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要闻 > 河北组建5支社工服务队开展灾后服务
河北组建5支社工服务队开展灾后服务

2016-09-06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王勇


9月2日,2016京津冀社会工作与志愿培训交流研讨会在邢台学院召开

本报记者 王勇

“在对石家庄、邢台、邯郸等7·19特大暴雨受灾地区进行需求评估的基础上,河北省目前通过遴选社工人才,已经组建了5支灾后社工服务队,确定了6个服务地点,对当地灾民开展社工服务。”

9月2日,2016京津冀社会工作与志愿培训交流研讨会在邢台召开,河北救灾社工督导组组长张学东透露了上述数据。

当日,在北京市社会工作者协会、河北省社会工作促进会等的组织下,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的社工专家、一线社工就灾后社工服务应该如何进行展开了研讨。

河北:首次实施灾后社工服务介入

据张学东介绍,河北在7·19特大洪涝灾害中,共有904万人受灾,114人死亡,111人失踪。目前已转入灾后重建阶段,在灾民心理创伤抚慰等方面亟需社工的介入。

“我们在台头村入户调查的时候,不少小朋友仍然会在晚上睡觉时感到害怕,不敢睡觉。” 石家庄北极光社工服务中心秦亚如表示。

“社工可以在帮助灾区,特别是重灾区灾民心理抚慰、思想疏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邢台市民政局副局长赵杰强调。

目前,通过遴选社工人才,已经组建了5支灾后社工服务队,确定了6个服务地点。石家庄、邯郸、邢台各2个驻村服务点,分别由石家庄北极光社工服务中心、邯郸市社会工作促进会、邢台学院负责实施。

“在9月到12月,预计将在6个服务站点服务60个个案,开展12个小组活动,18次社区工作。”张学东表示。

据河北省民政厅人事处副处长王瑞利介绍,为了支持这些社工服务队开展工作,河北省民政厅还积极申请获得了民政部的资金支持。

京津冀:落实社工协同发展

王瑞利表示,实施灾后社会工作介入在河北省还没有先例,除了资金还迫切需要理论、方法的指导。

此前,经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发起,北京社会工作者协会、天津市社会工作协会、河北省社会工作促进会多次协商,已经联合制定了《京津冀社会工作协同发展实施方案》,京津冀三地社会工作协会还进一步签订了《京津冀社会工作者教育培训框架协议》。

在这一背景下,为对河北灾后社会工作介入进行进一步督导,在北京市社会工作者协会的协调下,召开了此次京津冀社会工作与志愿培训交流研讨会。“促进京津冀社会工作协同发展,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北京市社会工作者协会秘书长沈小平强调。

来自北京、天津的社工同仁分别介绍了鲁甸灾后、天津港大爆炸后社工介入地经验。

“社工在灾后介入服务中要坚持生命至上、不添乱、积极与各方建立信任关系、强调专业性与专业伦理等原则。”参加过鲁甸地震灾后社工服务的北京市民政局主任科员杨宝伟表示。

在杨宝伟看来,陪伴、聆听、平等、发展、合作是灾后社工服务的关键词。“还有千万要注意不能造成二次伤害。”杨宝伟强调。

天津理工大学的教授杨云娟则介绍了天津港大爆炸之后在天津总医院、开发区一中等建立社工服务站的经历。

她强调,灾后社工服务首先一定要有政府、领导的支持;其次要架构一个多元化专业资源整合的团队;再次要在整个服务过程中持续进行服务评估;第四,一定要有专职社工在服务站持续开展工作;第五,一定要避免对服务对象标签化,要在常态化的工作中开展创伤服务。

开发区一中服务站站长张雪则表示,开展灾后工作一定不能妄动,要先了解情况与需求,还有了解相关机构已经做了哪些服务。

“要注意处理好灾害救助与常规服务、自我保护与帮助他人、专业关系与人情关系、专业效能与服务效率、外来援助与内部挖潜、提供服务与队伍建设、服务需求与自身能力的关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秘书长史柏年最后强调。