万人民币)的资金支持,成为当年唯一一家得到其资助的国内公益机构。而这些大型机构之所以愿意支持一家处于初创期的公益机构,主要是看中了其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潜力及价值。
第一,途梦的模式填补了农村中学生生涯教育的空白,告诉学生为什么去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第二,生涯教育是未来发展趋势,也是学生所需要的;第三,依托互联网,可以让生涯教育形成规模,实现规模化发展;第四,目前已有学校付费购买途梦课程,具有一定的自我造血潜力,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成立途梦之前我研究过很多公益机构和商业机构的模式,发现很多机构是随着潮流走的。对于公益机构而言,是应该迎合大众还是引领大众呢?这是我们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好在我们的定位很清晰,就是解决为什么学习的问题,我觉得今后途梦在这方面还可以做更多。”杨雪芹告诉记者。
■ 本报记者 皮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